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岳玉宾 《气象》1986,12(11):30-30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空气象台站使用的GZZ2型电码式探空仪,是1963年开始逐步在我国高空气象台站推广使用的。二十多年来,它与701测风雷达配套使用,进行了高空大气温、压、湿和风的综合探测,基本上满足了天气预报和各项事业对高空气象情报、资料的需要。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对高空大气探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常规探空仪的测高误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探空仪测高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它高空气象要素的探测精度。该型探空仪气压传感器采用温度系数较大的磷青铜膜盒,虽然设有气压温度补偿机构,但要实现全量程完全补偿仍是很困难的。气压温度系数直接影响测压精度,特别在20km以上的测高误差较大。本文拟通过一批常规探空仪的对比施放试验,对探空仪的测高误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探空仪对比施放试验的方案 我们采用随机抽取三个工厂生产的经地面检查合格的探空仪,进行综合对比施放。 本次试验共施放了15个探空气球,每次携带两台不同工厂生产的探空仪,作并行对比施放。为了客观起见,将三家工厂(代号A、B、C)的探空  相似文献   

2.
台站普遍使用的转筒式电码探空仪(以下简称探空仪)的检查和故障排除方法,在《高空气象观测手册》有关章节中已有较详细的叙述。本文仅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几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由测风雷达和气球携带的探空仪两部分组成。测风雷达测定气球的空间位置,探空仪提供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数据。全国120多个高空站中,除少数台站使用“GTS数字探空仪—GFE型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TK-2电子探空仪—707型C波段一次测风雷达”外,  相似文献   

4.
薛蜀云 《气象》1989,15(1):52-54
一、引言 用微机代替人工进行GZZ2型探空仪的相对湿度校准曲线的点绘工作有很多优点。首先将能极大地减小人工点绘和台站再校准的工作误差,并减小用固定的曲线尺在绘制大同小异各式各样曲线时所带来的模式误差,最终将提高探空仪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将能使台站得到规范化和数字化的标准曲线,也不必再人工取点,使用极为方便。此外还可减轻校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GNZ五型电码信号自动记录仪接收探空讯号,减轻了高空观测人员的工作量,深受基层台站的欢迎。 但在使用记录仪过程中,常常出现飞点、乱点现象。这就使压、温、湿三条曲线不正常,失去高空资料的准确性,影响情报服务。 出现飞点、乱点的原因:一是记录仪自身故障引起,二是探空仪施放前的准备工作不够细有关。当探空仪的压、温、湿指针压力过大时,电码筒在转动过程中针尖与电码筒的平衡锤或电码筒边缘上的数码字相接触,造成记录仪译码部份错误,乱点过多使记录无法整理。解决的办法有:一是调整压、湿指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设备 ,是由测风雷达和气球携带的探空仪两部分组成。测风雷达测定气球的空间位置 ,探空仪提供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数据。全国的 1 2 0个高空站中 ,除郑州、呼和浩特、长春和榆中 4个高空站使用C波段一次测风雷达外 ,其余的高空站都使用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 ,配用 5 9型机械电码式探空仪。自 60年代起 ,全面布设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后 ,又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测风雷达 ,但由于受到技术、环境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 ,加之测风雷达造价昂贵 ,现在仍没有投入业务使用。目前 ,新一代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处于试运行和小批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WMO的统计结果,我国各规定层等压面位势高度出现正偏差的台站逐年增多。到1998年为止,被WMO通报的台站已达52个,另外有6个站正呈变坏趋势。为此被WMO通报的台站占我国参加国际交换台站的70%。因此,我国高空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受到WMO的质疑。1 我国高空探测系统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多数台站仍然使用701雷达和59型探空仪进行探空观测,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机械式探空仪的国家。59型探空仪是我国自行研制,60年代初投入业务使用的。探测压、温、湿采用的是变形感应元件,以机械传动方式来完成。根据1996年中国、芬兰在郑州进行的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印度无线电探空仪测高空气压用的气压开关的自动校准记录器。我们已设计了一种改进型仪器,能满足使用加热笔尖在热敏记录纸上获得清楚的校准记录的要求,利用记录纸上的毫米分度能获得0.5 hPa的精度,该记录器可输出8个气压开关同时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大部分探空站已经启用新一代探空仪——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波段电子探空仪。新探空仪的数据率、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新探空仪使用的湿度敏感元件是碳湿敏电阻。我们利用工厂添置的能测到-30℃低温的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进行了大量静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碳湿敏元件与老探空仪使用的肠衣敏感元件相比,灵敏度高,滞后小,在高空低温期间感应陕,测量准确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空气象探测微机处理系统是以现行的701系列测风雷达技术手段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探空仪编发的摩尔斯电码进行模数转换,依据《规范》的技术规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高空气象探测任务的数据采集、编发电报和资料的管理,由于高空气象探测处理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涉及的软件模块、外部设备较多,本就这些软、硬件的使用及维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台站容易掌握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审核探空记录中,常常会发现特性层与规定等压面等重合时,而气压、温度等数据不相同的情况.从审核的角度看,其数据必有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探空仪的精度;探空讯号的接收;压、温、湿各气象要素变化曲线的绘制以及各要素电码符号值的读取和输入,探空观测记录的不正常处理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郑若夫 《气象》1975,1(1):32-32
根据台站反映,原“59型曲线尺”曲线不连续,曲率也不适用,今后改用“59型时—压曲线尺”,供台站使用。现将制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如下; 一、用途 59型时—压曲线尺,系根据59型探空仪升空时间和气压的关系制成。适用于轻便记录器探  相似文献   

13.
应用 GNZ 五型电码信号自动记录仪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飞点、乱点现象。使压、温、湿三条曲线不正常,失去高空资料的准确性。出现飞点、乱点的原因:一是记录仪自身故障引起;二是探空仪施放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L波段电子探空仪相对湿度误差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高空大气探测数据准确度, 我国从2002年1月开始推广使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测系统, 用携带碳湿敏元件的数字式电子探空仪代替用肠膜测湿元件的59型探空仪进行相对湿度探测。但大量的实测探空资料表明:相对湿度探空曲线仍然存在较大误差。利用能测到-30℃低温的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在-30~30℃试验温度范围内对碳湿敏元件进行大量静态测试, 在进一步了解碳湿敏电阻校准线随温度变化的特征基础上, 结合实际探空资料, 修正工厂的相对湿度订正原理和公式, 从而可以提高碳湿敏电阻在高湿端的测量准确度, 提高判断云层垂直位置的准确性, 进而提高L波段探空仪温度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太无 《气象》1977,3(1):24-25
测风雷达升压回答器,简称回答器。它附在探空仪上,用气球带到高空,一方面将探空仪所测得的高空温、压、湿讯号变成超高频的电码讯号发射到地面;另一方面,当它接到地面雷达发射来的询问讯号时,立即发回一个回答讯号,以测定雷达站与探空仪之间的距离。由于地面雷达站对探空仪的连续定位,即可算得各高度上的风向和风速。现根据我们的体会,对它韵使用和维修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振礼 《气象》1993,19(3):2-2
目前全国探空站使用的GZZ2型探空仪,尽管出厂前和到台站后进行了高低压、高低温的检定和检查,但因这些检定和检查都是在人为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总有一部分探空仪经不起自然环境的考验。特别是在对流层顶附近的高空急流中,由于温度变化剧  相似文献   

17.
晶体管回答器简介及使用罗守仁(甘肃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730020)在高空探测中,与GZZ2—1型电码探空仪配套使用的GPZ5型电子管回答器,由于其主要部件6C6B电子管不再生产,将由晶体管所替代。新型晶体管回答器应用超高频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采用新的工...  相似文献   

18.
1 引 言  目前高空台站在使用“5 9- 70 1”探测系统的高空探测处理程序中 ,当水银气压表与探空百叶箱不同高度时 ,本站气压需进行高度差订正 ,而瞬间气压不需做高度差订正。这样一来瞬间气压会给高空探测资料带来误差 ,为此进行误差分析。2 高空规范的规定   (1)《高空  相似文献   

19.
若夫 《气象》1980,6(8):25-25
一、前言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陆续收到一些气象探空站的反映,发现探空仪施放中信号突失或弱失的现象很普遍,在部份台站竟占空中故障的半数以上。重放球的事故不断发生,给高空探测工作造成损失。 为了分析信号突失的原因,我们结合部份台站的使用实况,在工厂做了一些模拟试验,并探索克服这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1年 4月 1日起 ,我省所有台站启用新修订的《河南省地面天气加密报告电码 (HNGD— 0 5Ⅲ )》 ,以及新版的地面气象测报程序(AHDM 4 .1 1 )。新的编报规定 ,必须编发 5appp组 ,在非汛期间 ,必须在每日的 1 1时和 1 7时增加气压观测。对这两个时次的气压观测处理 ,有的台站在“湿度 /气压查算”模块中求得本站气压 ,可计算机不能自动储存 ,只供当时使用 ,测报人员需把数值抄下来 ,记在观测簿中一个适当的位置 ,以备求气压变量时使用。这样在 1 4时、2 0时定时观测时次中 ,还需把前 3小时的本站气压值重新人工输入。我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