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视频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素材已成为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一项重要的媒体元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和加工处理,是教学课件开发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着重从1394采集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主要性能、特点以及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谢青林  彭卫红  张金标 《气象》2002,28(S1):151-153
视频压缩是数字视频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视频压缩的过程是消除存在于视频信号里的冗余成分,减少图像或图像组的内容信息,视频编码器可以分为帧内编码器和帧间编码器两种,常见的编码器有M-JPEG, MPEG-1,MPEG^2,MPEG-4等,各种编码器各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气象局高清视频会商系统从先进、可靠、稳定、实用的角度进行整体构架设计,基于全省气象部门视频专网,综合应用高清视频、高分辨Pc信号及音频信号的双向传输技术,实现全方位的实时高音质、高画质多媒体会议,满足日常天气预报会商、电视电话会议、学术交流及技术培训、应急指挥等业务需求。软件终端技术的充分应用,实现厂气象会商向乡镇基层防灾减灾部门的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4.
从图形图像、动画、视频、语音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多媒体产品的开发技术,并列举了多媒体产品研发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3G/4G、wifi、卫星通道、无人机航拍连接等无线网络环境下设计的移动端气象影视直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此系统包括基于智能手机的视频直播拍摄回传系统和便携式移动直播机,支持用户借助视频实时直播应用手机客户端或便携式移动直播机进行视频直播,并且可以在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渠道实现对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同步播出。最后通过实际测试应用验证了移动端气象影视直播系统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今天的人类迅速全面地进入信息社会,随着全社会的信息化,承载信息的媒体也逐步表现出多样化、数字化等特点,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与数值、字符等数据不同,这些媒体涉及的数据量庞大,且为非格式数据,一般称其为多媒体数据。  相似文献   

7.
沈萍月  马琰钢 《气象科技》2013,41(2):274-277
“全球眼”(Global Eyes)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图形图像远程传输和处理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基于Google Maps设计,实现了“全球眼”气象视频监控系统,以B/S方式灵活地实现了“全球眼”气象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技术与Google Maps结合起来,为气象服务提供了一套丰富直观的具体实况视频图像素材库,在气象网站、气象影视、多媒体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服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气象服务提供了实时的视频图像以及稳定、可信和有效的气象分析数据,也大大增强了防台防汛等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远程可视会商系统是集语音、数据、视频一体化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作为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一种类型应用,是随着多媒体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相结合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交叉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可视会商系统,各级台站预报员之间可以进行更充分、及时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陈静 《陕西气象》2003,(6):16-16
广播电视节目传输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微波、光缆等 ,传输技术的关键就是传输质量和传输速度。长期以来 ,为了满足气象电视节目的传输 ,采用人工传输方式 ,其运行费用相当昂贵。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运行成本的降低 ,气象电视节目将逐渐实现光缆传输 ,取代以往的人工传输方式。1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同于家庭视听及网络视频节目 ,有其特殊的要求如高分辨率、高清晰、图像无损失等 ,传输过程必须满足短时间内传输大量数据。目前广播电视信号处理 ,引入计算机非线性编辑技术、MPEG- 1、MEPG- 2等压缩技术 ,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视频会商系统自建设以来,在视频会商、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视频会商系统几年来维护经验的积累,从视频软终端应用、录播服务器应用、DVB-S应急、矩阵的应用,声音控制经验等几个方面,阐述视频会商系统使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和社会媒体平台的发展,社会媒体吸引着数以亿计的用户参与其中进行创造和分享信息,产生了海量的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数据.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异构多源、模态复杂的社会多媒体内容数据,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内容理解和知识表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实现社会媒体大数据价值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在社会多媒体内容分析、知识提取和表示以及用户建模应用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并针对社会多媒体特征融合、跨模态知识提取与表示,以及基于社会媒体的用户建模相关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总结.随后对社会多媒体内容的知识表示和用户建模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最后对多媒体知识表示与用户建模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1引言近年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实现远程天气预报双流视频会商,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吉林省气象局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已经建成了省局到国家局6M SDH宽带和MPLUS备份链路、省局到市(州)4M宽带和VPN备份链路,具备了承载双流视频会商系统的通信能力。基于已建成的宽带数字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以省气象台为中心,连接国家气象局、省局机  相似文献   

13.
无线应用协议WAP在气象防灾减灾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无线应用协议WAP的技术特点,认为WAP技术使得手机可以上网浏览获取大量因特网信息;WAPPush可以直译成WAP服务推送技术,且WAPPush的信息传送由服务器发起,克服了因特网浏览服务方式由用户发起的不足,使得手机用户也可以被动获取信息。移动气象公众服务系统设计,主要是应用WAP和WAPPush技术开发气象信息WAP网站,提供天气预警信息推送服务。其设计目标是普通公众的手机可以获取大量的气象信息,以及具有突发、不定时等特点的气象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早期电视会商系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屏幕显示系统在天气会商应用中的技术优势。从应用结构、应用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大屏幕显示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服务、气象资料共享平台中多媒体资料的调用服务、远程培训、以及重大灾害天气的应急保障指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的支持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的咨询、阅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1]。同传统阅览室相比,电子阅览室具有两大特点:(1)有良好的阅读环境。电子阅览室以多媒体计算机、声像设备、显示设备等组成,现代化气息浓厚,阅读环境雅静、舒适。(2)有灵活的阅读方式。电子多媒体的特性决定其阅读方式的灵活性和接受方式的多感性,读者可通过键盘等控制工具在计算机上检索,调阅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还可以视、听、触方式接受新信息。目前,信息检索、漫游因特网和多媒体阅读是电子阅览室主要的服务功能。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的发展,图书馆网络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读者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电子阅览室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学校自身信息和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加强学校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建设及创新发展其服务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实景天气观测的实现与发展,依托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视频编码技术、视频图像处理、视频数据存储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阐述实景天气观测在气象设施环境监测、与天气相关的特定要素机器判识、天气预报辅助判断、气象传媒服务、防灾减灾辅助决策、农业气象等诸多气象领域的应用,并针对实景天气观测未来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移动通信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而手机3G的出现为手机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拥有视频点播、远程视频等特点的3G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已广泛地被公众所应用.本文结合3G手机的技术特点以及如何在3G网络平台上开发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多媒体课件是众多媒体文件的有机集合这一角度出发,介绍了常用的多媒体文件格式,阐明了在不同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中如何应用合适的多媒体文件,使课件在体积、质量等各方面达到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气象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音频传输质量,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淄博市气象局建设完成包括应急移动气象台在内的分辨率为720P的市县全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高清视频会议。以淄博气象市县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为例,详细论述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组网方案、移动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系统级联方式和视频系统的维护管理等方面在淄博气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号处理技术对模拟制媒体(如模拟制广播电视传送等)进行数字化成为可能,可以使用标准的MPEG技术来压缩视频/音频信息,实现数字音频和视频及多媒体信息能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入人类生活。利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产品,也纷纷推向市场,并形成消费电子(如CD、VCD、DVD等)、计算机及通信三大类应用产品。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压缩技术在计算机视音频非线性编辑产品中的应用。1#字视频及视频压缩的引人目前相当多的家庭及业务活动都用上了电视、录像机及计算机。长期以来,几乎都是用模拟格式来传输与存储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