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小秦岭地区含金石英脉与糜棱岩的空间分布关系可将石英脉分为交代脉、拉张脉、剪切脉、角砾岩脉和裂隙脉等五种类型,它们是不同构造阶段的产物。脉体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包体测压数据及石英X射线研究表明,脉体的充填、定位与容矿空间扩张同时形成,容矿空间的形成是含金热液液压致裂作用的直接结果。本文详细研究了构造岩的岩石学、岩相学特征,并对构造岩的形成条件及与金矿化关系等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岩浆对成矿、控矿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的引张部位是矿体赋存的良好场所,说明了小秦岭金矿田属燕山晚期强烈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两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都产于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主要是含金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却是含金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这两种金矿都产在造山带,赋矿围岩是浊积岩,区内岩浆侵入作用不显著,成矿受背斜与断裂控制,成矿温度不高,矿石物质成分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产生不同类型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黔东南地区的容矿岩石是浅变质的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很少;而黔西南地区是未变质的富钙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多。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太白庙小型岩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川─云镇复向斜中部。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星红铺组变泥钙质石英粉砂岩中,受层位、岩性和NWW向次级断裂带的控制。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关系密切。金主要以自然金矿物形式存在,或包裹或充填于黄铁矿、石英、铁方解石、绢云母晶隙及裂隙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热液。成矿温度低,压力小。在矿床地质特征上,经初步研究认为属于岩浆变质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经混汞、重选、氰化浸出及堆浸半工业试验,金回收率较高,且选矿工艺简单,工业利用可行。  相似文献   

5.
大桥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金矿床类型。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面附近和三叠系内层间滑脱构造中,与硅化角砾岩的关系非常密切,矿化及角砾岩化自不整合面或层间滑脱构造向两侧围岩逐渐减弱。硅化角砾岩体由不同的角砾岩层构成,其产状总体轻微切层,沿走向延伸稳定;角砾主要为遭受不同程度硅化的板岩、灰岩和方解石等,杂 基 为原地的粉砂屑和断层泥,胶结物为细脉浸染状含金硫化物、微晶石英、玉髓和方解石等。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表明,大桥金矿区的硅化角砾岩是在早期构造角砾岩遭受强烈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多期液压致裂作用形成的,多期次的硅化、液压致裂及自愈合作用导致角砾岩中大量含金硫化物的卸载沉淀。对西秦岭造山带的区域构造分析表明,在与碰撞造山逆冲推覆及随后的板内演化相关的区域变质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部变质热液在压力和热梯度的驱使下沿区域深大断裂上升,多次脉冲式进入地层不整合面及层间滑脱构造中导致岩石发生强烈硅化,进而发生液压致裂作用而形成复杂的含金角砾岩。   相似文献   

6.
页水河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成矿田西南部,容矿围岩为中泥盆统广金坝组第三段中的灰岩、千枚岩等。赋矿构造主要为灰岩层间断裂带、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及背斜轴部。矿体产状与围岩大体一致。围岩蚀变发育,铅锌品位不均匀。矿区地层不是矿源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该矿体是印支期中低温含矿溶液充填交代而成的后生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综合研究,对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金矿床成矿期次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岩(矿)石变质程度、矿物穿插包裹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①沉积-变质期,伴随磁铁石英岩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高品位层状金矿体;②热液成矿期,分为烟灰色石英硫化物脉和含硫化物碳酸盐脉两个成矿阶段,两类脉体均可见自然金;③表生作用期,在磁铁矿被氧化为褐铁矿的过程中,Au进一步富集形成大量自然金。车渡金矿床中可见金主要赋存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基于石英硫化物脉和磁铁石英岩沉积条带中Au品位及分布规模,将车渡金矿床成因类型归为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这对于该区域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柳林汊一带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十分发育。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对该区最典型的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在合仁坪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围岩中的Al2O3为惰性组分,Na2O、Sr、V、Cr、W、Nb、Th及部分挥发分(S、CO2和H2O)等组分被带入围岩中,而SiO2、Fe2O3、K2O、CaO、MgO、Cu、As、Pb、Zn、Ni、Co、Sb、Li、Rb、Ba等组分从围岩中迁出;轻稀土元素的迁出程度远远大于重稀土元素,围岩蚀变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强烈的分异;矿脉中钠长石的钠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是由成矿流体从外界带入的;矿脉石英中硅质则部分来自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金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矿液成分及矿物包裹体氢、氧、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作用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含金石英脉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二道沟金矿床属岩浆中温热液金矿床。石英是金矿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据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石英热发光曲线类型有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矿脉(体)石英热发光以单峰或不对称双峰且发光强度大为特征,围岩石英热发光具有低缓单峰或低缓双峰的特征,石英热发光与Au、Li、Al Na K、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石英热发光标型可用于判断并确定矿化阶段,评价石英脉含金性以及推测矿脉(体)的含矿性,并且可直接作为寻找和评价金矿的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吕家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成矿带中段,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矿石为黄铁矿石英脉及黄铁绢英岩。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以及复杂的构造体系等多种成矿因素叠加控制。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作为初始矿源层,为矿床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断裂构造则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和富集沉淀提供良好通道和赋矿空间,岩浆活动是矿质运移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总结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The South Narimalahei area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Middle Kunlun fault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ast Kunlun composite orogenic belt. The ore body is veined and controlled by structures and se-condary fissures, which occurs in the structural alteration fracture zone in the Late Triassic granodiorite. In this deposit, copper 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silicification and sericificati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deposit includes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and supergene oxid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luid inclusion minera-logy, microscop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stable isotop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ore of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gas-liquid two-phase inclusions and a small amount of single-liquid inclusion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quartz in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which has low temperature(151.7℃--205.8℃), low salinity(2.06 wt%--4.94 wt%NaCl), low density(0.86--0.92 g/cm~3) and shallow formation(1.5--3.0 km) is a hydrothermal solution of NaCl-H_2O system.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mainly come from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with a small amount of magmatic fluids participating. It i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South Narimalahei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in deposit.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有效的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对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2号脉和13号脉矿石和围岩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Te、Ag、Bi、Pb、Se、Mo、Cu、As、Sb,且存在矿化分带现象。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深部石英脉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高,没有明显的Eu异常;而地表含矿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含量低,有较明显的Eu正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为该区寻找哈达门沟式金矿提供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清河金矿床类型属于变质-热液型中低温矿床,产出于太古代乌拉山群,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石。本次工作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相关元素测试分析及相邻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元素的物源区主要为太古代乌拉山群,其次为岩浆岩;矿床整体形成于古生代末期至二叠纪中晚期,早期成岩成矿作用形成原始矿床或初始矿源层,晚期受二叠纪中晚期多期次热液流体影响,萃取、活化、迁移金元素形成含金热液流体,并在有利成矿部位充填沉淀,成矿严格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中NE向及NEE向压扭性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具有隐伏再现和雁列式侧伏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福吉山铜矿成矿地质特点不同于山东已有的铜矿类型,属于构造热液成因类型。近SN向的平移断裂同时具有张扭性和压扭性双重力学性质,其中张扭性破碎带造就成矿空间,造成了矿体近等间距雁列式排列。受断裂构造的影响,矿区内节理、裂隙发育,为成矿热液的运移和积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区内沿裂隙充填形成的石英脉、褐铁矿脉、铜矿脉发育。  相似文献   

17.
贾公台金矿床是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为了查明其矿床成因类型,对贾公台金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和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测温及激光拉曼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位于NW向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矿化产于下奥陶统上岩组浅变质海相碎屑岩和花岗岩中,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Au品位较高(1.98×10-6),有害组分少,且伴生Ag;成矿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及少量气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CO2含量的NaCl-H2O体系,成矿温度为236℃~245℃(中温),成矿压力为48.7~51.4MPa,对应深度为5.56~5.72km;经与浅成热液型金矿、造山型金矿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初步厘定贾公台金矿床为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通过湖南部分金锑矿床年代学特征研究表明,170~150 Ma为华南集中成矿的高峰期,谢家山金锑矿通过白云母Ar-Ar测得成矿年龄160±2 Ma,受燕山运动Ⅰ影响,剧烈的构造作用与岩浆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学基础和储矿空间。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硫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谢家山金锑矿的成矿流体显示中低温(153.8~270.0℃)、低盐度(0.88~5.71%)、低密度(0.90~0.95 g·m~(-3))的特征。换算出其成矿压力范围是50~100 MPa,计算成矿深度为1.82~3.78 km,显示矿床成矿深度不大。该矿形成于中低温、低压环境条件下,成矿溶液主要为大气降水,早期伴有深源物质,并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与变质作用。谢家山金锑矿属矿床成因应该属于沉积—变质热液充填金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隈子金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所包围的辽河群盖县组残留体中,矿脉明显受层间断裂控制。矿石特征,硫、氧同位素,包裹体及红外光谱综合研究表明:隈子金矿床属中-高温成矿,成矿流体呈重熔岩浆热液特征。因此,该矿床是重熔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治岭头金矿在构造研究,成矿及其时代等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90年代前绝大多数同志认为,该处属较老时代的金矿。目前已由不同阶段成矿到与火山热液及地下热水成矿有关的几种较年青金矿的看法。本文从构造分析、火山周边断裂矿化及矿石绝对年龄样成果,提出该区金矿与火山热液关系的密切,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相当中下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