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定,它对于推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缩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名,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都是一个密集体。城市的发展给地名工作带来新的情况,并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海”简称“沪”,“沪”是由“沪渎”演化而来。“沪”这个字又是由“扈”演变而来。“扈”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是一定生产力的反映。“沪渎”这个名称能够长期存在并延续下来,就是反映了当时上海地区靠海、水网密布的一种地理特征和生产方式,“沪”这个地名地因此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在现在的南市老城厢设立了收酒税的“上海务”。“上海”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她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已经形成相当…  相似文献   

3.
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体系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紧密地地缘经济关系,上海依靠市场的力量,对这一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地缘经济整合功能。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实现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尽管目前整个稀薄工三角洲地区的市场体系发育已相对寒带,但仍角要推动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深层次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区经济布局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新构想,近年来各大中城市和城镇相继修订或重新制订城市发展规划纲要或城市总体规划。例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至2010年将构成“市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体系;上海总体规划的大致框架是在全市6300平方公里大范围内突破原有的形态布局,  相似文献   

5.
地名管理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进入了以地名行政管理为重点的阶段,而城镇地名管理工作是重点的重点。福建省作为沿海开放省份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台商投资区和保税区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现在又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为福建迈向21世纪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使沿海城镇地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地名的大量涌现,旧地名的不断变更,给地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迫使我们地名工作要有新的对策和手段,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1993年,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进一步加快了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到1995年初,全国各地到浦东新区投资的企业有3805个,外商投资企业达2663家。浦东开发开放,不仅给浦东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向地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城市地名管理,使地名工作适应开发开放的新局面,是放在我们地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某一特定地域的名称。它是特定地域的语言文字标志,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名具有鲜明的自然性、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特征,犹如商标与商品的关系一样。地名与实地一同构成了地名价值,服务于人类社会。如“井冈山”“延安”等成为了“红色旅游”的资源;上海、北京分别代表着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地图实际上就是地名线路图。  相似文献   

8.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决定在“七五”(1986—1990年)计划期间,把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南岛、西安、杭州、桂林和江苏(含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列为我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以下简称“七重”)。这对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七重”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发展战略,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刊消息随意取名、缺乏文化品位、不使用规范地名……近日,针对目前地名命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为地名命名支招,提出“以人为本”、“文化品位”、“开放意识”三原则。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黄镇东说,特别是在桥梁、公路、街道等公共设施的命名上,更要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他举例说,市内一些公交车站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出钱就冠谁的名,不仅影响了地名的稳定性,而且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这在今后的命名中需要避免。第二,要有“文化品位”。目前,我市地名普遍缺乏文化品位,不少地名或以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广场,被誉为“城市客厅”,既体现了城市的经济状况,又承载着地方文化历史和民风民俗,是反映区域经济差异和地名文化景观的重要窗口。在经济发展南北差异的大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广场在发展层次、成熟程度、地名文化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简介:哈尼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三种方言(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无文字。其地名系按译音记为汉字。哈尼族全居云南,1982年统计人口为105.8万多人,主要聚居于哀牢山、无量山区,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地区的新平县。思茅地区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县。镇沅县,西双版纳州的格朗和南糯山等等。哈尼族历史文献记为“和夷”、“和蛮”、“和泥”、“和尼”、“倭尼”、“窝尼”、“豪尼”、“果葱”、“孔答”。“罗缅”、“碧约”等,彝语“山谓之和”,“山坡陀(半山区)为和”,哈尼…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塌陷"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0年是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拐点。2000年开始,三大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的增幅略显“中部塌陷”迹象,人均GDP水平格局亦存在“中部塌陷”的趋向;三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中部塌陷”格局已经形成。可见,自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中部塌陷”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就中部地区内部而言,各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所表现出的“塌陷”特征及程度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的“塌陷”趋势是明显的。中部地区无论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看,以及其空间区位所决定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大影响看,都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重要的区域。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相似文献   

13.
车姗 《中国地名》2013,(12):14-15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根据“南精北快”战略,以建成“繁华时尚之区、建设美丽幸福下城”为目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形成诸如西湖文化广场、武林商圈、杭州新天地、城北体育公园等地标式建筑,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城中村的改造、新兴楼盘的建设及道路的新建、拓宽及延伸的使得新命名数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老地名的逐步消失,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我们认识到,地名的延续、继承和开发使用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鄂伦春”是鄂伦春族的自称,汉语又译作“俄伦春”、“俄罗春”、“鄂尔吞”等,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为6965人,在我国各族人口中居倒数第六位。其祖先为索伦之别部,明末清初游猎于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17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迫使他们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用来识别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是人们对一定的地理位置、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居民点所赋予的名称和开展社会交往的必要工具。在中国,“地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原师,掌四方之地名。”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现居住着汉、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锡伯、东乡、蒙、藏、满、回、朝鲜共十一个民族。木垒县的地名多而复杂,从语源上可以分成四类: 一、蒙古语在历史上,蒙古帝国曾经统治着这一地区。公元1251年,元政府设别失八里(突厥语,意为“五城”,于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城北10公里)。木垒属别失八里东境,蒙古人民曾在  相似文献   

17.
地名翻译是国际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本文尝试依据“罗马翻译法”和“汉语拼音方案”从乌昌地区地名英译入手,结合实例探讨乌昌地区地名英译的具体特点,使乌昌地区的地名英译更加规范化,真正成为展示新疆风采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关中高新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与高科技产业优势,并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驱动和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按照国家《“十五”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开发的战略要求,应把关中高新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地名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是指留存在城市区 域内的传统乡村。随着城市化战 略的实施,城市在不断地扩展,使 得“城中村”农田部分也逐渐变成 城建用地,留存下来的一部分乡 村住宅用地,成为了在城市建设 之前已经存在的一方居住群体。 笔者以广州为例,对“城中村”的 地名建设作一浅谈。 一、对“城中村”的改造,是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l、城市化具有聚集经济效 益的功能。城市是产品和劳务的 供给中心,生产企业的聚集使其 能为社会提供大量产品,由生产 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各项相关产业 的聚集,又使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金融中心、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20.
总体规划,因地制宜。“数字地名”服务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数据库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为使全省的地名数据库具有现势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在建库之始,在方案设计中, 充分体现“架构统一、体系开放、分级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