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卫片执法检查、建设用地监管平台和土地管理“一张图”建设、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业活动调查与监测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展望,较好地发挥了卫星遥感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最直接、最便捷、最翔实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蒋兴伟  林明森  张有广 《遥感学报》2016,20(5):1185-1198
中国十分重视海洋遥感及其监测技术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海洋遥感观测体系,并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海洋一号(HY-1A/B)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海温预报业务系统、冬季海冰业务监测、夏季赤潮和绿潮监测、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近岸海水水质监测和渔业遥感监测等方面。海洋二号(HY-2A)卫星不仅填补了中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的空白,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轨运行的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身的综合型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同时获取风场、有效波高、海面高度和海面温度的能力。通过卫星获得的数据提高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与灾害性海况预报的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遥感数据,同时还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认可。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卫星系列为中国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进程中对海洋遥感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紧迫的需求。为此,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中专门规划了海洋观测卫星系列,服务于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权益维护、海域使用管理、海岛海岸带调查和极地大洋考察等方面,同时兼顾陆地和大气观测领域的需求。在充分继承已有HY-1A/B、HY-2A、高分三号(GF-3)和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成功研制经验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光学和微波遥感技术,建设新一代的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卫星组网观测能力;发展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构建优势互补的海洋卫星综合观测体系。通过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海洋遥感卫星必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包括航天和航空对地观测体系、地面卫星数据接收体系和遥感空间数据处理。涉及机载POS、三维激光扫描与成像、遥感成像机理与定量化反演、高光谱卫星影像处理、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多时相多传感器卫星影像处理、雷达影像处理与雷达干涉测量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城市遥感与城市信息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 0世纪 ,航空摄影测量与航空遥感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管理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1世纪卫星遥感可能越来越发挥广泛的作用。本文回顾了近 2 0年来 ,我国开拓城市遥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新进展 ,指出高分辩率卫星图像数据与三维航空遥感越来越接近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为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更新 ,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CH992601 海洋环境污染与灾害:卫星遥感业务化监测系统研究/赵冬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遥感信息.—1999(2).—22~25 阐述了我国建立海洋环境污染与灾害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紧迫性,结合国外此类技术系统的现状、我国现有技术条件和基本国情,提出了21世纪建设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与灾害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硬件构成和技术框架,强调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图2参5 (刘敏)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成为卫星遥感数据大国,但是在多源异构海量遥感数据的系统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现行的遥感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服务技术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了一套"空间-属性-体化"的多源异构卫星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构,开发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原型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的自动化入库、统一查询检索和多样化处理等功能,为多源异构卫星影像数据及其辅助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快地方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省级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十分必要。介绍了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该平台将国家遥感数据分发单位、地方业务化监测单位、现场观测单位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数据管理、成果发布至精度评价的全业务闭环流程,实现了海洋环境常规监测业务系统后台全自动化运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河北省海洋遥感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地方海洋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德仁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2022,51(6):789-796
光学测绘遥感卫星的性能不断提升,种类日益丰富,已经成为获取全球精准测绘遥感信息的重要支撑。当前光学测绘遥感卫星已具备亚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但测绘遥感信息服务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亟须发展智能测绘遥感卫星,向实时智能服务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基于光学测绘遥感卫星3种成像体制及其实现方式和应用特点,分析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适用体制,进一步面向实时化、智能化和大众化的应用需求,提出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的设计构想,重点分析智能遥感卫星的服务方式及一体化功能组成;然后,阐述新一代智能测绘遥感科学试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性能与特点;最后,对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发展和使命进行总结与展望。珞珈三号01星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探索了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终端的测绘遥感信息高效智能服务模式,为遥感数据基于天地互联网的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提供了真实的服务验证平台,对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对地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从1999至今,美国连续发射了IKONOS、QuickBird、WorldView系列多颗高分辨率商业卫星,一直引领着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发展潮流。通过对美国第一、二、三代的多颗典型遥感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美国商业遥感卫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发展、城市管理范围由建成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对卫星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家在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方面的技术进展,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和主要子系统划分,并对人员和车辆精细化管理、车载视频快速上报城市管理案件、高精度移动测量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乡结合部基础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定位实景融合技术的城管业务动态监管、实景影像动态数据更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宁波市智慧城管和杭州市实景影像系统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类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卫星遥感数据以TB级的速率爆炸性增长,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曾预计,到2020年全球卫星遥感数据量将达到40ZB,对卫星资源协同管控、数据存储、数据获取、个性化应用均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遥感在多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展,海量遥感数据和数据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有序高效地存储、计算、管理和分发海量遥感数据将推进遥感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加速我国遥感的工程化、业务化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为国家安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省级卫星中心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分析了卫星遥感和省卫星中心建设现状;结合省卫星中心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卫星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省卫星中心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卫星资料应用对空间分辨率的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介了我国3种对地遥感卫星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主要应用领域对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影像在国民经济建设诸多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广泛性使得行业对卫星遥感数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从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影像质量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方法、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了自2020年后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方式,并从2023年开始每5 a开展一次全球碳盘点。2019年第49届IPCC全会明确增加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排放清单校验方法。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正在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MVS(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Support)能力。本文调研分析了全球碳盘点对卫星遥感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的技术原理,梳理了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生态系统碳源汇卫星遥感估算、人为源碳排放卫星遥感、碳通量同化估算等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核心环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务的支撑能力,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碳监测卫星计划方案,并展望了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重点任务,期望为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6.
遥感图像超分辨率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是衡量卫星遥感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遥感水平的重要标志,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已成为各国卫星的发展目标。超分辨率技术在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领域的实际应用,将会提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也可以在保持卫星分辨率的条件下,缩小光学仪器的焦距,使卫星相机小型化,减小其体积和重量。本文从遥感应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超分辨率技术研究对我国遥感卫星提高分辨率的现实意义,简单说明了超分辨率的概念,论述了卫星遥感超分辨率研究的技术理论和和应用的国内外现状,重点突出了卫星采样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国内该项技术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微测绘     
正北斗服务"一带一路正当时(博主:朱幼平)我国正在加快"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依托通讯、遥感、导航卫星等空间基础设施,为沿线国家提供空天一体化,高效互联的空间信息通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空间信息支撑。预计到2018年我国将发射4到5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由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靠近中国,天基和未来可能的地基增强作用,以及导航定位、通信、遥感三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遥感与GIS结合的技术手段,解译并提取了成都市全域现状山、水、田、林、城市建设用地、新农村等现状基础数据,为科学地进行成都市生态总体规划与建设、管理和监测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的重要成员。历经30余年的建设和运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形成了以北京总部为中心,拥有密云、喀什、三亚、昆明、北极5个卫星接收站的体系,实时数据接收覆盖中国全部领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并初步具备了全球数据的快速获取能力。2020年,地面站实现了32颗国内外陆地观测卫星和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的全自动化业务运行,是中国兼容和扩展能力最强的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系统,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地面站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Ka频段数据接收、VCM模式数据接收、面向快速应用的卫星数据记录与快视平台、超远距离数据网络传输、数据接收任务自动规划等。同时,以国际先进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产品、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虚拟地面站、RTU等新型数据产品为代表,为中国空间对地观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忠明  池天河  彭玲  郭子祺 《遥感学报》2009,13(S1):414-417
本文回顾了我国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产业化工作进程, 探讨了影响遥感产业化发展的若干个核心要素, 并以天津遥感产业基地为重点, 介绍了其诞生与发展状况, 阐述了落实国家发改委“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