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一钧 《海洋科学》1993,17(6):68-69
在我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是一次直接由国家发动和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海洋事业。为了有效地利用海洋空间,发展国家的海洋事业,必须首先开展对海洋的调查研究,掌握有关的海况资料,编绘有关的海图。在郑和下西洋之前,首先进行了海洋调查研究工作。据泉州发现的《海底簿》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奉旨差官郑和、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22日,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云集北京,就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活动展开商讨。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明将军主持了这次“纪念郑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座谈会”。同交通部牵头组织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正在筹划六项重大纪念活动:2005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5,(7):18-18
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主任、厦门集美大学教授陈延杭认为,虽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舰只数量都不一样,但是从《明史》、《郑和家谱》等书综合来看,郑和下西洋舰只的实际数量每次应在63艘左右。这些船在茫茫大洋上都是按照什么阵式航行的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一名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20世纪末,山东大学张维华据此将郑和舰队布局图画了出来,纸上呈现出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飞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飞燕阵图”与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所画的一张水军阵的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论,郑和舰队虽然不在了,但他们在海上布阵航行的实战经验却为明代水军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4.
时讯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在北京举行2005年7月17日,作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青少年系列教育活动之一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竞赛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海洋出版社、《海洋世界》杂志社承办,旨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次“爱祖国、爱海洋、爱科学”的思想教  相似文献   

5.
1985年是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航海家的创举,作者郑一钧同志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郑鹤声教授亲自指导下,经数年准备,撰写了《论郑和下西洋》一书。请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签了书名。该书从郑和的身世,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到郑和七下西洋的经历及其深远意义等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目前研究郑和下西洋事迹的一部较详尽的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海洋开放20年自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国明、清政府相继实行海禁政策达400年之久,“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使我国“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的传统日趋萎缩,失去了海洋文明的传承,走向愚昧无知、贫穷落后、受辱挨打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  相似文献   

7.
1.在大连的“大幅“号仿古帆船2.新加坡郑和二号仿古船3.20∞年在大连客运ti-B头广场上建起的郑和宝船的铜质雕塑4.福州东南造船厂为日本琉球建造十七世纪“泰期”号访古木帆船访古宝船 风韵犹存  相似文献   

8.
郑和(1371-1433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伟大航海家。早在世界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之前,从1405-1433年(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他7次率领庞大船队跨洋远航,遍访西太平洋再度洋沿岸亚非30多个国家。在船队规模和组织、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经贸谋略和文化交流,以及和平外交各方面,他都勇于开拓、善于适应,敢为天下先,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的光辉业绩使得中国当时在航海和海洋科学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因而,纪念郑和的光辉业绩,研究郑和的航海历史,弘扬郑和的开拓精神,可以强化全国…  相似文献   

9.
直到前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讲学时,我才第一次听到“郑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刚作完题为《欧洲人的航海与地理大发现》的报告,一名学生凑上前来告诉我,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叫郑和,是明朝的宦官。“郑和下过西洋,”这名学生显然在用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说这番话,“他到过许多地方,有印度、阿拉伯,还有非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昨日,重现于今天军校学员从“黄水”到“蓝水”。我海军单舰跨越太平洋——印度洋这无异于一次跨世纪的远航! 外国航海权威称:只能在近海航行的海军,叫黄水海军,有力量走出近海到大洋远航的海军,叫蓝水海军,而且,这才是真正的海军!约600年前,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一支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扬帆东海、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遨游印度洋,遍访亚、非数十友邦,至今为炎黄子孙们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5,(8):F002-F002,F0005
7月17日.由《海洋世界》杂志社承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演播厅录制,并在7月23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参加本次电视总决赛的11名中学生.从2004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馆杯’海洋知识竞赛”的4万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而在这次电视总决赛中.来自广州市第六中学的莫璐怡同学经过三轮的角逐.最终获得总决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12.
张箭 《海洋世界》2007,(1):60-65
人们对于“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和含义有诸多误解,或者说至少认识得不够全面。哥伦布于1492年“偶然撞见”了美洲大陆,这作为地理大发现中的“经典案例”常常被人提起;而浩荡的郑和船队所经过的绝大部分地区和驶过的大部分航线,却不属于地理大发现的范畴。历史以怎样的方式评价这种“无意的伟大”和“有意的错失”?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孟席斯用了14年,遍访120多个国家,参观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考察中国郑和舟师的航海史迹,2002年10月,他出版了专著《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1492年-1493年)到达美洲和先于麦哲伦(1519年-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这一论点轰动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孟席斯是英国的业余航海史学家。他在14年时间里,足迹遍及120多个国家、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惟一的目的就是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2002年10月,《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正式出版。孟席斯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人通过15世纪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绘制了大致正确的世界地图,而西方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使用了15世纪、16世纪初绘制的世界地图的前提下,由葡萄牙人完成了“发现新大陆”的壮举。孟席斯的主要证据包括:(1)郑和和他的宝船分宗在1421年-1423年间曾经进行过环球航行;(2)洪保分宗到达非洲西岸的佛得角,横穿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穿过麦哲伦海峡,到达南极,经过澳大利亚、印度洋、南海回国;(3)周满分宗从佛得角到达南美洲,经麦哲伦海峡秘鲁海岸横穿太平洋,经过新西兰、澳大利亚回国;(4)杨庆分  相似文献   

15.
从大海里“爬”出来的人类一直眷恋着自己的“故乡”。近千年来,一批批优秀的民族和杰出人物,一次次重返海洋,一次次探索追求,一回回搅动蓝色水域,掀起了层层崭新的浪花,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大海的认识,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增添了五彩缤纷的花絮…郑和下西洋——开世人之先河我国从汉朝开始,到唐、宋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1911年,在斯里兰卡西部城市加勒,发现了明朝三宝太监郑和访问斯里兰卡时立下的碑文。这块碑文的发现,彻底消除了人们对郑和下西洋时是否到过斯里兰卡、何时到过斯里兰卡的疑问。石碑上清楚地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经数次访问锡兰。在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之后,这块被称为"郑和布施碑"的珍贵文物,被送到了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保存。其实,关于郑和下西洋是否到达过斯里兰卡,学术界并没有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1):18-22
2008年12月26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8.
郑和生平     
《海洋世界》2005,(7):12-12
郑和(1371-1435年),原姓马,名和,因排行第三,所以人称三宝(也有作“保”字),明洪武四年(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系伊斯兰教名门望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洪武十四年(1381年),三宝的父亲因病过世,十一岁的他尚未从丧父的悲痛中恢复过来,次年以傅友德,沐英为首的明代远征军就进入了云南,并相继克复云南全境。十二岁的三宝不幸被明军俘虏,此后便在燕王朱棣的王府中做了一名太监。这一变故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当时曾勒石记载。国内现存最大的此类碑刻,是位于今天南京市建宁路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立于1416年,总高5.78米。碑体虽已风化,但依然可读的碑文,无不使读者脑海里再现出郑和船队拼搏海上的惊险场面:狂风暴雨搅得天昏水暗,惊雷闪电轮番大作,巨浪狂涌几乎摧倒山岳,恶龙怪鱼之类水生物纷纷出没,……危难之际,“天妃”救星般降临云间,只见耀眼的红光射向船队,翻腾跳跃,发出象火焰燃烧的炸裂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5,(7):43-48
一、单项选择题 郑和出生在_。 A.云南昆阳B.江苏南京C.福建长乐 郑和出生在一个世代信奉的有名望的家庭。 A.伊斯兰教B佛教 明朝初期五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_。 A.太祖成祖惠帝宣宗仁宗 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 成祖太祖仁宗宣宗惠帝 BC 4.燕王朱棣即帝位后,史称明成祖其年号为_。 A.永乐B.建文C.洪武 5.郑和原姓_因功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赐姓郑,改名郑和。 A.马B.王 6.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军事才能,因此被任命为下西洋的_。 A.正使总兵太监B.副使C.钦差 7.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后下令停止下西洋全部活动的是_。 A.明宣宗B.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