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电信与移动通信公司新一代网络的开通,数据业务将变得非常重要,其中以移动用户位置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成为关键内容之一。在手机定位服务中,必须通过电子地图系统将获取的终端位置转换成用户真正关心的地理信息。首先介绍了手机定位服务的概念及常用的手机定位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中应用布尔莎模型进行WGS-84坐标系到地图坐标系的转换方法,阐述了手机定位服务可提供的功能和手机定位服务中电子地图需要具备的功能。最后,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存在的缺点和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军  李先华 《测绘科学》2002,27(3):48-51
无线电定位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也是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的原理和技术 ,分析了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实现移动台精确定位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提高精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终端定位服务需要定位技术和大量相关信息作支撑。本文介绍了移动网络上使用的几种定位技术,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网络上主要采用Cell-ID定位技术,该定位技术的实现需要PHS基站位置信息作基础。在常州市进行PHS基站位置测量和POI(Pointof Interest,信息点)采集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作业方法,其中手持GPS接收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手机定位服务与电子地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信与移动通信公司新一代网络的开通,数据业务将变得非常重要,其中以移动用户位置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成为关键内容之一.在手机定位服务中,必须通过电子地图系统将获取的终端位置转换成用户真正关心的地理信息.首先介绍了手机定位服务的概念及常用的手机定位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中应用布尔莎模型进行WGS-84坐标系到地图坐标系的转换方法,阐述了手机定位服务可提供的功能和手机定位服务中电子地图需要具备的功能.最后,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存在的缺点和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从2.5G向3G的演进,我国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BS)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和移动通信市场增值服务的一个亮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LBS定位服务的技术实现,总体设计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构架和功能模块,探讨了相关技术难点,为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在移动LBS业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载人航天应急搜救中,及时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并准确掌握搜救载体的动态信息至关重要。目前,目标位置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地面测控系统提供,而搜救载体的位置信息则是基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的。从简化信息传输环节、增加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保障航天员安全出发,提出了基于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构建的载人航天应急搜救体系,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黑龙江省位置服务市场。省移动公司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基站建设)、信道、线路租用、2G/3G技术支持等方面;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在导航定位信息分布式计算、电子地图网络化服务、地理信息更新与维护方面,提供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支撑。共同开展基于位置的导航、定位、监控以及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8.
面向野外作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野外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该定位与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置监控总中心、监控分中心、车载终端;采用树状结构构成车辆信息交互系统,通过车载无线通信模块自动上报位置信息,达到实时定位与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管道铺设作业的日益增多,提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吊管机管道定位系统设计构想。采用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作业吊管机的位置信息,从而对单根管道进行单点定位。同样的,管道中可放置携带北斗定位模块的管道爬行器,通过连续采点将位置信息传输出来可以绘成管线图。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监控了管道铺设范围,后期还可结合其它仪器对管道状态进行监控并做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紧急处理,为优化管道施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位置既是定位服务的最终成果,又是位置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从语义的角度挖掘位置内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从定位服务的角度出发,首先将定位服务的输出抽象为物理位置和地理位置,扩展了语义位置概念,通过将位置属性和规则纳入到语义位置中来,建立了语义位置信息模型.然后从位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语义挖掘,借助本体实现了语义位置的形式化描述,使其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所理解.最后讨论了定位服务的信息流程,建立了领域位置本体,实现了位置本体服务,从而为智能化的自适应位置服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通用作战态势图(COP)是现代战争中指挥员感知战场态势和共享战场态势最有效的平台。文中分析美军近年来COP应用的新趋势,提出建设基于服务的COP架构的重要性,阐述基于服务的COP体系结构,为我军COP的建设在总体上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形起伏效应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起伏是战场的天然屏障,它影响、限制观察和打击。本文将在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基础上,结合导弹的性能,从迎向打击山坡的仰角参数和目标与山体遮蔽点的相对位置两方面分析地形起伏效应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通信网关的海洋无人平台多模融合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通过智能通信网关对天通卫星通信组件、北斗短报文通信组件、无线网格网络(MESH) 通信组件、远距离无线电(LORA) 通信组件、超短波通信组件、无线局域网(WiFi)通信组件、水声通信组件、光通信及电磁耦合通信组件等多模无线通信链路进行有效融合,在岸基数据中心→机动部署的水面母船(含无人艇、无人机)→机动部署的海洋浮标平台→机动部署的水下运动载体之间搭建了实时、可靠、无缝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结合的海洋全空间双向通信链路,达到海洋信息要素通过上述链路与岸基数据中心之间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可靠、连续、双向信息传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战场区域监控是影响战争决策者获取合理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比较分析了碰撞检测技术的不同方法,得出了不同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然后结合战场区域和实兵目标的具体特点,研究了碰撞检测技术对战场区域的动态监控问题,为得出真实合理的作战模拟结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晶晶  胡可  陈现春  李鹏  张熙  石鑫 《测绘通报》2019,(4):17-20,31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了用户跨省使用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无缝切换和实时获取高精度定位数据。该方法不改变目前各省市CORS服务业务流程,且用户无需重新注册账号,即可实现在不同省市使用CORS服务的无缝切换。经测试,该方法实现跨省切换并获得高精度定位数据的平均用时为9.029 s,可应用于多省市跨网服务及国家"北斗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停车位"一位难求"和小汽车"无处安放"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调研分析了目前城市停车位资源、停车现状及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综合利用移动通信、GPS、GIS等技术,开发了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汇聚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停车场信息,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错时分享及停车位路线导航等服务。本文研究将高效地利用现有停车场和停车位资源,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也将大大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多传感器与道路网数据用于汽车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论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络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络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与道路网络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技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网络建设与维护管理是移动通信行业日常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对地理环境存在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利用高精度的专题数字地图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综合近年来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应用实践,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导向分析,旨在探索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生产与集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继而总结归纳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数字地图的数据组成,然后针对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需求特点及精度要求,给出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流程及数据集成方法,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数字地图的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杰  游雄  夏青 《测绘学报》2018,47(10):1385-1395
战场环境仿真过程是战场环境信息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密围绕任务过程来建立。目前战场环境仿真系统与指控系统之间互操作性还不完善,传统的仿真数据模型还不能满足作战人员对战场环境信息高效而精确的理解和分析,因此,需要构建一种面向作战任务的战场环境仿真过程模型来有效解析指控系统的关键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作战任务与仿真过程结构化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仿真过程概念模型;分析GeoBML的数据模型和形式化语法,使用形式化语言建立仿真过程的逻辑模型;定义仿真过程对象数据结构,构建物理模型并建立仿真过程动态映射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设计战场环境仿真平台组件并应用,验证该模型能有效表达战场环境仿真数据与作战任务实时动态的关联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地形TIN中地理实体表达与LOD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LOD技术确保了3维地表的实时绘制,但其不能解决以地理实体为结构进行组织、具有实体表达能力的高精度、大规模地形TIN的3维可视化实时响应问题,仍经常发生场景滞涩、跳跃等现象。为此,本文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对地形TIN按实体进行组织,建立了OTIN,设计出实体包围球、高程误差队列等结构,可以确保以实体为单位的大规模地形TIN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