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的孢粉研究,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带。自13.6ka以来,日干乔地区古气候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13.688~11.093ka以温湿气候为主,11.093~8.512ka气候较为干旱,2.74~5.39ka,8.512~5ka气候转暖,温和湿润,5ka至今,该地区气候环境最好,温暖湿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温湿的草原环境,孢粉记录反应了红原县日干乔地区第四纪更新世经历了潮湿-干燥-潮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量分析浙闽地区三个典型剖面(浙江象山石浦、松阳枊城下湖源及福建武夷山崇安) 的暗色岩系沉积期的孢 粉化石,研究了早白垩纪浙闽地区的古气侯特征。研究表明,石浦地区孢粉中Pinuspollenites,Podocarpidites,Celtispollenites 和Ulmuspollenites 含量最多,下湖源地区孢粉以Pinuspollenites,Gleicheiniiidites,Classopollis 和Deltoidospora 为主,崇安地区 孢粉以Classopollis,Tracheid,Pinuspollenites 和Podocarpidites 为主。孢粉化石组合表明,石浦地区为亚热带潮湿气候,气候 变化较小;下湖源地区为亚热带潮湿-半潮湿气候,并出现一次变热变干事件;崇安地区为亚热带半干旱气候,但发生过 数次干旱与潮湿交替的气候波动。总体而言,早白垩纪研究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潮湿、干旱交替变化、自东而西越来 越干旱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分析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剖面19个样品,将孢粉图式分为Ⅰ、Ⅱ、Ⅲ3个带,分别对应早、中、晚3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藜、蒿和毛茛-豆科优势带;Ⅱ带为榆、榛、桦、鹅耳枥、栎优势带;Ⅲ带为藜科优势带。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植被为疏林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气候偏干冷-温和半湿润;中全新世早期植被为阔叶乔灌丛草原-针叶乔灌丛草原-阔叶疏林草原,气候温暖较干-寒冷较干-较暖较干;晚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相对温暖、稍凉-较温暖;晚全新世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寒冷。  相似文献   

4.
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含矿层是一套以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的粗碎屑岩系,含丰富的孢粉化石.目前,该地区含矿地层的时代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巴彦乌拉地区含矿地层中孢粉的综合研究,主要侧重孢子和花粉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及国内外孢粉组合的比较,确定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阿普第-阿尔必期,沉积时期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且有向半潮湿、半干热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古地理环境以低平、丘陵地势为主,盆地周围有少量中、高山分布.  相似文献   

5.
选用华北平原地区长时间序列的HS1钻孔, 在对其沉积物主、微量元素含量、相关程度及地球化学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内古环境变化、古气候演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自上新世晚期(3.50 Ma)以来HS1钻孔所在区域经历了温暖湿润—温和偏湿—寒冷略干—寒冷干旱—温和偏干—温凉潮湿—温和偏干—温暖潮湿8个气候演化阶段, 整体趋势由湿润变为干旱, 这与孔内孢粉、碳-氧同位素和粒度记录具有同趋性。区域对比结果显示, 重建长时间尺度内的气候变化, 地球化学可作为孢粉的更优等效指标, 短时间序列内的气候变化则以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最优。区内整体处于陆缘弱氧化的沉积环境, 且第四纪时期化学风化程度相较古土壤层发育的上新世晚期更弱。HS1钻孔不同地质时期冲洪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性, 主要取决于其母质来源和搬运距离;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与受地形地貌影响、一级构造调节转换带及次级构造单元控制的古水流有关, 另一方面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吉利明  吴涛  李林涛 《沉积学报》2006,24(3):426-43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段和长7段分别发现以Aratisporites- Punctatisporites和Asseretospora-Walchi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时代分别为中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早期。通过现生主要植物类型生态环境分布规律的讨论和孢粉植物群已知亲缘关系类型的地层分布特征研究,推测陇东地区中晚三叠世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孢粉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为温带—亚热带暖湿或湿热气候。孢粉植物群特征与孢粉化石分异度曲线都表明,本地区长8—长7段沉积时期为持续温暖潮湿的适宜期, 与湖泊发展的长8期大规模湖进和长7期的最大湖泛相一致。孢粉植物群具有北方植物群的明显特征,由于本地区当时濒临大型湖泊,而且长8—长7段沉积时期正处于湖泊扩张的鼎盛期,因此显示出更为湿润的古环境特征。正因为长期稳定温暖潮湿气候和广大的深水湖泊环境为水生藻类的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条件,从而为本地区长7期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母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罗布泊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区,红柳沙包为这一地区高分辨率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计年手段和信息载体.根据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剖面的孢粉资料,结合 1956~2004年实测气候资料,运用相关分析、DCCA分析和WAPLS分析方法,定量恢复了罗布泊地区近200年以来的年均温、7月均温和1月平均相对湿度.研究结果表明,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 1839~1886年气候由冷干向暖干转变,1891~1941年气候经历了冷湿-冷干-暖干的交替,1946~2004年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孢粉浓度对人类活动信息有一定反映,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孢粉浓度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8.
云南鹤庆盆地2.780~1.802MaB.P.期间的 古植被和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鹤庆深钻421.7m以下岩芯的孢粉组合揭示2.780~1.802MaB.P.期间鹤庆盆地周围山地植被类型的更替主要是松林和寒温针叶林林带的上下迁移,并且研究区在第四纪之前就已基本具备了目前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自然地理轮廓。根据孢粉组合中寒温针叶林主要成分的孢粉含量变化推测研究区周围的山顶气候在2.780~1.802MaB.P.期间依次经历了相对温和偏干→整体相对寒冷潮湿→温和偏干→寒冷较湿→温凉较干→温和偏干→寒冷较湿的7次明显波动;同时结合孢粉组合特征和山顶气候推测盆地周围较低海拔区的气候经历了温暖干旱→整体相对温暖潮湿→温暖干旱→温凉较湿→温和偏干→温暖干旱,但夏季有一定降雨→温凉较湿的7次明显波动。在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时,还根据孢粉组合中寒温针叶林的主要成分与喜热成分的孢粉含量变化,探讨了2.780~1.802MaB.P.期间不同时段导致研究区周围山地垂直植被带迁移的主要原因,即区分了构造抬升与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可能性。研究认为2.729~2.608MaB.P.期间寒温针叶林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山体强烈抬升造成的,此次山体强烈抬升正对应着晚新生代地质时期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青藏运动B幕",而其他时段的寒温针叶林面积增减主要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河北宁晋泊地区2600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宁晋泊南王庄剖面的孢粉,粘土矿物,粒度等数据和Porter等的粒度年龄模型建立时间标尺,划分出2600年来的气候冷暖变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孢粉Ⅰ带,大约200aBP-630aBP,气候冷干;Ⅱ带,大约630aBP-1010aBP,气候温暖,上部偏干,下部潮湿;Ⅲ带,大约1010aBP-1165aBP,气候稍冷较湿;Ⅳ大约1165aBP-1350aBP,气候温暖潮湿;Ⅴ带,大约1350aBP-  相似文献   

10.
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进行了孢粉分析,建立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14 031~9 625 aBP)高分辨率的孢粉组合带.根据孢粉植被反映的气候信息推断大九湖地区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的气候大致以冷湿为特点,同时气候变化剧烈,表现为冷暖干湿波动频繁,可划分为3个气候旋回:第一旋回(14 031~12 581 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温凉湿润-温暖偏干的过程;第二旋回(12 581~11 046 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寒冷偏干-温凉湿润-温凉偏干的过程;第三旋回(11 406~9 625 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寒冷湿润-温凉偏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洞庭盆地两护村孔孢粉组合及其气候与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护村ZKC1孔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的东南部,孔内第四系(底部跨上新世)厚达294 m,为河流和湖泊沉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上新世—早更新世华田组、早更新世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以及全新统等。对ZKC1孔第四系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自下而上划分出16个孢粉组合带。ESR年龄和孢粉组合及其反映的气候特征指示华田组下段形成于上新世末。根据孢粉组合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和区域气候背景,重塑洞庭盆地上新世末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上新世末期由孢粉带Ⅰ和Ⅱ指示具暖干气候。早更新世经历了凉干(孢粉带Ⅲ、Ⅳ)→暖湿间凉干(孢粉带Ⅴ~Ⅶ)→冷干间温湿(孢粉带Ⅷ~Ⅹ)→暖较湿(孢粉带Ⅺ,Ⅻ)的气候演变过程。中更新世早期无孢粉样品(洞庭湖组下部砾石层),其沉积环境暗示冷干气候条件;中期由孢粉带ⅩⅢ反映出暖稍湿的气候特征;晚期因构造抬升缺失沉积,同期湿热化事件指示暖湿气候。晚更新世早期缺乏沉积,据区域对比应为寒冷气候;中期由孢粉带ⅩⅣ指示温较湿的气候特征;晚期缺失沉积,系寒冷气候下区域海平面下降所致。全新世经历了暖稍湿(孢粉带ⅩⅤ)→暖稍干(孢粉带ⅩⅥ)的演变。上述气候演变过程与ZKC1孔化学蚀变指数曲线反映的气候演变过程以及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演化基本吻合。以孔深140 m为界,上部孢粉数量显著高于下部,种属也更为丰富。这一变化很可能对应于一次重要的地质事件,其成因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孢粉图谱的绘制及孢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渤东地区馆陶组植物孢粉在地层上的组合特征及气候演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乔木层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馆陶组早期(孢粉组合带Ⅲ、Ⅳ)——针叶树为主的混交林;馆陶组晚期(孢粉组合带Ⅰ、Ⅱ)——落叶林含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统计发现馆陶组湿生植物明显多于旱生植物,喜热植物明显多于喜温植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挑选典型孢粉计算得到S/A、E-T两个参数,详细地刻画了样品点间的气候变化,证明馆陶组气候波动频繁,气候以湿热为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孢粉图谱的绘制及孢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渤东地区馆陶组植物孢粉在地层上的组合特征及气候演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乔木层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馆陶组早期(孢粉组合带Ⅲ、Ⅳ)——针叶树为主的混交林;馆陶组晚期(孢粉组合带Ⅰ、Ⅱ)——落叶林含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统计发现馆陶组湿生植物明显多于旱生植物,喜热植物明显多于喜温植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挑选典型孢粉计算得到S/A、E-T两个参数,详细地刻画了样品点间的气候变化,证明馆陶组气候波动频繁,气候以湿热为主.  相似文献   

14.
苏州澄湖SC1孔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凯 《现代地质》2010,24(2):214-220
通过对苏州澄湖SC1孔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孢粉和有孔虫等的实验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的岩性构造特征以及AMS 14C测年数据,探讨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苏州澄湖地区的气候波动特征以及海侵、海退沉积巡回序列。研究发现该区域气候与世界气候波动性一致,具有温暖湿润-冷而略干-温暖湿润-暖热潮湿-温凉略干-温暖湿润的波动变化特征;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具有两个海相沉积地层,一为晚更新世晚期海侵(约为34 kaBP),另一为全新世中期海侵((6 955±50)aBP);整个剖面缺失硬粘土层,与之对应的则是两海相地层之间的泥砂互层;沉积环境经历了晚更新世晚期海侵期河床、河漫滩相-末次冰期干冷期河流湖沼相-全新世早期河口湾亚相-全新世中期滨浅海相-全新世晚期淡水湖沼相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西藏拉萨地块设兴组孢粉化石新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萨地体的典中-那玛剖面设兴组上部新发现孢粉组合,其特征为:孢粉化石多为第三纪常见分子,未发现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特征分子。因此样品产出的层位不可能属于白垩纪的沉积。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植物为主体,主要为桦科的桤木粉(Alnipollenites),桦粉(Betulaepollenites),枥粉(Carpiniptes),山毛榉科的栎粉(Quercodites)胡桃科的胡桃粉(Juglanspollentites),榆科的榆粉(Ulmipollenites),椴科的椴粉(Tiliapollenites)等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天台地区赖家组的划分与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87MaB.P.以来共识出了59个孢粉组合带,划分出29个完整的冷暖气候旋回,并且同中国西北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系列的37个气候旋回以及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根据珠江三角洲GZ-2孔测年结果、岩相特征和孢粉地层信息推断,该地区全新统约在6.0 ka BP开始沉积, 全新统孢粉组合特征与更新统相比有明显的区别,表明全新世与更新世的气候相比有明显变化。孢粉与沉积信息揭示,全新世本区气候基本以暖湿为主,气候波动不大,在5.0~2.4 ka BP表现最为热湿,在2.4~1.9 ka BP相对偏凉干,随后恢复暖湿。在这些相对较明显的波动中还包含有次一级的微弱波动。除了反映气候变化,孢粉信息也指示了一定的沉积环境变迁以及人类活动信息。该区在中全新世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海侵过程,进入晚全新世后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植被和环境的影响加剧, 期间水深逐渐变浅,沉积环境由河口湾、浅海、滨海潮滩逐渐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区域气候的变化与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微体生物及其古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莹  席党鹏  万晓樵 《现代地质》2007,21(3):484-490
对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约12.20 m长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进行了孢粉、介形类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以恢复界线上下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表明,采样段底部沉积期主要出现一种相对深水还原的沉积环境,介形类、水源和陆源生物均比较繁盛,孢粉Cyathidites类型占优势,显示出一种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向上岩层颜色变浅,粒度有所加粗,化石含量迅速减少,反映出沉积水体急剧变浅,气候变得比较干热,生物受到打击,在1 612.90 m界线处介形类化石完全消失,孢粉含量也急剧减少;再向上岩性明显变粗,并出现红层,反映当时湖水变得很浅,可能为三角洲淤积相,气候更加干热,并有波动,化石很少见。因此可以看出在界线上下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的大背景下,水体由深而平静变得浅而动荡,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变得相对干热,生物出现由繁盛到衰退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太白盆地拐里村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物中花粉谱,重建当时主要为含桦树的森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未见森林。孢粉波动幅度明显,记录了气候的强烈变化。该剖面存在四次孢粉贫乏事件(深度为15.6-15.8m、10.7-10.9m、5.6-5.8m和3.4-3.6m),其特点为木本植物花粉急剧减少,乔本植物花粉几乎为零,草本植物花粉增多。上述孢粉贫乏事件与渭南黄土古风化强度、磁化率以及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反映气候的冷暖波动基本一致,从而表明该区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