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顾及大气延迟效应的YG-13A斜距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气延迟时变误差影响遥感卫星十三号(YG-13A)斜距标定精度的问题,提出利用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方法提高其斜距标定精度的策略。首先,利用基于NCEP气象资料和全球TEC数据的大气延迟改正方法来计算各标定景的大气延迟改正量。其次,将各标定景的大气延迟改正量代入斜距标定模型中。最后,在地面布设高精度角反射器控制点的情况下通过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模型求解斜距测量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和验证斜距测量精度,角反射器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优于0.1 m。利用嵩山遥感定标场地区的4组不同拍摄模式下获得的YG-13A卫星影像数据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斜距定标方法,在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情况下,4组数据的斜距改正值离散度均有所下降。利用太原、天津两个区域3景影像验证斜距改正后的精度,最小值为0.55 m,最大值为0.91 m,均值为0.70 m。试验结果证明了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证了电磁波测得的水平距离就是测线两端点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利用斜距、平距以及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计算高差的公式,分析了改正高差和改正垂直角的两种球差改正公式,指出一些论文的错误,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三角高程网平差方法是利用原始观测值(包括天顶距和斜距)计算出高程控制点间的高差和平距,再将高差作为观测值开列误差方程,并以平距来定权进行平差。传统三角高程网平差方法可得到点的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但不能对原始观测值进行精度评定。鉴于以上不足,本文提出了对天顶距和斜距开列误差方程、能够对原始观测值进行精度评定的三角高程网严密平差全新方法,推导了新方法的数学模型和定权方法,并进行了三角高程网的测量与计算试验;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用全站仪对建筑物倾斜度进行监测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站仪自由设站基础上,推导了空间任意两点连线方向角γ的测试误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分析认为:(1)方向角γ的测试误差不仅与测点的斜距、天顶距及水平方向量的测试误差有关,而且与测点的布置有关;(2)如果测点布置合理,可以用全站仪对建筑物的华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内业计算中,最经常的工作是由两点坐标反算出该两点的方位角和距离。当求两点间距离时,可用坐标反算的方法。但在地质测量中,两点间的方位角常是已知的,这时用垂距公式计算两点间的距离,效率要比坐标反算法高得多。而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在地质测量中,又是大量的经常的,因此对垂距公式的微小改进,都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测量、土地整理、路线侧量和城市测量中常遇到将测点置于一固定直线上的问题。在图1中,于相距很远的A、B两固定点间的直线上确定一点P的位置,是常见的测量工作。若A、B两点距离较短,可用闯镜法反复定位,使仪器中心置于AB直线上。在A、B两点相距较远,上述方法就不方便了。实际作业中,采用在待定点处量边、测角确定直线上P点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目前轨道精调中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是以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后方交会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三个观测值来列误差方程,通过间接平差,计算出全站仪的坐标中误差的过程,而在此计算过程并未考虑到CPIII点的误差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方法进行研究,推导了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中考虑CPIII点精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代化程度提高,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轨道误差等各项误差得到了有效消除或减弱,但是不同用户端的多路径效应误差是不相关的,不能通过差分修正,使得多径误差成为影响用户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针对北斗系统多星座伪距多径分析需求,首先给出了基于相干超前-滞后延迟锁定环的码跟踪多径误差模型,生成了不同带宽、不同相关间距条件下的多径误差包络线;其次,利用信号源模拟北斗信号及其一路多径信号,定量分析了多径对北斗伪距观测值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厂家北斗接收机的抗多径性能;最后,利用北斗接收机实测数据,设计了短基线差分方法,分析了实测环境下伪距多径大小及其对单双频定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斗系统B1频点伪距多径大于B3频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伪距多径大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静态条件下,B1频点多径误差均方根最大值为2.53m,B3频点多径误差均方根最大值为0.73m。  相似文献   

9.
晋俊岭  郑贵洲  任东宇  王云 《测绘科学》2015,40(2):18-21,17
为了避免大椭圆弧长算法中需要对球面方位角和极距角进行繁琐的象限判断问题,该文通过空间向量分析和椭球几何关系推导,给出了一种计算简洁、具有通用性的截面椭圆弧长算法。算例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满足椭球面上两点间大地距离计算的应用需要,当大地距离小于2000km时,求得的截面椭圆弧长与较严密公式求得的大地线长的误差仅为厘米级。  相似文献   

10.
机载干涉SAR产生的未经地理编码的DEM有较高的相对高程精度,但因其是基于斜距表达的,且干涉几何定标存在误差,需要利用控制点来进行绝对定向。本文首先改正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将斜距DEM转换成地距DEM,然后根据空间相似变换,将地距DEM视为刚体,利用控制点求模型平移偏量、缩放因子及旋转角,达到绝对定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波测距仪器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距离测量的精度,但在水平距离的计算中,却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计算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重新审议。从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入手,分别讨论了平面控制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计算中的水平距离,论证了平面控制测量中倾斜距离化算的正确方法以及利用斜距和水平距离计算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计算公式,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电测距中平距归算的严密公式,分析了棱镜准直误差对光电测距的影响,并就全站仪仪器自身误差对光电测距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进而得到了系统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得出了竖角对光电测距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Voronoi图的距离倒数加权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距离倒数加权法的不足 ,采用动态Voronoi图选取待插值点的邻近点 ,对每个已知数据点增加反映该点梯度的增量 ,并建立已知数据点的ε邻域避免计算误差 ,以改进距离倒数加权法 ,为距离倒数加权法的广泛应用创造条件。通过交叉检验与实际应用 ,证实利用改进后的距离倒数加权法进行空间数据插值精度更高 ,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全站仪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升  李星照 《测绘科学》2008,33(1):152-154
通过对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距离和竖直角度的增大,对向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大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km时,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但是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km时,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由控制点数据错误产生测点位置错误问题。对此类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其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归纳出了错误的类型。提出了采用距离交会算法对测点坐标进行改正的新方法,导出坐标数据改正的数学模型,总结出了用一种数学模型解决控制点坐标有误甚至无控制点坐标等多种错误类型的测点坐标改正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并用VC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工具,经实验数据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该方法的提出和应用,可提高外业测绘工作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求取某一连通域内两点间最短路径和相应的距离这类问题,传统上使用的欧氏距离对此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把测地距离的概念引入到矢量型GIS中,并讨论了测地距离的若干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求取矢量型GIS中两点间测地距离的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实际应用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地克服了欧氏距离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采样点数日对反距离加权插值结果的影响,以面积为2.076×10^5km。的自俄罗斯为研究区域,采用数目逐渐变化的采样点作为实验数据,通过交叉验证方法,得到了采样点数目与插值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采样点数日减少,插值误差呈现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上升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就本组数据而言,当采样点逐渐减少到约为总采样点数目的70%左右,插值的质量会发生突变。计算采样点的密度,得出每100km。采0.9-1.3个点(即每76-109km2采集1个点)的情况下,捕值精度变化不大。鉴于研究所得,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可供大区域插值时。采样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严密的视距平距计算公式,据此对两个近似公式的近似性及对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视距公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登杰  邢智聪 《测绘通报》2019,(12):132-136,146
针对自由设站方案,建立了通过观测监测点与基准点的水平距离,利用距离收敛值监测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量的方法,特别给出了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深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借助等影响原则和基准点已有信息,分析了基坑位移监测方法和距离收敛测量原理及精度,实现了位移监测点的差分计算与数据处理,讨论了两种距离收敛法监测水平位移的精度,并将其用于实际观测。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均表明该监测方法观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且量测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GIS空间目标的广义Hausdorff距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GIS中常用的空间距离度量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些距离度量没有顾及空间目标的整体形状、位置分布等特征。基于此,引入了Hausdorff距离的概念,给出了Hausdorff距离的计算方法,分析指出了Hausdorff距离容易受空间目标局部几何形状的影响。进而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距离度量并不能有效地表达空间目标间距离的整体分布,并提出了一种广义Hausdorff距离模型,这种距离模型能够度量空间目标间距离分布的中心趋势和离散度。实际算例证明了此模型在GI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