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科学有效的隧道监控测量方法可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作业依据。在永宁高速高增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等进行了监控测量。在分析探讨台阶法隧道监控测量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公路隧道建设项目实例,设计了隧道台阶开挖法监控测量点位设置与监测方法,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该公路隧道施工期内6月份隧道断面周边收敛观测、隧道拱顶下沉规律,构建了隧道断面周边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变化趋势模型,可供挖掘分析隧道施工沉降动态规律,也可为今后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施工测量的特点,本文利用徕卡MS60全站扫描仪,以大瑞铁路大理到保山段隧道工程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技术在隧道超欠挖、变形监测、二衬厚度检测、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点云的精度进行比较以及分析,结果表明,MS60不但能够满足测量规范要求,而且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智  薛慧艳 《测绘通报》2017,(3):149-150
<正>地铁隧道开挖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超挖过多,不仅会因出渣量和衬砌量增多而提高工程造价,而且局部超挖会产生应力集中问题,影响围岩稳定性;而欠挖则直接影响衬砌厚度,对隧道质量及后期运营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超欠挖控制是地铁隧道施工质量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超欠挖控制的方法是使用测量仪器观测隧道断面若干个点,形成实际的开挖轮廓线,并在同一坐标系中与设计轮廓线进行比较,从而获取断面的超欠挖量和部位,及时指导下一步施工。  相似文献   

4.
宋云记  王智 《测绘通报》2020,(5):150-15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不接触、高密度、高精度和数字化等特点,可实现地铁隧道全息、全面、快速三维测量。在土建施工阶段,分别对隧道初支及二衬进行三维扫描,可快速获取初支断面的超欠挖情况及二衬限界情况;将初支与二衬扫描获取的点云进行叠加计算,可分析隧道施工二衬的厚度。在地铁隧道运营阶段,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进行扫描,可快速获取隧道的全息数据,从点云中可分析、提取隧道渗水、裂缝、管片错台等病害信息。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青岛地铁部分工点的施工质量及病害检测进行了测试、应用,介绍了其数据采集流程及点云分析处理,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隧道超欠挖检测通常采用逐点或逐断面测量方式,检测效率低,无法从整体上反映隧道的超欠挖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规则格网内插将展平后的点云数据转换为图像,然后用连通域分析的方法标记不同的超欠挖区域,对原始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渲染。最后,以京张隧道某段作为试验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整体上更加直观地反映隧道超欠挖情况,检测效率高且精度满足要求,可以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隧道超欠挖检测。  相似文献   

6.
根据超近距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的需要,介绍蜘蛛山隧道的施工时段拱顶下沉的变形监测和预报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建立双曲线回归函数预测模型,预测后期隧道拱顶下沉达到稳定的时间,从而为隧道的健康施工提供准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施工断面测量过程中,在最小投入的前提下,采用极坐标法能够及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准确地指导断面施工。而三维坐标段落法,只需测量任意点的三维坐标即可计算其偏差,全面地反映整个段落任意桩号各个点的超欠挖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地铁7号线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环境中,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开挖的现状进行测量,确定隧道的超欠挖情况,并监控隧道施工的风险,以防发生隧道塌方事故等的一种新方法,可广泛用于地铁及其他行业的隧道断面测量等相关施工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刘建  杨艳梅  邓贤国 《测绘》2012,(2):92-93
本文分析现有隧道断面净空测量的缺点,提出利用全站仪在现场测量断面的三维坐标,之后利用CASS 7.1进行测量数据处理获得开挖断面,然后利用开挖断面与设计断面进行比较获得超欠挖情况,从而实现隧洞净空断面测量的方法。介绍了在CASS 7.1中实现隧道断面净空测量的数据处理过程及其断面绘制过程,并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隧道作为我国基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安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除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方案外,降雨因素也是工程师们需要重视的因素。本文以某隧道施工中隧道塌方事故为背景,利用塌方前的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研究降雨条件下隧道塌方的变形规律,结果发现:降雨期间,即使隧道变形监测未达到一级预警,但当隧道拱顶出现大面积(至少两个监测断面)二级预警,且隧道收敛反而逐步降低时,表明拱顶正在挤压隧道两侧围岩以扩展塌方空间,此时需要进行施工预警,及时进行治水处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似环境下隧道工程的变形监测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隧道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  陈林  赖祖龙 《测绘科学》2021,46(2):55-61,77
针对目前隧道变形预测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使用改进型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隧道变形预测模型。改进遗传算法策略:在种群繁衍过程中根据个体的适应度进行排序,再将排序后的种群均分为3个部分,按照比例对3个部分进行选择,最后从适应度较大的部分中随机选取个体在重新补充到种群中。改进型遗传算法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收敛成功找寻全局最优解,提高收敛速度。该文利用实际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改进型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隧道变形预测模型。实验证明,改进型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的隧道变形预测模型在进行隧道拱顶下沉量预测时有着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隧道现代化施工技术水平,实现隧道施工开挖、支护、衬砌各阶段施工场景模型化、可视化,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采集、裁剪、去噪、重采样等处理,并应用于隧道施工各环节,为优化开挖钻爆方案、调整预留变形量、优化初支混凝土配合比、杜绝二衬欠厚等质量通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为隧道工程数量和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和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某输水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后水下检测为例,综合利用多波束声呐、水下机器人、彩色图像声呐等声学和光学相结合的海洋测量技术,获得高精度、全覆盖、高时效性的输水隧洞进水口测量数据。检测结果显示:多波束声呐水下地形测量地形分辨率达1.25 cm,实现输水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后的形状、尺寸、平面位置、高程及洞口周围边坡高精度检测;水下机器人深入隐蔽复杂的隧洞水底环境,搭载的彩色图像声呐剖面扇扫可拟合隧洞进水口岩塞段、锁口段和集渣坑断面,高清水下摄像呈现了爆破后洞身衬砌质量和集渣坑内块石堆积状况。本文综合利用海洋测量技术,实现了复杂环境水下隧洞的安全、高效、全覆盖检测,其技术手段可为相关水下工程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首先通过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逐环获取的某越江盾构隧道汛期多期水平直径收敛变形与沉降数据,研究越江盾构隧道结构形变与水位相关性关系。然后讨论不同水位情况下盾构隧道收敛变形和道床沉降的趋势,通过汛期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水位升高状态下导致隧道水平直径收敛变形和沉降增大,水位下降后,水平直径收敛变形呈现回归趋势,并针对盾构隧道水平直径收敛与沉降提出加固措施。最后为预测隧道水平直径收敛变化情况,搜集往期隧道管片水平直径数据,通过Python 运行灰色算法程序预测未来隧道管片水平直径,实现了盾构隧道水平直径收敛精度为1 mm时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隧道超欠挖分析和收敛分析等应用中如何能对任意形状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的断面差异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建立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提出实测断面点与设计要素对应关系判定方法,对从隧道LiDAR点云中提取出的断面在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中逐点确定所对应的设计要素,并计算出断面在对应设计要素上的径向投影点到设定的起算高程面与设计断面左侧交点的弧长,根据弧长对断面进行排序,最后根据设定的采样步长对有序的断面进行采样得到实测断面,进而计算出实测断面相较于设计断面的偏差量。通过3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断面隧道模拟点云数据对提出的算法参数最佳取值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仅给出了算法参数的最佳取值,也论证了本方法可以对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6.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7.
周晓菲  杨艳梅 《测绘科学》2012,37(3):108-109,103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将求解无约束极值问题的非线性最优化方法—BFGS法引入到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适用于带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和预测的BFGS-BP网络模型。并以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拱顶下沉观测数据为例,进行BFGS-BP与传统BP算法的训练和预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算法相比,BFGS-BP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净空变形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隧道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隧道变形的精确测量对于掌握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借助轨载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获取地铁隧道的激光点云,结合隧道呈柱面的几何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断面基准面投影的盾构隧道点云模型构造方法;然后利用断面基准面点云的高度梯度与三维特征分割隧道管环并提取隧道断面,从而获取盾构隧道的连续横断面,为隧道变形监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韦武化 《北京测绘》2020,(4):561-565
随着人们对隧道建筑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基于原有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隧道断面信息获取,并通过获取到的信息构建断面坐标系。通过点云计算完成断面信息数据的预处理,采用坐标系变换、点云信息分离、信息滤波以及信息去噪完成预处理过程。基于对隧道断面变形形式的过往研究,选择椭圆方程完成对隧道断面变形测量的控制。至此,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变形测量方法完成。设计对比实验,与原有测量方法相比,此方法的测量图像与样本图像更为相似。因而,此方法在隧道的测量中更有效,效果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