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综合曲线及平行线的基本特性,介绍了一种利用微分法,由综合曲线中线弧长计算其边线弧长(或由边线弧长求中线弧长)的参数计算方法;并求其边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位坐标及其联合全站仪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曲线及平行线的基本特性,介绍了一种利用微分法,由综合曲线中线弧长计算其边线弧长(或由边线弧长求中线弧长)的参数计算方法;并求其边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位坐标及其联合全站仪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面向数据库的制图综合概念和内涵,针对海域和海岛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提出稀疏海岛变尺度制图综合原则,并给出利用面积比求解海域综合尺度的方法;研究兼顾海岛属性的海岛定量选取原则,建立了带约束条件的凸壳制图综合方法,在保证海岛基本轮廓前提下兼顾凹点细节的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稀疏海岛制图综合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GIS环境下空间要素的制图综合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盛业华  郭达志 《测绘通报》1995,(3):26-30,34
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图综合在GIS空间数据输出中的作用,并从讨论制图的基本方法入手,探讨了在GIS矢量型和栅格型数据结构下制图综合中选取、简化、概括和移位的实现方法,尤其是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栅格数据要素的综合方法,最后讨论了在GIS中实现制图综合的合理工作流程制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海岸线自动综合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要素自动综合一直是自动制图综合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海图线要素的自动综合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对数字海图要素的自动选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海岸线制图综合的基本原则和分形、分维方法在海岸线自动综合中的应用.在对线状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以及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岸线自动综合的量化、模型化、算法化的一些具体实现方法,初步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海岸线自动综合.  相似文献   

6.
道路网选取是制图综合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方法仅考虑道路网静态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轨迹数据的混合多特征选取方法。首先以stroke为基本选取单元,构建对偶图来描述路网的结构关系,采用长度、连通度、接近度和中介度等指标对道路的静态特征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轨迹数据特点,采用车流量、车辆速度和道路交叉口附近的车辆密度等指标对道路的动态特征进行评价;最后利用基于相互关系准则的标准重要性方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值及各道路的综合重要性值。同时引入线Voronoi图对道路进行划分,得到道路的密度特征值,并将其作为道路网选取的约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持道路的整体结构,同时顾及道路的连通性和密度分布,而且结合了轨迹数据的动态交通特性,选取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居民地的行政等级、位置特征、面积大小等因素对居民地选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层析分析法的面状居民地自动选取方法。首先对影响居民地重要性的因素标准化;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因素构建单个居民地层次结构模型,使这些因素加以关联;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因素的权值,并综合评价地图上单个居民地要素的重要性程度;最终利用开方根模型完成居民地的选取。该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居民地重要性影响程度的差别,使权值分配更科学。试验证明,该方法选取的结果符合选取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居民地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8.
街道选取是城市大比例尺地图综合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基于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街道选取。首先,对离散街道弧段通过Stroke构建方法进行连接处理,将弧段连接成的Stroke作为选取单元;其次,根据街区概括的一般原则,选定若干评价指标,定量评价Stroke重要性资格;最后,利用方根模型计算街道选取数量,完成街道定额选取,最终实现街区形状概括。该方法把属性和几何方法的结合,将几何因素的考量内化于属性,可避免赋权的主观性,提高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域增强系统10参数广播星历模型的应用范围与应用性能问题,该文提出了综合参数动力学含义和拟合精度的模型分析方法。以GPS 16参数模型为参照对象,采用轨道坐标系3方向投影法,对10参数和16参数模型的摄动表达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GEO、IGSO和MEO 3种卫星实际数据,通过长弧和短弧条件下的拟合精度分析,完成了10参数模型应用性能的全面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0参数模型在长弧条件下的拟合性能不佳,4min弧长条件下,3种卫星拟合精度均能够满足基本导航、在航飞行与精密进近等应用需求。所提方法解决了10参数模型从GEO卫星向其他类型卫星的拓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居民地选取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约束、相互关联的过程,而这些影响居民地重要性因素的关系往往难以定量地描述出来,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居民地自动选取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的因子转换成一组无关变量;其次,对这转换后的无关变量提取主要成分;第三,计算出主成分的权重用以评价居民地的重要性程度;最后,利用开方根模型完成居民地要素的定额选取。该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约束的影响居民地重要性的因子转换成新的无关变量,提炼出其主要成分并计算权值用以综合评价居民地的重要性。实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居民地要素的行政等级、位置特征和面积大小等因素对居民地重要性的影响,选取结果,较好地保持了居民地选取前后的整体形态,符合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吴静  尹涛 《测绘科学》2011,36(4):69-71
如何快速、自动地实现多尺度地图自动综合结果质量评价,对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加快空间数据生产周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基础上,基于SRM模型提出了基于面状目标的空间关系相似性的度量方法,为地图自动综合提供空间关系评价和维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约束的城市街道网自动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约束的地图自动综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基于约束的地图自动综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城市街道网自动综合方法。该方法依赖于街道网综合中的约束和改进的动态决策树结构,它很好地将约束融入了特定的数据结构,实现了街道网的渐进式综合。实验证明了方法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地图综合是地图制图和多尺度空间数据变换的核心与关键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字地图数据的自动综合研究逐渐展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囿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限制,地图综合的智能解决方法虽有不少成果,但距离真正的智能化、实用化仍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地图综合的智能化研究也有诸多新的尝试。首先,在归纳自动地图综合研究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地图综合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回顾智能地图综合研究,梳理和分析了基于传统机器学习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地图综合研究现状,并归纳了地图综合智能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围绕地图综合智能化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探讨了智能地图综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Editorial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earch that implements a fully automated workflow to generalize a 1:50k map from 1:10k data.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 complete topographic map has been generalized without any human interaction. More noteworthy is that the resulting map is good enough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map.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utomated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s part of this research.

Replication of the existing map was not the aim, because feasibility of automated generalization is better when compliance with traditional generalizations rules is loosened and alternate approaches are acceptable. Indeed, users valued the currency and relevancy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more than complying with all existing cartographic guide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flow thus started with the creation of a test map with automated generalization operations. The reason for the test map was to show what is technologically possible and to refine the results based on iterative users’ evaluation. The generalization operations (200 in total) containing the relevant algorithms and parameter value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one model. Particular effort was made to enrich the sourc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ults. The model is context aware which means it is able to apply different algorithms or adjust parameter values in accordance with a specific area.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s a fully automated generalization workflow that produces a countrywide map at scale 1:50k from 1:10k data in 50 hours.

A fully automated workflow may be the only way to produce flexible and on-demand products; consequently, the results were implemented as a new production line in 2013. Iss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have been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在城镇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地形图缩编技术效率较低。本文以北京市1∶2000数字化地形图缩编1∶10000地形图为例,充分利用GEOWAY GeneMap平台的缩编功能,采用基于规则库的一致性制图综合和交互式制图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缩编作业效率比较高,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学形态学和模式识别在建筑物多边形化简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居民地图形化简的一个方面--建筑物多边形的化简,提出一种在与地图比例尺相关的动态栅格和矢量数据相结合的数据模型支持下,综合利用数学形态学和神经网络支持下的模式识别的化简方法.在Visual C 环境下实现基于此方法的系统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此方法在保持街区的形态特征上效果明显.这种方法将制图综合知识融入图形化简操作之中,是自动制图综合智能化的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零散多边形综合的质量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描述要素特征确定各要素特征的评价指标,然后整合各特征评价结果,得到地图综合的整体质量评价结果。以土地利用图中的农村居民点综合为例,介绍了其质量评价的过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digital generalization, where map gener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llective reasoning procedure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 which are done by human and computer, respectively. And an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for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is then designed and realize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¹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an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² the features of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and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³ the construction of map generalization-oriented database platform.  相似文献   

19.
杨杰  杨敏华 《测绘工程》2012,21(2):54-56
目前,信息熵理论被广泛用于地图信息含量的量测,但对于地图综合的信息量分析评价的研究还不多。介绍信息熵理论及地图综合中的几何信息熵概念,并将其运用到面状要素的地图综合信息量量测中。在实例分析中,通过将不同地类分类,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类在地图综合中信息量的变化,说明用几何信息熵表征面状要素在地图综合中的信息量是可行的。并在之后进一步提出几何信息熵的加权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digital generalization, where map gener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llective reasoning procedure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 which are done by human and computer, respectively. And an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for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is then designed and realize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①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an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environment,② the features of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and interactive map generalization, ③ the construction of map generalization-oriented database plat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