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核密度估计(KDE)方法是分析点要素或线要素空间分布模式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目前线要素核密度方法只能分析线要素在二维均质平面空间的密度分布,不能正确分析交通拥堵、交叉口排队、出租车载客等线事件在一维非均质道路网络空间中的密度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空间中线要素的核密度估计方法(网络线要素KDE方法),首先确定每个线要素在网络空间上的密度分布,然后根据网络空间距离和拓扑关系确定网络空间的线要素核密度与时空分布。以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中提取的"上客"线事件为例,分析出租车"上客"线事件在网络空间中的密度分布,通过与现有方法比较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更能准确反映路网空间中线事件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道路网空间分布模式识别对制图综合、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及空间数据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中心是道路网语义模式的研究内容之一,通常位于道路网分布的密集区。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道路核密度的城市几何中心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核密度估计得到道路线的连续密度分布表面;接着根据核密度统计值提取初始中心,将初始中心分为全局中心、局部中心和伪中心3类,通过面积阈值和包含关系去除伪中心;最后计算各中心区的中心力指标,并据此划分全局中心和局部中心。长春市和西安市道路网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的城市中心能够反映城市空间格局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与规划中心的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点群的自动选取是制图综合的重要内容。在Voronoi图点群选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该方法顾及了描述点群要素重要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拓扑和密度特征、专题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联特征,构建了基于综合特征重要性的度量模型,并作为约束条件应用于Voronoi图点群要素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考虑点群要素的多种重要性特征,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持点群综合前后空间特征的一致性,符合传统制图综合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取城市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过程,包括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出租车上下客事件基于时间进行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融合核密度估计(KDE)与兴趣点(POI)分类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了出租车上下客热点区域的挖掘以及居民出行活动规律与城市功能区之间关系的发现.?研究表明:居民的出行活动特征在"工-休"日之...  相似文献   

6.
在绘制室内移动数据热力图时,传统方法会得到热区穿越空间障碍(如墙)的结果,这直接影响了室内人群密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室内空间结构特征,抽象出两类空间结构模型,以此改进传统核密度分析算法,提出一种可根据室内结构约束自适应调整带宽的热力图生成方法。以北京某大型商场的室内移动数据为例进行算法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在线专题图表达存在交互性差、使用不够灵活、表达不够美观等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在线专题制图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基于NewMap Server软件提出了一套集在线专题数据服务和在线专题制图API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面向服务的在线专题制图系统。利用NewMap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实现专题数据与地名数据的快速准确匹配并且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与客户端交互。客户端采用自主的图形算法实现专题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最后对专题图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对设计的7种统计专题图进行实例验证。实践表明,该专题图系统有交互性强、制图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基于嫦娥探月工程公开数据识别的全月球直径大于500 m的106 016个撞击坑为研究对象,划分月海、月陆、经向、纬向研究区域,采用核密度估计与Ripley's K函数的规格化函数-L函数相结合的GIS点模式分析方法,研究全月球撞击坑的空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全月球撞击坑分布形成了三个聚集中心,南北两极核密度低,东半球核密度高,西半球核密度低,北半球核密度高,南半球核密度低;月陆地区的核密度大于月海地区的核密度,在撞击坑直径范围1~500 km范围内,月陆地区的撞击坑数量是月海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全月球撞击坑的L(d)曲线随距离变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经向、纬向研究区位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聚集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珊  杨树文  杨猛  李鹏元 《测绘科学》2016,41(12):142-146,211
针对兰州市1986—2016年间降雨型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文基于ArcGIS,利用核密度估算方法分析滑坡点,通过多次测试比较确定了估算的最优距离阈值,得到概化程度高、数值变化平滑的栅格密度,并结合研究区内高程、坡度以及地质环境揭示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滑坡点沿着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分布,密集程度有"两高两低"分布特点,高程、坡度与滑坡多发存在相关性,城关区滑坡点最多且呈环状分布,西固区次之,其他区较少。  相似文献   

10.
数字海图点群状特征的识别、量测与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分布特征的保持是点群自动综合的核心和难点所在,为此,本文定义了4个参量:分布范围、分布密度、分布中心和分布轴线,来描述点群目标的结构化信息。利用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两种模型,着重探讨了点群分布特征的识别和量测问题,并在识别与量测的基础上,通过Voronoi图的动态构建,给出了点群自动综合模型,通过实际岛群数据的检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图制图中色彩选择较为困难的问题,该文收集国内外优秀地图、地图集、著作等上成功的设色方案,提取大量地图色彩样本。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各类地图的常用色域区间,作为地图配色时的基色调。根据大量的地图色彩样本,利用定量的数学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地图色域特征分布规律。最后以收集的人口地图和环保地图颜色样本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对比证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缩小地图色域选择区间,方便制图者根据地图种类选择颜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技术已经全面进入到计算机自动化制图的时代,专题地图的制作也已经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自动化制图,无论是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还是专题地图的制图表达、输出、印刷都已经完全离不开计算机自动化制图技术。本文以《森林防火指挥图》为例,叙述了专题地图从设计到编绘完成的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传统专题地图制图技术在测绘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弊端;然后基于目前迅速发展的WebGIS技术,研究了基于Web服务的在线制图技术,就在线地图制图中的符号构建、制图服务模型、数据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在线地图的交互式自定义制图;最后设计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交互式制图系统,实现了面向普通用户的在线订阅式制图和面向专业用户的在线定制式制图。实践表明,该系统动态专题制图功能灵活,表达方式多样,传播效率高,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用户的制图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以及体系的建设内容和示范应用子系统功能。进行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制图体系的探索与建设,可将基础地图信息数据和专题图数据集中管理,并具有全面的数据采集更新、数据编辑处理、数据入库管理、应急地图产品的快速定制及出版印刷等功能,为地图制图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并推进应急保障制图快速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5.
赵燕 《北京测绘》2010,(3):81-83
GIS软件是一种用于数据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本文着重介绍其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技术。总结出利用GIS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的流程与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运用GIS软件编制专题地图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做了展望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专题地图统计数据动态符号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专题统计数据符号化、可视化地表达于专题地图之上,可使专题地图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现有的专题数据符号化主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存在着周期长、工作量大的问题,少量的自动符号化方法又存在可视化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使用"自由图表"JFreeChart来构造专题地图统计数据实时符号化系统,实现专题统计数据的自动可视化。实验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若应用于专题地图制图自动化将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All-Union Conference on Thematic Mapping (Moscow, January 23-25, 1985), devoted to issues of automation in cartography, are described by two of the more active delegates. Basic problems include establish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utomation in cartography, identifying means and principles for creating cartographic data bases, supplying these data bases with the requisite information, devising methods for thematic map compilation, and automating methods of map use and cartographic research. Most urgent is the need to increase domestic production of automated mapping and data storage equi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ition from 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ranslated from: Geodeziya i kartografiya, 1985, No. 7, pp. 38-42.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地图制图为切入点,分析了时空大数据给地图学带来的冲击,指出地图可能的三个演化方向,剖析了智能制图内涵及其具有的众源数据、用户参与、模型耦合和可视化分析等特征,深入讨论智能制图显性和隐性知识表征,提出建立地图知识图谱的构想,总结了基于低代码技术的平台开发范式。  相似文献   

19.
禹文豪  艾廷华  刘鹏程  何亚坤 《测绘学报》2015,44(12):1378-1383
设施POI(point of interest)在城市地理空间中往往聚集分布,呈现热点特征。对该类POI分布热点的分析大多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空间密度估计,忽略了城市空间通达、连接是沿着街道路径的事实,从而很难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功能的热点布局。本研究针对该缺陷,利用基于网络路径距离的核密度计算方法确定热点的区域密度,并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网络分析算法。该算法扩展二维栅格膨胀操作,以一维形态算子的连续扩展计算POI在网络单元上的密度值,通过评价试验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通过实际POI数据分析发现,考虑街道网络约束的热点范围可凸显设施功能沿交通网络布局的空间特征,为区域规划、导航以及地理信息查询等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空间知识与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使地图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给制图综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这一特定的信息交换平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地图自动综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建立了以实例数据库为核心的用户需求提取模型。同时也讨论了面向无级比例尺的矢量数据的信息压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