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城市道路的病害体探测方面,国内外普遍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在探地雷达成果图像的异常体解释识别中,动辄几十条上千米的测线极大地增加了解释人员的工作时间,对它的判读容易造成人脑疲劳,增大误判率。本文对Google开源的TensorFlow框架下YOLO(you only look once)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和识别,测试了人工智能下的深度学习对探地雷达数据资料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见的地下异常体边界处理算法存在着识别出的边界发散、不准确的问题,该文通过两组理论模型进行了多种边界识别方法的试算,以比较分析其各自的效果。结果表明:常见方法中,水平梯度、HTD法和Theta图法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边界信息,但效果一般;而与其相比,该文在此基础上构建的3种基于更高一阶导数的边界识别滤波器能更有效、准确地提取边界信息;并且在不同深度异常体的组合模型中,改进二阶倾斜角ITA_2算子依旧能在有效均衡不同强度异常的同时,非常清晰地识别出不同深度异常体的边界,有利于实际工作中重力异常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邹艳红  何建春 《测绘学报》2012,41(6):910-917
针对地质勘察中地质体采样数据离散且不完备,基于这些数据难于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问题,一种基于Marching Cubes算法的地质体三维空间形态隐式模拟方法被提出。此方法首先运用空间插值方法,推断和预测地质体的分布趋势,构建地质体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在此基础上,采用Marching Cubes算法实现由网格离散点到三维等值面的模拟,提取出三维地质体的光滑等值曲面;最后结合OpenGL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微小三角面逼近来实现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形态的可视化。通过实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基于钻孔勘探数据的矿体三维空间形态模拟,快速构建了矿体三维模型,模拟结果接近于传统的手工圈定边界和进行矿体推断而建立的三维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航天雷达图像不仅可以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识别,而且能够揭示一定埋深的隐伏地质体特征。将该图像应用于1∶5万区调中,能够丰富地质填图内容,提高区调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航天雷达图像不仅可以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识别,而且能够揭示一定埋深的隐伏地质体特征。将该图像应用于1∶5万区调中,能够丰富地质填图内容,提高区调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三维空间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三维空间对象(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进行了规范化的构造描述,对当前主流三维空间建模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建模对象的构造特点及三维数据模型适用表达对象的不同特性,融合单元分解表示(CE)、构造实体几何(CSG)和边界表示(B-Reps)三种数据模型的建模思想,以及栅格模型的基本体元划分机制和数据组织方式,以不规则五面体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模型内各娄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与栅格混合模型,实现了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的惟一性拓扑表达,并给出了可视化方案。分析了几例基于此模型的工程地质应用,借以验证该模型在工程地质领域内应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矢量剪切技术在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是地学三维模拟与可视化系统的核心和难点。基于BSP树的矢量剪切的原理及算法,提出了利用矢量剪切技术快速构建复杂的地质体开挖模型,可视化表达地质体内部信息的方法,并以地质开挖工程及三维地层分析为例,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遥感蚀变异常是重要的示矿指标。但以往研究对遥感蚀变异常的地质成因及其示矿意义探讨不足,导致对遥感蚀变异常的分析往往具有多解性,影响了遥感蚀变异常在地质找矿中的先导作用。为此建立了能定量解释遥感蚀变异常地质成因和示矿意义的多源数据、多方法协同处理方式。该方式基于不同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采用光谱分析与岩矿测试相融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尺度(不同矿物类型、不同成矿类型、不同地质剖面、不同空间区域)遥感蚀变异常的特征,即利用多光谱遥感宏观分析遥感蚀变异常区域分布特征;利用高光谱遥感分解典型地质体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发育模式;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和光谱解算准确鉴别蚀变矿物类型并解释其地质成因与示矿意义。通过对北山方山口地区的测试,发现遥感蚀变异常的类型与地表发育的蚀变矿物类型基本一致,且不同成矿类型矿床的围岩蚀变可以被特定的遥感蚀变矿物信息组合有效反映,据此规律进行遥感蚀变异常查证,新发现多处矿化线索,较好地实现了遥感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化应用。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多源数据、多方法协同处理的方式可有效克服单一数据源或单一方法分析结果的不完备性,提高遥感蚀变异常在地质应用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线框模型是三维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物体可视化表示模型,在矿山勘查软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管理复杂三维地质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框模型表达的地质体的折面剖切方法.本算法首先建立剖切模型;其次,计算折面剖切面与地质体之间的交线并求得其切割剖面;第三,分割原始线框模型地质体;第四,对分割后的线框模型进行模型...  相似文献   

10.
边界增强与识别在重力数据处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传统重力异常数据相比,重力张量及其高阶分量对于直接反映异常体的边界具有更高的精度。当异常数据中的所有网格点的值均较低时,通过Sigmoid变换,可以实现高异常值网格数据的拉升,同时压缩低灰度级像素,从而凸显地质体边界,提高边界增强后图像的识别效果。文中利用张量及其分量构建常用的边界识别算法,通过组合体模型进行多种边界识别算法的试算,以比较分析各自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Sigmoid变换。结果表明:对于张量高阶分量组合形式,水平梯度模、解析信号能基本反映浅异常体的边界,gzz水平梯度模能较好反映浅异常体边界,但三者均不能识别深异常体边界;Tilt梯度、Theta和ITA3效果不理想;ITA2能在有效均衡不同强度异常信号的同时,清晰地识别不同深度异常体的边界;采用Sigmoid变换,可以明显提高边界识别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雷达视线受施工机械等的间断遮挡导致部分影像产生相位奇异值,从而造成解缠错误及误差传递,简单的相关影像处理难以识别受遮挡影像。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奇异性检测方法,通过对地基SAR PS点时序相位特征进行分析,将遮挡影像识别转化为粗差探测问题;由PS点相位序列与影像位置关系,根据测区PS点相位序列的奇异点集合得到受遮挡影像集;最后将受遮挡影像剔除后得到的地基SAR监测结果与精密全站仪、水准与游标卡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用于受遮挡影像的识别是可行的,解决了地基SAR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影像遮挡带来的测量数据含有粗差的问题,提高了监测区域伪影像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岩土体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项目从图像处理、解译到野外调查和成图及报告编写的全过程工作,节约勘察资金50%以上,满足了公路勘查前期工作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的优越性。遥感解译研究与常规地质调绘方法相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公路勘察手段现代化的标志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于地质勘查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所处理的数据涉及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理等学科的多源地学信息。针对地学信息的特殊性,研究和开发了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以增强和提取用于地质勘查的重要信息,辅助地质构造分析,并在矿产预测中取得初步效果,显示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影像自动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影像高精度快速匹配是遥感影像3维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对如何实现数字影像自动化匹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数字影像自动匹配方法。该方法在生成小波影像金字塔的基础上,利用交叉相关算法实现不同影像金字塔同一层影像间的匹配,利用视差控制将同名点从金字塔高层影像向低层影像进行传递。利用该方法对具体的SPOT影像进行了实验,表明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数字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的图像插值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分析已有插值基函数和小波函数、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小波作为插值基函数进行图像插值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在一般图像插值方面在多幅图像的信息揉合和累积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一般图像插值方法在图像之间存在辐照度差异时的可行性和在同名点之间存在相对空间信息差异时的操作方法。最后,采用4幅POLDER多角度遥感图像对本文所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述方法是可以较好地进行图像插值的。  相似文献   

16.
刘汉湖  杨武年  夏涛 《测绘科学》2007,32(5):111-113
本文对高精度卫星遥感图像(QucikBird)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正射校正,并基于12∶000地形图上构建了DEM。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实现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同时,针对岩溶地区工程初勘需要,应用ArcGIS实现了工程量计算、机场净空分析、岩溶漏斗信息自动提取、漏斗形态显示、地下溶洞网分析等,这为机场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可为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波分析改进Brovey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Brovey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要求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的光谱响应范围要一致或相近,从而限制了遥感数据的融合,存在着融合图像受噪点影响大、高分辨率影像零星细节保留过多等缺点。文中针对以上问题,引入了小波分析的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在小波多分辨率基础上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去噪及边缘增强,然后在小波分析基础上与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通过实验发现,改进后得到的融合图像与原方法融合图像相比,细节信息更为突出,整体信息更为丰富,基本达到了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将小波包分析应用于GPS振动观测数据处理,研究小波包分析在异常值探测、信号特征提取、去噪中的应用。首先对信号分解和单支重构,验证小波包分析探测异常值的能力。针对小波包分析含有丰富的高频信息,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提取高频部分的振幅和频率。小波包分析的去噪能力优于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19.
Image fusion assists in visual interpretation, mapping, change detection and many other applications. Multispectral and Panchromatic images are fused to produce images having enhanced spatial and spectral properties. These properties are generally distorted from original imag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veral fusion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distortions an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employs seven image fusion techniques namely, Brovey transform, intensity hue saturation, high pass filter,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UNB Pansharpening, wavelet transform and multiplicative, available in various commercial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are panchromatic image of Cartosat-1 and multispectral image of IRS - P6 LISS 4 sensor of study area, Bhopal Municipal Corporation area, M.P. State, India. The effectiveness of image fusion techniques is determined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assessment of fusion techniques by statistical parameters and 2) accuracy assessment of land use maps generated from the fused images. For part 1, three parameters namely, mean bia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Q4 quality index, have been u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art 1, UNB Pansharpening and wavelet transform are the best among seven fusion techniques. For part 2, Gaussian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s have been used to generate land cover maps. However, the accuracy results are inconclusive to identify a single best method. Nevertheless, image fusion by wavelet transform has provided best results in both the sector. Hence, wavelet transform is concluded as the best among selected fus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