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利用2008年1月欧亚地区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距平场、1月中下旬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1月气候监测资料及本市1961-2008年1月气候要素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学方法,对2008年1月濮阳市出现的低温阴雪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市2008年1月出现持续低温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与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两方面的大气候背景有关.1月中下旬大气环流稳定少动,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在黄河及以南地区多次交汇,是濮阳市出现持续低温、阴雪天气的根本原因.在中高纬度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和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的环流背景下,濮阳市1月易出现气温偏低、降雪偏多的天气.乌拉尔山有阻塞高压存在,在贝加尔湖两侧(50-60°N之间)有东西向横槽形成,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是濮阳市冬季出现低温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在"拉尼娜"事件负距平峰值出现时间最临近年的冬季,1月濮阳市出现低温多雪的气候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2.
低温寡照天气形势及温室蔬菜致灾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统计了河北省1998~2007年11月至翌年3月所出现的低温寡照过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重度低温寡照的欧亚范围内的逐日高空环流格点图进行分类。得出秋末至春初季节,造成河北省长时间连阴(雪或雾)天气的高空500hPa环流形势主要有冷低压型、低槽型和欧亚高压脊型3种类型。以2001年1月的低温寡照过程为例,分析了长时间连阴(雪或雾)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致灾环境及蔬菜表现。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春节期间广东罕见低温阴雨天气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监测资料等,初步分析了2012年春节前后广东极端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特点和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极端温度低、低温范围广、阴雨时间长的特征;此次罕见天气过程是在"北极涛动"负位相活动和显著"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后,中高纬稳定的"两脊一槽"形势下,有利于短波槽东南移影响华南;同时,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槽加深增强了低纬水汽往华南地区输送,冷暖空气在华南长时间交绥,造成了持续的低温阴雨过程。过程期间,粤北近地层极端气温低,但中层暖层无论从强度、厚度及持续时间均未有2008年明显,因此过程主要以"低温"和"阴雨"为主,并未发生类似2008年初的粤北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气环流、海洋、天文以及宜昌单站气象资料,对2008年初宜昌市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欧亚地区出现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导致2008年初宜昌市乃至我国南方大范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南海夏季风的季节转换偏迟与这次灾害天气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拉尼娜事件对这次过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对这次灾害天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8年初桂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特征及预报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年初桂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开始、发展及转折结束三个阶段的介绍,揭示了该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影响范围大、阴雨时间多、多种灾害天气并发、经济损失重等特点.结合欧亚范围气候形势及特点,对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形势作了分析,指出拉尼娜事件和异常的大气环流是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事件与灾害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49年至今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共有9次。其中有8次对应黑龙江省夏季的低温多雨,有6次造成重大灾害。通过分析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找到其天气成因,春夏之际赤道东太平洋暖水多数有规律的西移,对应东亚区500hPa高空有阿留申长波低槽西退,于7、8月控制东北区和日本岛在中高纬形成北脊南槽,在中低纬形成南高北低环流形势,造成黑龙江省长时间低温多雨天气。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广西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广西1971~2000年地面气象资料记录和Micaps提供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12日~2月5日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造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直接原因。这种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在:(1)长时间持续的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有利于强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中国;(2)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促使西南方向暖湿空气沿云贵高原向中国输送;(3)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区,暖湿空气在上,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是广西北部地区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9年河北省初冬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省出现了近50 a来最强的一次持续暴雪天气过程,给该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暴雪发生时的大尺度天气环流,探讨形成这次极端天气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天气是在高空纬向环流形势稳定,700 hPa切变线长时间维持,低空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送暖湿空气使得该地的水汽含...  相似文献   

9.
利用欧洲中心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8-2001年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热力状况的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冬季陆面热力异常与中高纬大气环流的联系及其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变暖的区域非均匀性,近年来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增温趋势显著且增温幅度较大,中低纬陆面增温幅度相对偏小,陆面热力变化的经向非均匀性造成欧亚大陆中纬度区域(40°N-50°N附近)的陆面经向温度梯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减弱。由于陆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导致蒙古高原至中国东北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经向温度梯度减小,从而使得对流层大气斜压性减弱,根据热成风原理,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小,最终导致欧亚中高纬高空西风环流异常偏弱。  相似文献   

10.
利用江苏省24个国家站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指数、HadISST全球海表温度资料,采用EOF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9年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出现次数全省一致偏多年份的异常环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主要为全省一致型和南北相异型,前者为主要模态。连阴雨(雪)出现次数全省一致偏多型年份,中高纬高层欧亚地区上空环流形势为“+ - +”分布型,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高压脊以及东亚大槽和欧洲东部低压槽均较常年偏弱。低层位于欧亚地区中部的冷高压较常年偏弱,导致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纬低层西太平洋(菲律宾附近)存在异常反气旋环流,其西部的异常偏南气流加强了水汽的向北输送,冷暖气流在30°N交汇抬升,为江苏省连阴雨(雪)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当中部型El Nio事件发生时,Walker环流在西太平洋的异常下沉气流会激发出异常反气旋,使得东亚冬季风减弱,向北水汽输送加强,导致江苏省一致偏多型连阴雨(雪)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