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大型土遗址的信息化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研究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遗址建筑三维数据、测绘技术获取地形数据、遥感技术获取地形纹理数据、数码相机拍摄获取遗址建筑纹理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空间数据分析,以及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实现数据的虚拟漫游与可视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建立了大型土遗址信息化保护系统,实现了交河故城的三维虚拟再现和信息化保护。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站仪离散点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对大型古遗址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了各种测绘手段的作业方法及流程,得到一系列测绘成果,并利用三维浏览软件实现遗址的三维展示,为遗址修缮与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做好文物测绘工作是我国开展大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测绘技术在文物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满足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考古修缮、环境整治、规划编制、效果展示等多种不同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在元上都城大遗址测绘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土遗址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本文以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为例运用Trimble TX8扫描仪获取其点云数据,而后运用Geomagic Studio 12软件对三维点云进行三维建模,并对模型进行变形分析,得到了丹凤门遗址各个部位的土体剥落情况,为土遗址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万飞  刘子旋  谭明 《测绘通报》2021,(2):108-111
南粤古驿道遗留了众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历史建筑损坏较为严重。为推进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本文采用精细三维建模技术与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了南粤古驿道的数字化保护。首先对南粤古驿道遗址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数据采集、点云数据处理、几何模型加工、纹理贴图等方面阐述对历史遗迹进行精细三维建模和VR场景构建的流程和方法。为提高点云数据处理效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欧氏聚类点云分割算法。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精细三维模型及VR场景能有效还原南粤古驿道历史建筑,为古驿道与古街巷、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等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神木县石峁遗址为例,探讨了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手段,获取神木县石峁遗址本体及周边的多种测绘数据,构建展示平台,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文物本体模型,旨在为神木县石峁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晁春浩  李毅 《北京测绘》2010,(4):30-32,71
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家更加重视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本文通过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测绘的技术要求、仪器选用、制图标准和图件成果表达,论述了遗址测绘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方法和表现形式。讨论了地形测量与考古测绘在图式符号、文字说明、要素显示、尺寸标注和显示内容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石峁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航摄技术、GPS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多种测绘技术对石峁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测量,得到了多种测绘成果,是利用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于文物保护的成功应用,为以后开展同类大遗址保护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联合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采集了广钢炼钢遗址空间数据,并进行了现状测绘与三维建模。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遗址内外高精度点云数据;无人机航测获取遗址顶部点云及周边地形DSM和DOM,将航摄DSM数据拟合到激光点云上,使得航摄DSM精度达到12.6cm,且弥补了激光点云的漏洞;采用融合的点云数据测制了平立剖测绘图,建立了三维模型。上述两种技术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方位的历史遗迹测量与建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古栈道遗址的精密测绘与三维建模的需求,该文采用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山崖航摄影像并生成点云,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方法获取栈孔数据并生成点云,将两种点云数据利用最近点迭代算法相融合,获得融合点云并生成三角网模型,附上纹理贴图,便得到了遗址现状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完成了虚拟复原。本次古栈道精密测绘及复原在国内尚属首次,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