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武盖村1∶10 000重力测量项目中,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验证了GPS RTK技术测得的高程值满足精度要求,从而证明了RTK技术在高精度重力测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测区内选取实验点,采用GPS-RTK技术获取点位的高程数据。将该数据与四等水准测量结果相比较,分析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采用GPS-RTK技术获取高程数据的精度以及替代水准测量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分析认为,采用GPS-RTK技术获取点位高程数据,距基准站3km以内可满足四等及等外水准限差要求。  相似文献   

3.
GPS测量获得的高程数据是以WGS-84椭球为基准的大地高,而工程中采用的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正常高,两者之间存在高程异常。当前,主要采用GPS高程拟合求取高程异常值,而利用GPS高程拟合获得满足一定精度的正常高是测绘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某测区GPS控制网数据与水准测量数据,采用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RBF神经网络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与RBF神经网络组合拟合法求取高程异常值。结果表明:1)单一拟合法的拟合精度低于组合拟合法拟合精度。2)依据内、外符合精度,本文采用的5种高程拟合方法均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因此,在精度允许的前提下,可借助GPS高程拟合方法代替传统水准测量,进行高程值的获取。研究成果对GPS高程拟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延峰 《东北测绘》2013,(4):195-198
介绍了为满足泉州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通过精密二等水准测量的实践,对其精度及误差进行分析,认为Trimble NiDi能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度取决于"二期一等水准测量的成果"、测量的方法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在水准测量实施过程、作业期间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检校等方法减少误差;建议尽量避开使用大环线的一等水准复测点及水准路线上重力点的密度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涉及标尺长度误差改正、固体潮改正、海潮负荷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环闭合差计算,以及整网平差与精度估计、成果表制作等。本文介绍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处理的相关模型,融合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Excel VBA、C、MapBasic等多种计算机语言开发了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处理的高度自动化,并用实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正确、可靠,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GPS高程拟合转换正常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GPS测高与水准测量理论及其异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用数学模型法,用少量GPS与水准重合点将GPS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cm量级正常高的实现方法。实验结合黑龙江省虎林地区的地形特点,提出了用线性内插法、平面模型法和二次曲面模型法等来转GPS高程,证明在黑龙江省虎林地区可以通过少量且分布合理的水准点来直接求出该地区具有cm量级的正常高,且精度可以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满足一般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全站仪中间法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们以往对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讨论较多,对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通过对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公式的精度估算及分析,以及大量实测高差数据的统计,验证了用中间法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的高可靠性和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因矿区地表地形复杂而导致的传统测量施测有困难的问题,探讨了三角高程测量对向观测法和RTK在此种情况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方法能满足四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可以替代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复杂矿区地表沉降变形监测的日常观测;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精度符合平面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地球重力场模型 ,考虑区域重力异常和地形改正 ,建立了西藏墨脱地区 1′× 1′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实际检测结果表明 ,该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相对精度达到了± 0 .0 2 5m ,可代替几何水准测量 ,满足该地区工程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精密绝对和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巨大改进及精度的极大提高,用重复精密重力测量的方法监测大区域地壳垂直形变已成为可能。与复测精密水准测量比较,它具有观测周期短、所花人力物力少、误差积累不象水准测量受大气垂直折光影响那样显著等优点,特别是在进行重复绝对重力测量的情况下能确定地壳的整体垂直位移。本文提出了两期重复重力和水准测量的三种联合平差模型,讨论了重力-高程因子的确定以及整体位移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