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大家知道,从星际空間落到地面上來的铁質、鉄石質和石質的物体叫隕石。隕石总是突然落下來的,无法預言它將在何时、何地以及怎样落下來。隕石下落时常常伴有非常强烈的發光、声响和机械現象。天空中出現一个火球,即所謂流星,它几秒钟間从天空疾逝而过。夜間流星能够照亮四周几百公里。流星消逝时常可看到无数火花。白晝在无云的天空可以在流星射过的軌道上看到一道淺灰色的痕迹,这道痕迹常可存在几分鐘,有时存在許多分鐘,甚至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2.
十亿年前的宇宙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我們所研究的宇宙尘主要是一些粒径小于1毫米的、不透明并带閃亮光泽的強磁性球体。它們的球度很高,有时甚至接近于理想的球体。在矿物組成上宇宙尘主要由磁鉄矿及磁赤鉄矿組成,在其內部常有由Ni、Fe組成的球形鉄心。在化学組份上主要由Fe及Ni組成,另外还有相当量的Co及Cu,Mg一般都存在,多半不含Al。它們Fe、Ni的含量一般是自中心向外逐步減少。它們的Ni/Fe比值高也是一項主要的鉴别标志。宇宙尘与一般隕石的区别是其Ni、Co含量更要高些。  相似文献   

3.
研究遗迹化石对于恢复古生物活动方式、习性和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双湖地区中新统发现了遗迹化石。经鉴定,研究区的遗迹化石主要包括2大类4属4种:居住迹Palaeopycus heberti(赫伯特古藻迹),Skolithos verticalis(垂直石针迹);进食迹Scoyenia gracilis(纤细斯柯茵迹)和Taenidium satanassi(箱形条带迹)。根据研究区的遗迹化石分布及沉积环境分析,该地可划分出一个遗迹组合:Scoyenia-Taenidium-Skolithos遗迹组合, 代表了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浅湖环境。当前化石的发现填补了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双湖地区中新世遗迹化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西藏东部和南部变质岩中的白云母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旗  张振禹  李炤华 《地质科学》1980,15(4):340-347
变质岩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确定它的P-T条件,而关键的问题是搞清楚不同变质带的压力类型(或相系)。许多研究工作指出,变质岩中自云母-绿鳞石固溶体成分以及白云母晶胞参数中的b_0和c_0均随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可以用来作为变质作用温度或压力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5.
我國歷史悠久,土地遼闊,因此各地文獻中關於陨石的記載相当多,但真正找到的隕石則極少。尤其是鐵隕石則幾乎是絕無僅有。在这种情形下新疆巨大鐵隕石的發現应当引起我們極大的注意。根據瓦洛夫教授的報道、新疆铁隕石座落於準喀爾盆地東北邊緣,距蒙古人民共  相似文献   

6.
风稜石发现的经过1961年夏天张文佑在葛碧如陪同下首次于广东省河源盆地北部的步狗岩一带发现了风稜石,随后又同沈以瑗工程师于广州附近也找到风稜石,因之引起了普遍重视。同年秋、冬,我们在研究河源盆地红色岩系构造岩相特征时,找到一些较典型的风稜石标本,并对它们的埋藏层位以及形成时自然环境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7.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船山组核形石十分发育,类型多样。基于对其内部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核形石核心和纹层各有5种类型,并伴随有3种圈层"构造"。基于对其核心、纹层和形态的研究将研究区核形石分为大球状核形石、小球状核形石、长棒状核形石、帽状核形石、不规则状核形石和复合核形石等6大类,并将它们划分成3种沉积环境,即台地边缘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并探讨了碳酸盐岩地层中核形石的分布、形成环境和沉积环境的耦合关系。高含量、大颗粒、纹层厚度大于核心厚度、纹层复杂、核心组分与基质组分存在较大差异,亮晶胶结的核形石的形成环境与沉积环境不一致,即核形石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局限台地或开阔台地环境,强水动力使核形石发生磨圆,基质生物碎屑破碎,进而沉积于水动力较大的台地边缘滩环境。中等含量、中等粒度、纹层简单、与完整生物碎屑共存且粒径类似、亮晶胶结的核形石的形成环境与沉积环境类似,即部分生物碎屑在中等水动力条件下,处于悬浮状态,捕获和粘附碳酸盐质点,当个体增大和水体环境变化时,核形石就地沉积于中等能量的开阔台地环境。含量低、粒径变化大、纹层厚度小于核心厚度、纹层简单、形状易受核心的影响,纹层外壳凹凸不平,基质生物含量低、泥晶基质含量特别高的核形石的形成环境与沉积环境一致,即形成并沉积于水动力偏弱的局限台地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种次生的片钠铝石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韫华 《地质科学》1982,(4):434-437
片钠铝石最早见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魁北克,第二次见于澳大利亚图斯凯尼。后来,在美国、坦桑尼亚及意大利等国陆续发现。1966年作者在胜利油田第三系岩芯样品中发现了这种矿物,这是片钠铝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经研究认为,我们发现的片钠铝石与国外报道的有许多不同之处。研究这种矿物,对油气勘探和开发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钨矿中锰铁比值的成因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国风 《地质科学》1981,(4):390-394
在地质找矿勘探工作中,研究黑钨矿的锰铁比值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成因类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当作相对的“地质矿物温度计”来应用。在自然界,影响黑钨矿中锰铁比值的因素甚多,诸如,成矿介质的pH值和Eh值、化学反应动力状况、区域地球化学特点、压力以及形成温度等。关于成矿温度,在许多情况下虽然不是影响黑钨矿中锰铁比值的决定性因素,但仍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故其与黑钨矿中锰、铁成分变化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余昌涛 《地质科学》1982,(3):309-314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特征的观察和测温,对矿床的成矿温度、压力和成矿介质的性质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彭礼贵 《地质科学》1987,(2):138-151
本地区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在温度约800—1200℃、压力约0.9—1.68GPa、差异应力0.2—0.35GPa和比较干的条件下发生了塑性变形作用,形成一套以残碎斑结构为主并有糜棱结构的超基性岩质糜棱岩。在残碎斑状矿物和造矿的铬尖晶石中的原生全结晶化硅酸盐熔体包裹体和熔流体包裹体的发现和研究,证明该类岩石是在温度约1200—1300℃、压力约1.1-1.38 GPa,大致相当40-50 km深处,庄物理化学条件相对恒定的环境中,经硅酸盐熔浆液态分异形成的岩浆岩。在重结晶次生橄榄石和辉石中未发现任何包裹体,说明超基性岩塑性变形作用是在岩浆成岩之后。  相似文献   

12.
1974年在一水晶矿石英脉晶洞中,发现了一种含Ba、Li的硅酸盐新矿物--纤钡锂石。我们对纤钡锂石进行了光性研究、比重测定、差热及热失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工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夏  张宁克 《地质科学》1986,(4):365-370
珍珠石(许冀泉、方邺森,1982)曾称为珍珠陶土,它是高岭石类矿物中的一种,与地开石、高岭石、7Å多水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同属于1:1型层状硅酸盐矿物。在高岭土的矿物组成中,珍珠石是一种罕见的矿物。目前,在我国尚未报道过珍珠石的详细矿物学数据。本文中研究的样品,通过各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初步认为它们与标准珍珠石一致。  相似文献   

14.
Kern(1982)和 Kern 与 Richter(1981)介绍了他们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测定的、多种岩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模拟地震 P 波和 S 波的波速 Vp 和 Vs,这些资料对于探索地壳内的岩石矿物组成和各种物理性质是十分宝贵的。我们知道,Vp 和 Vs 既依赖于温度,也依赖于压力。  相似文献   

15.
傅平秋 《地质科学》1966,7(2):116-135
有关银星石的矿物学工作,不少学者作过研究,但对其化学式、晶胞参数等有不同看法,对于空间群的判定亦未作详细叙述。本文通过银星石晶体结构的测定认为该矿物属斜方晶系,空间群系 C2v9-P(c2)1n而非 D2h16-Pcmn,共化学式为 Al3(OH)3(PO42·6H2O,每个晶胞中含有四个分子。同时文中也对银星石的物理性质作了较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出的板硼石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板硼石(Inyoite--Ca2B6O11·13H2O)是由 W.T.沙勒(Schaller)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谷发现的一种含水的钙硼酸盐矿物,以后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苏联的印迭尔和秘鲁的一干盐湖沉积物中均有发现。近几年来,在我国个别表生硼酸盐矿床中也发现有板硼石产出,其中有一矿床所产的板硼石晶形十分完美,因而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些晶体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即主要报导我们工作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地层温、压是油气成藏环境的能量参数,影响着油气从生成、运聚、调整,直至逸散的整个过程。前人研究多注重温度对油气生成、压力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对温度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作用分析,明确了地层温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油气运移,一方面,地层温度非均匀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可以直接为油气运移提供驱动力;另一方面,地层温度通过改变分子粘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物性参数影响油气运移能力。对于油气聚集,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等)不仅影响和制约油气的分布位置,还通过控制有机质演化进程、影响烃类流体相态分异,来影响油气的聚集特征。最后还对地层温度控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地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构造应力等因素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并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在分析地层温度对各成藏阶段的影响时应恢复相应时期的地温场。  相似文献   

18.
漠峰 《地质科学》1960,3(2):55-65
一、前言钍石(Thorite)ThSiO4是一种比較稀少的矿物,主要产于伟晶岩中,其次以副矿物形式产于花崗岩和正长岩中。在与硷性岩有关的碳酸岩矿床中也常含钍石。近年在美国西部发現有中、低溫热液型的钍石矿脉甚多,系一种新的矿床类型(Twenhofel和Buck,1956)。此外,钍石也常見于砂矿中。钍石的成分常多变化。首先是有許多其他元素以固溶液方式置換钍和矽,最常見的有以了几种元素: (1)置换Th的有:U,Fe,Ca,稀土(特別是Ce),Zr,Pb。据文献的钍石化學分析資料所載,其中还含有微量的Al、Nb、Ta、Mg、Mn、K、Na、Be等元素,由此就产生了許多钍石变种名称,如鈾钍石、鈣钍石、铈钍石、鉄钍石等。 (2)置換Si的有P。发表的报告中还記載有微量的S、As、CO2等。  相似文献   

19.
李家驹 《地质科学》1963,4(2):107-108
矿物、岩石的热发光就是将某些矿物或岩石逐渐加热,当其温度尚未达到赤热(<400℃)之前,矿物或岩石即出现各种颜色的亮光。例如,将螢石、长石或方解石,还有花岗岩、大理岩等的碎屑撒在烧热但未发红的铁板上,在暗室中即可看到闪闪发光的现象。矿物、岩石的这种奇异现象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E.Newton,1957)。从十七世纪到目前为止,发现绝大部分非金属矿物及极少数的金属矿物都有热发光现象。而一般在加热到150°-250℃之间,少数在更低的温度或更高的温度时,即出现一个,有时两个或更多发光最强的热发光峯。  相似文献   

20.
平衡热液体系中硫同位素演化的几个图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含硫矿物的同位素组成推断热液矿床成因是很有意义的。 1968年首先由H.Sakai指出热液的温度和pH值可以影响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接着,1972年H.Ohmoto以及1979年他和R.O.Rye系统讨论了平衡条件下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对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建立了高温热液系统和低温热液系统的热液流体以及含硫矿物与热液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和酸碱度等)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