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国才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89-391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找到的第一个微细粒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并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矿化条件下,利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异常去寻找微细粒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姚树春 《世界地质》2019,(2):354-361
矿石的共生组合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特征表明纱岭金矿I-2号矿脉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矿床成因类型属混合岩化-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焦家成矿断裂带中、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主要找矿标志有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带、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带、低磁场的线状串珠状异常带等指示标志以及特有的指示元素的组合异常;矿化富集规律为构造控矿及岩性控矿。金矿化的强弱依附于主要矿化阶段的发育及迭加程度,即当含有细粒黄铁矿细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细脉或其相互迭加时往往形成厚而富的工业矿体,其在空间分布上,服从于矿体南西侧伏规律。  相似文献   

3.
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与找矿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细浸染型金矿赋矿岩石以钙质粉砂岩为主。许多矿区既有产于沉积岩中的浸染型矿化又有产于裂中的脉型矿化,按照岩浆热液成矿体系,在微细浸染型金矿产出地区要注意近岩浆源的斑岩型,夕卡岩型等金矿化。成矿深度可达2-4km,Au主要呈纳米级微细粒或单原子状态自由金(Au^0),也有的呈晶格金或结构(Au^Ⅰ)存在于含As黄铁矿或毒砂中,但在一个沉积岩地区的金矿不一定全是浸染型金矿,金的粒度也可更大。深部岩浆,变质(含Au)流体在构造-岩浆活动中向上运移与不同岩性和(或)流体反应,在浅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的成矿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勘查工作要围绕以(高角度)断裂与深部连通的有利岩性寻找浸染型矿化,同时要十分注意脆性地层中直接受断裂控制的脉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4.
绣花庙金矿是通过查证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发现的一小型低温热液蚀变岩性金矿,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大黄山群长沟组中,严格受N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地表矿化蚀变明显。通过对绣花庙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矿床找矿标志,为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岷县簸箕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岷县簸箕沟金矿位于西秦岭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的西北部,西临鹿儿坝大型金矿.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古浪堤组,矿体定位受近东西向压性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方铅矿,成矿元素组合为As-Sb-Hg-Au(Ag),成矿温度介于181℃~300℃,是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作者总结的直接找矿标志有金地球化学异常、围岩蚀变、压扭性构造等,这些标志在区域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BLD金矿产于西环太平洋岛弧带中段新生代火山岩岛弧环境。金矿化产出在浅火山岩系列的中酸性岩脉内、外接触带之断裂破碎带中,并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控矿断裂为近东西-北东向断层;矿化蚀变为一套碧玉和玉髓状硅化、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等低温系列组合;矿石构造以细脉状、细粒浸染状为主,属低硫型矿石。属与火山岩有关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调查发现多个矿化带和矿体,展示出良好的成矿远景,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受构造蚀变带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或透镜状.矿石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和蜂窝状等.围岩主要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成矿阶段可分为4段:(1)硅化(黄铁矿)阶段;(2)石英-粗粒黄铁矿阶段;(3)石英-细粒黄铁矿阶段;(4)碳酸盐铅锌阶段.各阶段自然金矿物生成顺序是: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硫盐矿物.文中利用构造叠加晕原理,建立了河南嵩县东湾金矿构造叠加晕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东湾金矿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大黎岩体南端与寒武纪黄口洞组的内外接触带,受岩体接触带控制,平面上呈环形围绕岩体分布,其中外接触带黄铁绢英岩化地段为主要矿化部位。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围绕岩体呈面状分布,不同蚀变间相互重叠。矿石以网脉状构造为主,其次为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较少见。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钼矿床。露头出现的辉钼矿和钼华、围绕斑岩体边缘分布的石英网脉、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Mo元素化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大瑶山地区花岗质斑岩体出露地区、Mo-Cu化探异常套合较好地区为有利成矿区。大黎岩体西南部接触带和东部地区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区。  相似文献   

10.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综述了岩石破裂原理、挤压和伸展体制断裂网络结构,全面梳理全球不同构造体制和成矿深度造山型金矿的构造控矿样式、矿脉几何学和蚀变矿化网络结构,取得以下认识:(1)在挤压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逆冲剪切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和层压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逆冲剪切带、褶皱转折端的滑脱空间和里德尔剪切派生裂隙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层压状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剪切带和次级毛细裂隙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研究表明上述不同成矿深度金矿构造-蚀变-矿化差异由构造、流体压力、水岩反应强度和岩石抗张强度等共同控制,流体就位和矿质沉淀机制由深部的强构造流体互馈、弱水岩反应强度向浅部的弱构造流体互馈、强水岩...  相似文献   

11.
山东金青顶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将军石-曲河庄断裂的南端,矿床围岩为昆嵛山花岗岩,属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活动至少划分为4期,基本控制着矿体的定位与分布。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矿体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近矿晕、前缘晕及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强度升高趋势。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金青顶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推断在-110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振  张学仁 《矿床地质》2006,25(2):175-182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山东牟乳金矿带巫山断裂的南缘,其围岩主要以古老变质岩与昆嵛山花岗岩为主,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文章通过对英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发展史以及断面几何形态与金矿体赋存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矿体在断层带中的分布具有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Bi与Hg关系非常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前缘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英格庄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并预测在-22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构造叠加晕理论为指导,对金厂沟梁金矿36号脉已有的勘探工程进行系统采样,化验分析Au、Ag、Cu、Pb、Zn、As、Sb、Hg、F、B、Ba、Bi、Mo、Mn、Co、Ni、W等元素含量,总结矿床元素组合、含矿构造中原生晕空间分布特征和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构造叠加晕盲矿预测模式及标志,在36号脉深部圈定2个盲矿...  相似文献   

14.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南部。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矿区原生晕测量成果显示Au,As,Sb,Bi,W等元素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中的金可能是深部岩浆热液活动沿断裂上升,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的。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等富集,Nb,Ta,Ti等部分高场强元素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重稀土元素(HREE)轻度富集,Nb/Ta值为19.63~26.00,显示岩浆可能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熔融,且有上地壳物质混入,是大陆岛弧至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下的火山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15.
阿舍勒铜锌矿床原生晕和次生晕均受矿体、中泥盆统阿舍勒组第二岩性段地层、近SN向一断裂控制。阿舍勒铜锌矿床的成矿、成晕作用是多期次的,其成矿、成晕直接(矿体)指示元素为Cu,Pb,Zn,Au,Ag,Ba等。前晕指示元素为As,Sb,Hg等;尾晕指示元素为Sn,Mo等。利用这些异常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确定该矿床的矿化类型和矿体剥蚀深度(或埋深),而且也可确定与该矿床相似的成矿靶区(即异常区),并对成矿靶区进行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6.
应用构造叠加晕在胶东山后金矿找矿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山后金矿位于招平断裂中南段,是一破碎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根据构造叠加晕理论,建立了山后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对1-1、1-2号矿体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认为前者深部矿化较弱,后者矿化较强,并且矿体有较大延深。经工程验证预测结果与钻孔见矿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河南萑香洼金矿床作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F985矿化带的Ⅰ号矿体各类元素组分在不同地质体的含量变化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建立了该矿床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得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确定为:烃类、Sb(前缘晕)→As、Hg(矿头)→(矿中晕)Au、Ag、Cu、Pb、Zn、W、Mn→(矿尾晕)Mo、Co、Ni、Sn,并总结出了找矿预测标志,为该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白云金矿床60号脉带原生晕分带特征及深部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金矿床产于华北地台东端辽东-吉南裂谷带内,是古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中的代表性矿床,60号脉带是现有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矿脉群,矿体赋存在黑云母片岩、黑云母变粒岩与大理岩接触界面附近,主要受近东西向层间滑脱构造控制,最大延长1240 m,倾斜延深600 m,平均品位3.82×10-6.为了评价60号脉的深部找矿潜力,进而...  相似文献   

20.
王亮  熊韬  罗涛  邓俊峰  杨虎  杨忠虎 《矿床地质》2021,40(1):143-155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是产于勉略缝合带内的超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为探讨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和成矿远景评价,文章对葛条湾-安坝矿段30号勘探线剖面的成矿及伴生元素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段原生晕的轴(垂)向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Pb—Co—Cu—Zn—Mn—Bi—Mo—Sb—Au—As—Ag.矿体中部原生晕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