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潘雅辉  冯杭建  李伟 《测绘科学》2007,32(6):116-119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检测效率,实现要素类拓扑关系的智能检测,在分析详查要素拓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并采用GIS开发平台ArcEngine,基于RSTT质检模型,研制了空间数据质检系统LR_Checker。经大量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的测试表明,采用LR_Checker可显著提高数据检测效率,通过规则的逻辑组合,不仅实现要素类内拓扑关系检测,还支持不同要素类间拓扑关系检测。证明了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空间拓扑规则是GIS软件维护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则取决于GIS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模型。本文针对MapGIS7.0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要素-几何-空间"三级数据管理模式提出了一套相应的空间拓扑规则管理机制,设计了详细的针对点线区要素类的一元和二元拓扑规则,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应用拓扑规则检查空间关系的过程和算法。该机制被应用于GIS平台软件MapGIS7.0中,很好地实现了对拓扑规则的统一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制图知识与经验的特点,将产生式表示法应用于制图规则的形式化表达,提出了面向要素特征的制图规则表示方法,实现了要素几何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关系特征的规则化表达;在规则化表达要素拓扑关系特征的过程中,通过对产生式结构扩展,实现了欧式空间拓扑关系和视觉空间拓扑关系的规则化表达。实验表明,采用该制图规则表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地理空间数据符号化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空间数据增量更新中拓扑冲突的检测效率,针对道路网数据,首先分析了增量要素进行更新时可能产生的拓扑冲突的类型和特点,运用规则格网进行邻近区域的表达;然后使用5元组模型描述增量要素与邻近区域要素间的拓扑关系,与设定的拓扑冲突表达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拓扑冲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道路网数据增量更新中的拓扑冲突的类型区分准确全面,检测效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规则的地籍数据拓扑关系高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地籍空间数据库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地籍要素拓扑关系进行了具体描述,提出了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TRVR)。采用ArcEngine组件库,研制了地籍数据检测软件LR_Checker。经大量地籍数据的测试表明,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可明显提高数据检查效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面向对象的4层空间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数据是否要建立拓扑关系并在数据库中显式地存储记录"一直是GIS领域争论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融合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实体数据模型,进而在分析和总结现有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4层空间数据模型.对模型作了4个层次划分:几何对象、基本和复杂要素、分层与分区以及多尺度表达.模型具有3个特点,即多尺度描述地理空间;能描述不同要素层、不同区之间的关系;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要素层拓扑关系.最后给出了模型在自主开发的地理数据库管理平台Geoinfo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地组织人防资源和信息,为人防战时指挥和日常演习提供保障,提出了面向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人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依据地理空间数据标准来确定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命名规则,遵循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必要的几何网络和平面拓扑,提供可行的数据安全性策略和有效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地组织人防资源和信息,为人防战时指挥和日常演习提供保障,提出了面向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人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依据地理空间数据标准来确定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命名规则,遵循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必要的几何网络和平面拓扑,提供可行的数据安全性策略和有效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籍更新是现代地籍的生命所在。宗地拓扑关系的影响,使目前地籍数据库的人工交互更新方式存在编辑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易产生错误、难以保证空间数据一致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拓扑关系判断、拓扑构建、地籍要素变化类型判断和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以实际空间数据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地籍更新是现代地籍的生命所在。宗地拓扑关系的影响,使目前地籍数据库的人工交互更新方式存在编辑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易产生错误、难以保证空间数据一致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拓扑关系判断、拓扑构建、地籍要素变化类型判断和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以实际空间数据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基于多源WFS服务要素层次的语义检索,提出了一个要素本体的五元模型。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要素本体的自动构建方法,形式化定义了要素的空间关系,并扩展了逻辑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的推理规则来实现要素层次的联合推理检索,并给出了联合规则推理的要素语义检索算法。实例证明,本文方法对多源WFS的语义查询具有实际的可行性,为多源WFS服务要素的语义检索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面状要素图形轮廓简化的一些规则以及面的空间知识获取方法,结合以直角方式转折的面状要素图形轮廓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其图形渐进式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源时空数据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土空间的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对于地表分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采用数据挖掘手段高效准确地获取地表分类信息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多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天地图等多源时空数据为数据源,参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方案,综合采用多维度地表分类、语义规则映射、空间综合映射、多场景特征判断、分类权重判断、空间聚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表分类信息进行挖掘。提出了一种汇聚多源数据优势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方法,对于丰富地表分类数据产品类型和信息的维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础地理信息跨尺度联动更新规则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系统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跨尺度联动更新关键技术相关的规则体系,通过图层映射、几何对应、图面综合、要素取舍、关系协调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变化更新信息的准确提取;同时开展了基于增量的要素编辑与自动化标注的约束性规则研究,并以1:1万DLG数据联动更新1:5万DLG数据为例,进行了跨尺度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试验。  相似文献   

15.
尹烁  闫小明  晏雄锋 《测绘学报》2020,49(6):703-710
针对轮廓模糊建筑物多边形的化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边重构的建筑物化简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建筑物的主方向和控制其整体结构的特征边,以保持建筑物的规则形态。首先利用统计加权方法计算建筑物的主方向,基于主方向对建筑物执行直角化操作。然后按照特征边的定义检测直角化建筑物的特征边,将特征边组合并抽象出几种局部结构,建立重组规则。最后通过判别特征边组合的空间关系,选择合适的结构重组规则来化简建筑物。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多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还原了建筑物的直角特征,面积和形状保持良好,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舒飞跃  闾国年  陆婧 《测绘工程》2010,19(5):6-10,14
通过对空间数据知识的介绍和规则归类,研究土地管理空间数据知识与规则体系框架模型,为解决土地管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应用探索可行途径。借鉴知识工程的基于领域知识解决数据共享、软件重用等问题的理论与方法,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GIS一般领域和土地管理领域的知识与规则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空间数据分类方法以及空间数据知识和规则体系的一般框架和挖掘路线,建立一个新的土地管理空间知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7.
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数据挖掘(SDM)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空间数据的复杂性,传统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主要是将空间数据库变换为非空间数据库,通过挖掘算法挖掘空间关联规则。目前,Apriori算法是关联规则挖掘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算法,但是,由于该算法在关联规则提取过程中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并且产生冗余的候选项集,因此,在执行大型数据库的关联规则挖掘时,具有效率低下的缺陷。本文基于Apriori算法提出了基于布尔矩阵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并以挖掘福建省厦门市土地覆盖现状与地形特征因子的空间关联关系作为试验案例,对比Apriori算法的提取结果与提取效率,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减少了扫描数据库的次数,而且减少了冗余候选项集的产生,提高了空间关联规则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8.
The advanced data min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provide a data mining opportunity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useful results. Extracting interesting patterns and rules from data sets composed of images and associated ground data can be of importance in object identification, community planning, resource discovery and other areas. In this paper, a data field is presented to express the observed spatial objects and conduct behavior mining on them. First, most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are discussed on behavior min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data mining. Furthermore, an ideal framework of the behavior min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econd, the model of behavior mining is given on the observed spatial objects, including the objects described by the first feature data field and the main feature data field by means of the potential function. Finally, a case study about object identification in public is given and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is feasible in behavior mining.  相似文献   

19.
Some rules of simplification of area feature boundary and the method of acquiring spatial knowledge, such as maintaining area and shape of area feature,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gressive method of graphic simplification of area feature boundary with right angles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