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月华  孙超 《北京测绘》2021,35(2):217-221
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力地图需求部门对数字高程模型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电力业主方提供的立体模型高程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数据的DEM基础转换方法。该方法在进行DEM制作过程中采用先采集特征数据,后转换特征数据高程基准的方式,实现了DEM成果的高程基准的转换,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转换前后的DEM成果位置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李建成  褚永海  徐新禹 《测绘学报》2017,46(10):1262-1273
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是继全球大地测量坐标系及其参考基准统一之后,大地测量学科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本文针对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间基准差异确定的理论、方法及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物理大地测量高程系统的经典理论方法,给出了高程基准差异的定义,并推导了计算基准差异的严密公式,该公式可将高程基准差异确定的现有3种方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及了不同椭球参数对于计算基准差异的影响及量级,同时,高程异常差法还需考虑全球高程基准重力位与模型计算大地水准面位值不一致引起的零阶项改正。利用青岛原点附近152个GPS水准点数据,分别选择GRS80、WGS-84、CGCS2000参考椭球以及EGM2008、EIGEN-6C4、SGG-UGM-1模型,采用位差法和高程异常差法,确定了我国1985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差异。其中,EIGEN-6C4模型计算的我国高程基准与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异约为-23.1cm。也就是说,我国高程基准低于采用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当选取基于平均海面确定的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作为全球高程基准时,我国1985高程基准高于全球基准约21.0cm。从计算结果还可看出,当前重力场模型在青岛周边不同GPS/水准点的精度差别依然较大,这会导致选择不同数据对确定我国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基准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大,因此,若要实现厘米级精度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尹雪英 《测绘科学》2012,37(5):43-45
高程基准是高程测定的依据,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目前定义的高程基准只具有局部性特征,而不是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本文针对目前高程基准不统一的现状,分析了现有高程基准统一的几种方法,对其原理进行系统阐述,同时进行了详细评价,指出几种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远海岛(礁)区域高程基准转换的方法。选择平均海面作为远海岛礁地形测绘的高程基准,利用DTU10全球卫星测高平均海面模型,统一模型的参考基准,基于多项式拟合模型,实现了大地高与当地平均海面高的转换。对远离大陆的岛屿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说明在远离大陆的岛(礁)区域应用卫星测高模型进行高程基准的转换,满足中小比例尺远海岛(礁)地形测量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舟山地区海陆高程数据垂直基准不统一,造成了海陆DEM数据融合困难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现有的各种基准面的优缺点后,选择CGCS2000参考椭球面作为海陆高程数据统一垂直基准面,同时在深入分析了已有基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程转换模型,然后根据已有数据成果精度及转换模型进行精度评估,最后均匀抽取定海区的检测点进行转换实验,转换结果显示中误差评定结果达厘米级,满足舟山地区的海陆垂直基准统一的工程化转换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董鸿闻 《测绘学报》1994,23(4):247-251
平均海面存在趋势性变化,对于四维大地测量定位而言,必须赋予高程基准以时间特征,本文认为最好是确定高程基准历元。文章提出了高程基准历元的定义,给出了计算公式,求得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历元为1966.0。文章还讨论了平均海面趋势性变化的数学问题,及提出了高程基准归化至统一状态的概念,研究了由于海水密度不同引起的平均海面高度变化,计算得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通常海水状态的修正值为-0.012m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水位控制测量时,因各种测量方法依据的基准面的不同而引起的所测高程之间的差异,着重对全站仪三角高程、GPS高程与水准高程三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比对,给出了几种高程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与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基准站及流动站相对于平均观测历元时刻的ITRF框架坐标,与常规GPS RTK测量相比,该方法效率高,且获得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基准定义。利用3个IGS跟踪站的数据,分析不同框架及历元下对应点的大地经纬度及大地高的差异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对GPS高程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框架及历元结果对GPS RTK高程转换的影响基本可忽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庆地区大地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功能、软硬件配置等情况。该系统的开发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相关技术人员的两个问题:一是可借助数据管理系统统一规范地存储和管理大庆地区三角测量数据、水准测量数据、GPS测量成果等;二是开发了大庆地区大地测量基准转换功能(包括几种主要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主要高程基准间的转换以及1∶5000和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基准转换)。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高程基准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或区域性高程基准面的统一始终是大地测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构建“数字区域”和“数字地球”及研究全球或区域性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 96和WDM94及GPS水准数据 ,确定了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的重力位差。计算结果表明 ,这两个基准面的重力位差为 (8 36 6± 0 76 5 )m2 s-2 ,表明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平均低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 (0 85 5± 0 0 78)m2 s-2 。本文的计算结果有助于本地区高程基准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