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庆祝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让世界各国地质同行们了解中国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成果。近十五年来已完成区域化探覆盖面积517万km2,中比例尺化探普查面积约90万km2,发现各类化探异常约4.3万处,通过检查化探异常和工程验证发现具工业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569处,找矿效果非常显着,特别是化探找金、银矿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化探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和广泛推广。特殊景观区的野外工作方法、化探样品微量、痕量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化探异常的查证方法及化探数据处理与成图等方面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回顾过去,地球化学勘查进展迅速,成果丰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地球化学勘查目标明确,任务繁重,地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十大创新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4.
勘查地球化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尤其是对化探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后,在实际的找矿工作中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选择辽宁排山楼金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找矿现状,采用化探原生晕、有机烷烃、测汞、测氡等方法进行找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解决危机矿山找矿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辽西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成矿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点)127处,但随着金矿开发力度及难度增大,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了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的空间数据库。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EW-NE-NNE-NW向断裂、Au-Ag-Cu-Pb-Zn-Mo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已发现金矿床(点)。采用MRAS中的矿床综合预测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圈定并优选出12处找矿靶区;并根据成矿有力度的不同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其中A级找矿靶区7处,B级找矿靶区4处,C级找矿靶区1处。  相似文献   

6.
五龙沟金矿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长毅  史长义 《中国地质》2004,31(4):421-423
本文以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五龙沟金矿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及找矿标志。对已取得的大量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的筛选和评价,以及进一步提高金矿化探普查效果,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小于赞金矿位于伊宁市北部也里莫顿晚古生代裂陷盆地。为建立一套适用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球化学勘查综合模型,对研究区的深部进行勘查找矿,在新疆小于赞金矿区投入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壤中气测量、壤中气汞测量、地电提取技术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5种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开展找矿勘查研究。运用这些方法在工作区内圈定各类综合异常靶区共4个,通过地表工程及钻孔工程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找矿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贵州金矿地质》专著系在贵州地矿局和成都地矿所联合组成的金矿研究组,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77—55—金—20的子课题《汞矿带中金矿赋存规律及找矿靶区研究》及地矿部项目《贵州南部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基础上,补充贵州梵净山地区金矿资料,并参考已公开出版的有关论著编写而成的。 该著作根据贵州区域地质背景和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全面总结了贵州金(汞、锑)矿的成矿条件和矿床时空分布与富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成矿的三大要素——矿源、液源和热源,其中含矿热液来源是核心问题,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含矿热液是沉积岩中封存的同生水而不是地表水(大气水),地表水可以参与成矿作  相似文献   

9.
张振  张怀东  曾建强  王佳媛 《安徽地质》2022,(2):101-106+115
河南老湾金矿带勘查程度、研究程度较高,找矿成果丰富。同处北淮阳构造带的安徽霍山金矿化带找矿一直未取得新的进展。本文通过金矿带空间分布特征、基底地层、控矿构造、岩浆岩、典型矿床特征等类比,探讨成矿时代、成矿类型、成矿机制,认为霍山金矿与老湾金矿相似,揭示了霍山金矿化带深部与老湾金矿类似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湘黔汞矿带是举世闻名的重要成矿带,近十年来在湘黔汞矿带及南延部分三都-丹寨汞矿带中又发现了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和金异常区,已初步查明该成矿带是一个金汞共生的区域性成矿带。全面总结和揭示该成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成矿带的金矿找矿和金汞矿床成因研究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勘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微量元素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疏松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中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特征,从而获得找矿信息的一种找矿方法。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三十多年来,化探工作从无到有,化探队伍由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回顾地矿部建立四十年以来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化探室以来,化探经过早期创业阶段;到60年代化探方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78年以后,化探开始全面迅速的发展。主要在区域化探、金矿化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汞量测量以及化探样品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近10年来,区域化探在全国覆盖面积达401万平方公里,化探在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效果,化探方法技术水平比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化探工作方法方面,特别是特殊景观区化探工作方法研究,样品分析技术和质量监控,标准样的制备,计算机技术在化探中的应用,以及化探仪器的研制等均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我部的化探工作展望未来,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在今后地质找矿以及环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邹光华 《物探与化探》1989,13(5):321-332
本文回顾了地矿部系统近40年的国体矿产物探工作。按铁、铬镍与铂族金属、铜与多金属、金银、非金属及稀有稀土金属等矿产分类综述物探工作所获得的主要的地质找矿成果。文中列举了若干成功的找矿案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地质矿产部自1978年~1987年十年来组织开发金矿化探工作的一篇总结性和评述性文章。该部十年来采用化探方法发现的金矿产地共272处,其中现已查明为工业矿床者62处。总结的主要经验有:①努力实现用痕量金作指示元素来寻找金矿床②金矿化探工作中应坚持“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原则③全矿化探普查的选区应以1:20万区域化探中出现的金异常为依据④在金异常检查和详查中采用痕量金的“现场分析”方法。对于金矿化探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如下看法:①金及有关元素的区域性地球化学图件的编制和研究预期将加速开展②痕金分析方法和技术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并提出应研究和开发一种可以同时测定Au、Ag、As三种元素的现场分析方法和技术③金矿化探的采样代表性问题的研究将被列入议事日程④金异常的检查和研究将普遍开展⑤厚层覆盖地区金矿化探方法的研究将获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 China was commenced in the early 1950's. In 1951, the first experimental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Yeshan, and a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ection was set up in the Ministry of Geology in 1953.Regional geochemical reconnaissance (metallometric surveying) was initiated in 1956 on a nation-wide scale. Soil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semiquantitative spectrography. The results were heavily biased and were not adequately processed and utilized. Renewed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process the vast amount of data accumulated and to utilize them more fully in mineral exploration.Meanwhile, another nation-wide project of regional geochemistry using more refined techniques is in its preparatory stage. It is the Regional Geochemistry-National Reconnaissance Project. In this project stream sediment sampling with a density of one per km2 will be used in China Proper, and low-density sampling of various kinds of media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will be used in remote areas. Pilot surveys covering areas of several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are being undertaken in several provinces.Beside regional reconnaissance,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virtually all phases of mineral prospecting in China.A brief summary of current research in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taken by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is given, including studies on the methodology of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s, primary halos around various types of ore deposits, mercury vapor survey techniques, refine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and computerized data processing and plotting techniques.Several case histories are described wher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techniques have led to successful ore discover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韩登峰 《物探与化探》1991,15(5):321-329
第二代航空物探在我部已经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航空物探工作在方法技术方面的进展,着重叙述第二代航空物探的工作情况及已经取得的成果,尤其是所获得的初步的地质找矿效果.提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及进一步要抓好的工作.分析了在进一步深入工作中可能得到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化探异常的分类、评价和检查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焕振  童霆 《物探与化探》1989,13(4):241-251
本文针对目前地矿部各省局在开展探异常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探异常的分类、评价和检查的方法以及三者的合理工作程序的意见。提出了化探异常的的三级查证中各查证阶段的目的任务。文章特别强高在异常的踏勘检查阶段中的有关水系沉积物异常源的追踪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五种常用的现场追踪异常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丰县肖尔库勒锑矿床是2008年陕西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通过该区1∶20万化探资料,运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快速缩小了找矿靶区,准确圈定了Sb异常,通过化探异常检查,在西昆仑地区继黄羊岭锑矿后发现的又一大规模锑矿床,总结该矿床地球化学方法找矿经验,为在西昆仑地区寻找锑矿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了三十年的实践,简述了做为进展标志的五个方面的情况以后,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使地质系统的测井技术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据任务要求开创地下物探的新局面。在今后的努力方向上提出五个目标,它们是:(一) 测井技术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二)扩大测井的应用范围,探索在区调普查中应用的可能性。(三)用测井方法求矿层品位。(四)井中物探要形成系列并综合应用。(五)水文工程测井要继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20.
姜鸿  孟祥方 《物探与化探》1992,16(3):194-199
河南省铅锌资源短缺。“七五”期间,省厅地调二队在汝阳县付店地区开展激电法找铅锌矿工作,发现了一批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和多处找矿有利地段。地质、物探紧密配合,查证异常见矿率达90%,已有两处铅锌矿点扩大为中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