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抛物面天线的偏焦理论应用于FAST L波段多波束馈源系统的设计,分析了馈源喇叭横向偏焦距离与相应波束偏离角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波束射电望远镜扫描方式的要求,给出了FAST L波段多波束馈源的工作带宽、多波束馈源中相邻喇叭的间距以及喇叭口径大小的限制,并对正六边形阵列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喇叭对应的波束的主瓣情况作了详细计算和分析。由此说明了FAST L波段多波束馈源采用19波束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根据得到的工作频率带宽和喇叭口径大小的情况,对OMT和喇叭类型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给出了FAST L波段多波束系统的大概轮廓,为进一步精确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500m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馈源支撑系统存在大跨度柔性索支撑结构,馈源仓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源的激励引起振动,影响馈源舱内接收机定位和指向的性能和精度.质量阻尼器作为一种有效并且可靠的振动控制设备,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质量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出发,初步设计出一种应用于FAsT馈源支撑系统的被动和主动质量阻尼器模型.数值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质量阻尼器对FAST馈源仓的振动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500 m球面射电望远镜(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馈源舱位置和姿态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望远镜接收机的对准精度.为了提高馈源舱位姿精度,提出姿态卡尔曼滤波算法,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多天线技术解算馈源舱姿态,将它与捷联惯导解算的馈源舱姿态对比,两者的差值作为姿态卡尔曼滤波的量测量.为了降低北斗导航系统解算姿态的复杂度,采用了罗德里格矩阵解算方法.以望远镜跟踪观测模式时,北斗导航系统和捷联惯导解算的实际导航结果作为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姿态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结果精度优于传统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结果,尤其在航向角和yf轴的位置精度上.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FAST(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30m模型L-波段馈源的设计、制作和性能测试过程。馈源的设计仿真使用了HFSS软件,并选用纸板或塑料板和铝箔胶带,通过手工操作完成馈源制作。馈源的性能通过测试表明满足FAST30m模型天文观测的需要。文中采用的HFSS软件仿真及手工制作馈源的方式不失为形式简单的馈源的模型制作的一种快速、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相近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FAST馈源支撑系统承载和驱动馈源运动,进行对天体的高精度跟踪观测.在实时的定位调整中,两轴转向机构起着辅助调整接收机姿态角的作用.为满足FAST两轴转向机构的重量及刚度要求,选择了一种空间刚架式的结构构型.提出了反映结构柔顺度及重量约束的目标函数,以各类杆件的截面面积以及整个结构的高度、半径等几何参数作为优化变量,采...  相似文献   

6.
射电天文中焦面阵或多波束馈源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面阵技术或者多波束馈源系统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射电望远镜,因为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同一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所能提供的信息,在观测比射电望远镜方向瓣大得多的展源时数倍乃至数十倍地提高观测的速度;当存在大气层或电离层的起伏或不均匀影响观测成像质量时,可消除这种影响,提高观测质量;利用焦面阵各单个馈源接收到的信息的互相关,则可以实时监控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二次反射面、指向精度,从而降低地面上大射电望远镜或空间射电望远镜的精度要求和造价。目前焦面阵已经愈来愈广泛地配置在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和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主要波段。对此作了一个较新和全面的评述,对焦面阵应用中的限制,包括相位误差的限制和性能价格比的考虑和可能的前景作了简要的介绍。还分析了在计划中的大型主动球反射面射电望远镜(即FAST)上,配置焦面阵的相应限制、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并给出经中英双方讨论后初步拟定的FAST频段、波束及低噪声放大器的配置。  相似文献   

7.
把抛物面天线的偏焦理论应用于FASTL波段多波束馈源系统的设计,分析了馈源喇叭横向偏焦距离与相应波束偏离角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波束射电望远镜扫描方式的要求,给出了FASTL波段多波束馈源的工作带宽、多波束馈源中相邻喇叭的间距以及喇叭口径大小的限制,并对正六边形阵列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喇叭对应的波束的主瓣情况作了详细计算和分析。由此说明了FASTL波段多波束馈源采用19波束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根据得到的工作频率带宽和喇叭口径大小的情况,对OMT和喇叭类型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给出了FASTL波段多波束系统的大概轮廓,为进一步精确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对大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系统索牵引并联机构实施控制、获得准确的索长信息,采用精确的悬链线方程建立舱体非线性静平衡方程组来求解索力,进而获得大跨度下刚索索长。提出了线性简化模型——赝曲线模型,该模型保证了解算精度,大大提高了解算效率,为实时控制及进一步大规模计算提供了便利。在给定位置下,利用赝曲线模型对姿态角进行搜索,得到满足索力约束条件的姿态角集合。在此基础上,以索力均匀分布为优化目标对索力进行优化,从而保证系统良好的力特性,避免钢索之间的干扰。数值计算说明了赝曲线模型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最后利用赝曲线模型得到了优化后精确的索力、姿态角与索长。  相似文献   

9.
环焦天线具有特殊的电磁特性和应用领域.对环焦天线的口径面相位误差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推导了馈源和副面位置偏差引起的相位误差、主副面之间的补偿关系以及全息测量中天线转动引起的光程差.研究结果将对环焦天线的精确面形测量和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天马望远镜是65 m口径全实面地平式射电望远镜,信号经赋型抛物面主反射镜和赋型双曲面副反射镜汇集后在卡塞格伦焦点处馈入低温低噪声接收系统。开展天马射电望远镜轴向偏焦研究,旨在拓展天马望远镜在低频段的接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P波段低频振子天线作为接收机馈源,放置在距离副反射面顶点下方约1/4波长处,研究天马望远镜在P波段开展天文观测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P波段振子天线设计、馈源轴向偏焦位置优化以及观测性能分析。P波段振子天线作为馈源,天线最大增益45 d B,天线效率64.25%。  相似文献   

11.
FAST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彦 《天文学报》2001,42(1):61-69
FAST(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拟利用贵州省的喀斯特洼地,建立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新概念的提出,实现了望远镜的宽频带和全偏振能力;馈源及支撑系统简化的方案,使FAST对天体和航天器的跟踪范围得到很大的补充。分析预研中的FAST的测控功能,并论证其在未来深空网(DSN)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及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FAST的馈源运动控制要求,对馈源支撑系统的控制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该系统的特色在于基于网络通讯的模块化设计以及采用了完全开源的操作系统与开发工具,操作系统为完全免费且社区化的Ubuntu Linux,开发工具为免费并可跨平台的Qt4。介绍了在上述平台与工具下,整个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关键技术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种扩大FAST视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其分辨率和灵敏度提高的同时,视场变小.而且口径越大,视场越小.这成为大口径望远镜不可回避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放置Ⅳ个分立馈源.让它们同时工作,这样可以看作把视场扩大了Ⅳ倍.望远镜的工作效率提高Ⅳ倍.但是这样做的缺点是——视场不连续.且馈源数目Ⅳ受到望远镜焦比(F/D)的限制.采用致密焦面阵(dense focal plane array)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致密焦面阵的单元不是喇叭口天线,而是无方向性的Vivaldi天线(Vivaldi antenna).要把Vivaldi阵列应用到望远镜上,需要对单个Vivaldi天线和Vivaldi阵列的电性能有清楚的认识,并能根据需要来设计照明方向图.还要知道大望远镜的焦面上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借此判断能否应用Vivaldi阵列,以及给出Vivaldi单元的分路赋权网络.主要给出了FAST的焦面场的分布情况.并说明应用Vivaldi阵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FAST项目索网结构索单元应力测量的需求,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频率法测索力理论为基础的无线式索力传感器节点。首先阐明了FAST工程中使用无线式索力传感器的必要性和优势;其次给出了频率法测索力的理论依据;重点介绍了基于MMA7260加速度计芯片的无线式索力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最后对传感器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式传感器能准确拾取钢索振动信号,索内应力与一阶振动频率的一致性较好,为FAST日后施工过程的索力测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FAST的天文观测要求,对其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FAST天文观测的原理,对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而后提出了馈源天文运动轨迹规划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针对其轨迹要求给出了控制方法,对天文观测控制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现场实地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算法与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介绍一种已使用于反射器天线中的宽角波纹馈源和园极化馈线系统。中对这种新波纹馈源在大张角情况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天馈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结果。实验表明,该馈线系统具有极为优良的辐射方向图,轴比性能完全满足国标规定的VAR≤1dB,驻波特性在500MHz带宽内优于1.15。所研制的这一馈线系统应用于6.2米天线中,实现了整个地球站天线系统达68%的效率。该馈线系统也可应用于正交极化射电望远镜天  相似文献   

17.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是一个超大口径的可动望远镜,有三项技术创新,一是选址,二是轻型馈源索支撑,三是主动反射面。在主动反射面上,单元面板的面型和面板的出厂加工精度对电磁波在反射面的汇聚有很大影响。FAST主反射面由4 600块三角形反射面板拼接而成,每块面板为边长11 m三角形,这对FAST反射面面板的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测量直接在影像上进行量测,无需接触物体本身;所摄影像信息丰富,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适用于大范围、多目标测量,效率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如GBT和ARECIBO都是采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反射面面形检测。在对现有的面型检测技术调研并试验后,提出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对FAST反射面11 m单元面板的面型进行检测,数分钟完成反射面板面型的一次检测,测量精度达到2.5 mm,经过调整后的单元面板的面型精度达到了3.0 mm,结果表明摄影测量应用于FAST反射面单元面板面型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强  沈忙作 《天文学报》2007,48(1):113-120
基于相位差方法的天文目标高分辨率成像,是利用在焦面和离焦位置上同时采集的一对或者多对短曝光图像,对目标和大气湍流引入的波前相位分布进行估计.在计算机模拟望远镜成像系统和相位差方法图像采集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信号估计和最优化理论,确定了高斯噪声模型下的目标函数,采用适合于大规模无约束优化的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对图像恢复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恢复结果表明,基于相位差方法的高分辨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大气湍流的影响,解决天文扩展目标的图像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射电望远镜一般要在宽频段内进行连续观测, 但传统相控阵天线设计方法难以兼顾宽频带和大角度扫描特性. 紧耦合天线的设计方法为宽带大角度扫描天线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宽带双极化 Vivaldi相控阵馈源. 首先结合Wheeler提出的连续电流片概念及等效电路对紧耦合原理进行理论分析, 然后针对Vivaldi天线分析了阵元间的强耦合能够有效拓展天线的工作带宽.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宽带Vivaldi相控阵馈源. 馈源阵列由8×9 Vivaldi天线阵元组成, 该阵列的工作带宽为2-8GHz, 并且能够在E面和H面均实现±$45^\circ$的扫描特性. 最后对该馈源阵列进行了样机加工和测试,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指向校准与副面调焦是天线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射电望远镜实际的观测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南极5 m太赫兹望远镜(DATE5)指向精度和离焦增益损失的指标要求,计算得到了指向校准与副面调焦观测过程中对信噪比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选取了若干可行的候选校准源,包括太阳系行星和超致密电离氢区.分析了大气吸收和校准源角直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望远镜在南极工作时,这些校准源在一定的高度角范围内可以提供足够强的流量密度,用来验证预先建立的太赫兹和光学望远镜两光轴指向偏差模型以及副面调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