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芳琴 《地下水》2013,(6):171-173
临潼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山洪灾害的防治区。通过气象、地质地貌、人类活动及水利工程标准几个因素对临潼城区山洪灾害成因的分析,归纳了山洪灾害的类型。摸清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临潼城区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包括:宣传培训、实地演练、制定预案、完善监测预警、通信建设、风险分担机制、政策法规建设、工程措施、工程建设和防灾设施日常管理。通过防御措施分析,规避和减少区域山洪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王云峰 《地下水》2012,(3):158-160
山洪灾害来势凶猛、预见期短、破坏性大,如何获得较长的预见期,最大程度减小洪灾损失十分重要。雨量预警指标也可叫临界雨量(强)就是解决山洪灾害预报、增加洪灾预见期的基础指标。通过对乡宁县地质、地貌、历史洪灾、暴雨等资料的分析整理,采用水利部规定的计算方法,结合乡宁县现状实际,确定了全县21处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雨量预警指标,为今后山洪灾害防治群策群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属山洪自然灾害易发区,黄河流域贯穿整个甘肃省,支流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从甘肃省小流域分布特征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可以发现甘肃省宜发生山洪灾害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的碎石区及石羊河流域浅滩地区,具有分布广、破坏力强等特点,应加强山洪灾害监测管理,实现网络结构的监控管理,做好山洪预警工作。为我国其它地区山洪防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赵映东 《水文》2012,(1):88-91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舟曲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分析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收集整理了造成这次泥石流灾害相关站点的降雨资料,计算了泥石流沟道的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分析了泥石流沟道的地质地貌、下垫面构成以及其他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美姑河沿线10个小流域山洪灾害对省道公路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山洪高危险性、中危险性和低危险性小流域的分布图件,山洪高危险性和中危险性小流域沟口处的公路路段为汛期高危险路段。利用最新获取的SRTM-DEM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了美姑河流域及10个子流域的典型地貌参数,综合考虑提取的地貌量化参数与小流域山洪危险性的关系,分级量化了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的危险性大小。通过对流域地貌参数的分析,得出流域南北向伸展的狭长外形受区域构造和断层控制,美姑河流域新构造运动活跃,处于侵蚀循环的活跃阶段,与美姑河流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贵定县最近几年的山洪灾害防治总体情况,分析了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和人为破坏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等措施对山洪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7.
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霞  覃光华  王欣  缪韧  刘盈斐 《水文》2014,34(5):12-16
山洪预报预警研究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洪预警指标、山洪预报预警模型以及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文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在山洪灾害监测、山洪预报预警模型研制、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山洪特点和区划有针对性进行预报预警等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温宿县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暴雨是温宿县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暴雨常常引起山洪,给该县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为加强山洪防御措施,细化防洪具体工作,将温宿县划分为恰格拉克防治区、协合拉防治区、博孜墩防治区和温宿县城防治区四大区域进行山洪防治管理,并对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采取修建防洪坝、卸洪渠、植树造林等工程性措施和建设预测预报自动监测系统和应急抢险预案等非工程性措施,大力进行防洪工程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温宿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3)
靖远县已建防洪堤多为土堤,建设标准低,只能对较小的山洪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阐述靖远县山洪沟道现状的基础上,对山洪沟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非工程措施和水利防治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以期有效的减小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甘肃小流域分布特性及山洪灾害成灾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映东 《水文》2007,27(2):82-85
暴雨洪水是自然界的主要灾害之一,它是水文现象的极端事件。山洪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它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山洪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将越来越大,因此,防洪减灾任务仍十分艰巨。本文对甘肃省小流域分布特性及山洪成灾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17日10时,重庆突降特大暴雨,山洪和泥石流袭击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使该陵园遭受重大损坏。本文分析了该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灾情和成因,提出了烈士陵园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舟曲三眼峪"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育条件、形成机制分析及对灾害发展趋势、危险性的评估,探讨舟曲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思路、防治对策以及主要的防治工程措施,并为预防和防治类似泥石流灾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5)
为推进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本文在分析山洪灾害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构架方案的设计思路,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SOA架构,采用B/S模式,建设适应Web和移动终端的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平台。并从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路线、前端微应用、服务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云运维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方案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推进该项目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地质灾害、山地灾害、山洪灾害等与水文气象和地质因素相关的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比较三者内涵与外延的差异,对三种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地质灾害、山地灾害和山洪灾害三者在概念、内涵及研究对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主要内容是相同的。在三种灾害的研究与防治上,由各个部门管理模式不利于此类灾害的跨行业、跨部门协同研究及防灾救灾。  相似文献   

15.
罗家峪沟是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灾严重的沟道之一,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危险性分析,研究、探讨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思路、对策及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山洪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界定了山洪灾害的概念.分析了陕西省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时域上,具有多期性和同期群发性,与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形成灾害链,每年7~9月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季节,4~6月偶有发生;在地域上.受暴雨中心和流域地形控制,具有相对集中性和成片成带性。划分了山洪灾害易发区,分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根据湖南省山洪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从湖南的自然地理,气象以及人类活动诸方面分析了该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及主要致灾因素,指出了山洪灾害与湖区洪灾的不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规范人为活动和如何防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受山洪灾害影响突出的云南文山城区为研究区,从承灾体属性特征和社会承灾能力二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完成城市土地覆盖类型解译,在此基础上应用GIS定量分析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对承灾体属性特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城区50年一遇山洪淹没范围内的承灾体中城市房屋建筑的易损性最大。对易损性要素中的社会承灾能力分析认为,由于文山城区段防洪河道行洪能力低,蓄滞洪能力弱。山洪灾害的易损性仍然较高,山洪对文山城威胁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6)
柯坪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尔塔格山南麓,是阿克苏地区最西端的一个县。受北部、西部天山屏障的阻隔,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暴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历史山洪灾害频发。通过对该县山洪类型、形成原因、危害类型、治理措施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认为柯坪县山洪灾害主要是山前暴雨洪水,突发性、随机性很强,危害性较大,应采取修建防洪护岸、植树造林等工程性措施和建设预测预报自动监测系统和应急抢险预案等非工程性措施加大对山洪灾害的防御和治理力度,同时针对防洪工程简陋、抗洪能力差、防御标准低、防洪险工段点多、线长、面广,农民负担沉重主流摆动、河岸冲刷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等问题,争取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为柯坪县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利用舟曲气象和地质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8日发生的"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地理环境.这次泥石流是在舟曲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地理环境下,由于前期干旱,突遇强降水而发生的一次特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震和人为因素,特别是"5.12"汶川地震,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舟曲地质,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期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次灾害;超历史极值的强降水是触发泥石流的直接因素.通过对舟曲气候研究表明,7、8月降雨频繁,而且过程雨量大,尤其8月上旬大雨发生频率最高,应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地貌的保护,研究历史气候及月季气候特征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确定在不同地形和地质地貌背景下的泥石流降水量阈值,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预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