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7,(2)
铁门关水电厂泥石流位于库尔勒市区北部,该泥石流沟曾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沟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丰富,在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会有较大规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将对居民安全和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在对研究区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泥石流的具体特征,分析并研究了铁门关水电厂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动力学特征,计算得出了N1、N2和N3等3条泥石流的流速、峰值流量、一次泥石流总量和一次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总量等动力学参数,通过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动力学特征的分析,可以对该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该地区类似防灾减灾工程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巴依吐鲁克沟泥石流沟曾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文中分析研究了巴依吐鲁克沟泥石流的灾害类型、发育阶段、形成条件以及动力学特征,对该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6)
八音沟牧场中心小学泥石流位于乌苏市区南部,该泥石流沟曾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该沟内沟道纵比降大,且坡面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在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会有较大规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将对学生安全和学校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在对研究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八音沟牧场中心小学泥石流的灾害类型、形成条件及其流域特征,并评价了该泥石流的易发性。通过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流域特征的分析,可以对该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南某水电站库区五里沟、咱里沟、浑水沟等多条泥石流冲沟发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泥石流。沟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人工堆积物丰富,在暴雨,地震等自然因素的触发下,时有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发生的可能,将对该水电站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区内泥石流的具体特征,重点以五里沟为主,分析研究了五里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冲击力。这一研究为评价库区泥石流对水电站的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尼泊尔4·25地震的影响,西藏日喀则是桑珠孜区琼母沟泥石流沟域新增了大量的泥石流物源,泥石流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对琼母沟泥石流的沟域平面、纵坡降等特征,对沟内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沟泥石流的发生与沟内地形地貌、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的关系。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泥石流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98-501
受尼泊尔4·25地震的影响,西藏日喀则是桑珠孜区琼母沟泥石流沟域新增了大量的泥石流物源,泥石流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对琼母沟泥石流的沟域平面、纵坡降等特征,对沟内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沟泥石流的发生与沟内地形地貌、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的关系。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泥石流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莎车县霍什拉甫乡夏合拉村泥石流沟位于莎车县霍什拉甫乡政府西部,曾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沟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丰富,在暴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会有较大规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将对居民安全和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在对研究区孕灾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泥石流的具体特征,分析研究了夏合拉村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及其易发程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泥石流为中频沟谷暴雨坡面侵蚀稀性水石流,泥石流沟处于发展期,泥石流沟形成区及流通区界线不明显,灾害发生时泥石流沿沟道迅猛下泄,呈现流量大、流速快、含泥量低,危害程度严重,且易发程度为易发,实施防治工程很有必要。为后续提出防治该泥石流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旦波北沟为雅砻江中游右岸河段的一级支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泥石流.在查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旦波北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冲击力.这一结论为评价该泥石流对水电站的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左岸前期施工场地和左岸上游备料场沿江设置挡墙,且场地要注意少占行洪断面,防止泥石流沉积淤塞河...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大的特点。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沙湾县独山村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值进行计算,并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沟所处区域地质构造强烈,沟床纵坡比为150.7‰,沟道比较窄,两侧山体较陡,泥石流形成-流通区面积较大,集中强降雨以及物源类型丰富等都具备爆发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通过计算该泥石流流速、峰值流量、一次泥石流总量以及一次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总量等动力学参数。对该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区内其它具有相似孕灾背景的泥石流形成机理的认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月玉沟位于门头沟区清水河流域,为潜在泥石流沟。本文在阐述月玉沟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等流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三大形成条件:地形、物源及降水,之后计算了潜在泥石流的流体重度、流速、峰值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等动力学特征参数,最后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燕儿沟流域的地质灾害调查,详细分析了该沟谷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并对泥石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以便为后期的工程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该泥石流的发生规模和发生频率,对泥石流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示该泥石流属高度危险等级,计算结果与燕儿沟泥石流实际发生的灾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孔泥巴沟天然状况下是一条沟谷型泥石流沟,2007年曾暴发过近百年采最大规模的一次泥石流,近两年来近沟口受采矿(大理石)影响,局部山体崩滑较为严重并形成规模近万m3的堰塞湖,加剧了未来该沟泥石流暴发的风险和规模,也使得未来该沟泥石流暴发更具不确定性和独特性针对该沟泥石流的这种特性,本文在全面阐述该沟泥石流发育的基本特征并深刻分析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未来该沟泥石流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有别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全新方式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为合理评价该沟泥石流对近沟口工程建筑物的影响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行山区木作沟泥石流实地勘查,分析并总结了该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了木作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值,即4条主要支沟典型断面处泥石流流速、峰值流量、整体冲击力等参数,进一步分析了泥石流活动及发展趋势,最后计算得到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木作沟具有利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及物源条件;泥石流易发程度为易发,发展阶段为壮年期,并逐步向衰退期过渡.综合判断木作沟具备再次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对沟内居民仍具有严重威胁.建议在泥石流形成区设置谷坊坝,在流通区修建排导渠.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流体性质不仅决定了泥石流的类型,而且是研究泥石流动力学特征、泥石流治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基础。通过分析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和一系列的定量指标可以分析泥石流流体性质。由于后期洪水作用下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颗粒粒度分析中取样等因素影响使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分析结果难以反映泥石流流体性质。因此,泥石流流体性质不能仅仅依据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来确定,而应采用综合分析研究方法来确定泥石流流体性质。本文以关家川沟为例,采用堆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相关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关家川沟泥石流流体的性质。该分析研究方法对研究泥石流流体性质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红层地区泥石流因受典型的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等影响,发育分布数量较少,探索这类特殊孕灾背景条件下的泥石流成因及特征具有一定的减灾意义。文章以四川省屏山县牛儿包沟泥石流为例,通过对该泥石流沟流域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及物源条件特征分析,探索了红层地区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综合分析了泥石流的动力特征。研究表明:(1)流域地形高差大,沟道狭窄,沟谷较陡,沟道纵比降较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2)流域汇水面积较大,降雨集中短时间内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3)流域内物源集中,短时间内能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充足的物源条件。最后通过泥痕法计算了上一次泥石流发生时的流量,并对计算了不同暴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的流量,提出了针对性的泥石流防治建议,为牛儿包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现有泥石流沟856条,分布在北京北部燕山山脉和西部太行山脉一带,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降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总体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密云县前火石岭泥石流沟是燕山山脉一带典型的一条泥石流沟,文章在地质调查和勘查的基础上,从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降雨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综合分析前火石岭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同时对泥石流沟的发育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按10年一遇暴雨强度的设计标准,在泥石流沟上游、中游、沟口3个断面计算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得出该泥石流沟为低易发-中等易发稀性水石流,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的停歇期,区域高强度集中降水为泥石流灾害的激发因素,泥石流的峰值流量等运动参数沿沟逐渐增大。分析结果对该泥石流沟的治理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对燕山山脉一带泥石流沟的防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和田县阿瓦提村泥石流灾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流域面积90.5km~2,共发育有一条泥石流主沟和四条泥石流支沟;将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流通区和堆积区,其水源主要为降雨;影响因素主要为风化、降雨、融雪、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2)
泥石流形成条件和动力学特征是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青河县城北泥石流研究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对研究区内发育的四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以及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以及动力学特征值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该市开展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太平驿沟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近几年雨季多次爆发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由于该灾害点位于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太平驿沟泥石流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该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太平驿沟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近几年雨季多次爆发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由于该灾害点位于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太平驿沟泥石流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该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