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技术具备实时快速、时空连续、广覆盖尺度等独特优势,在全球气候恶化大背景下,利用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相比于传统地面监测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稳定的旱情信息,辅助科学决策。目前常用遥感旱情监测方法大多依赖全域性数学模型建模,假定了旱情模式的空间平稳特性,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旱情模式的局部差异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考虑旱情模式的空间非平稳特性,综合多种遥感地面旱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传统全域旱情监测模型的局部优化。以美国大陆为研究区,监测2002年—2011年共10年的旱情状态。研究表明,GWR模型能够提供空间变化的局部最佳估计模型参数,监测结果更加吻合标准美国旱情监测USDM (U.S Drought Monitor)验证数据,且与地面实测值的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8552,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972,显著优于其他遥感旱情监测模型。GWR模型具备空间非平稳探测优势,实现了旱情模式的局部精细探测,能够显著提升遥感旱情监测精度,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它不仅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还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出现连年干旱情况,是我国最大的干旱区.分析了MODIS干旱指数对干旱响应的敏感性,依据2008~2017年气象降水资料,初步估算了旱情发展过程和空间分布范围旱情发展过程和...  相似文献   

3.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11,(6):4
数字85%6月2日消息,今年以来的持续旱情,使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水域大幅萎缩,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遭到巨大破坏。据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3月27日)去年入秋以来,我国南方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尤其是云南、广西、贵州部分地区出现罕见旱情,秋冬春三季连旱,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旱区群众遇到了严重生活生产用水困难,情况非常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南方旱情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  相似文献   

5.
旱情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大范围、长时序的旱情监测中,遥感技术以其快速、经济和大空间范围获取的特点,弥补了基于台站气象数据旱情监测的不足,为防旱和抗旱决策提供了实时、动态、宏观的辅助决策数据。本文对已有旱情遥感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将其总结为基于土壤热惯量、基于土壤波谱特征、基于蒸散模型和基于植被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从监测原理、适用范围和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一种结合了全球植被水分指数和短波角度归一化指数的优势建立的旱情遥感监测模型和方法。以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旱情为应用案例,从监测模型方法、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分析等方面,介绍一种基于植被水分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方法,建立了农业旱情遥感监测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MODIS遥感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当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评价了2006年5~10月广东省每旬的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过程,结果与2006年广东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吻合程度很好,表明这一监测方法能够用来有效地监测评价广东省农业旱情发展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7.
最新消息表明,山东、河南、河北等九省市降水持续偏少,旱情迅速发展。旱情刺激了决策者的神经,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让望"水"欲穿的安徽宿州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由于连续4个月没有有效降水,再加上没有储水可用,村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田里的庄稼枯黄。宿州村民并不知道,虽然没有使用上农田水利设施灌溉,但"十一五"期间农田水利总投入却高达7000亿元。但每次发生大旱大涝,我们能够听到看到的多是"50年一遇"、"100年一遇"等等,把什么都轻飘飘地推给了天气,到底是什么在阻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为什么在农民收入和资金投入能力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依然难以抗衡大旱大涝等灾情考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进行全国旱情监测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齐述华  王长耀  牛铮 《遥感学报》2003,7(5):420-427
利用NOAA AVHRR资料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 (LST) ,构建NDVI Ts 特征空间 ,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作为旱情指标 ,对中国 2 0 0 0年 3月和 5月各旬的旱情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 2 0 0 0年 3月和 5月的重旱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 ,在华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 ,3月和 5月的全国重旱面积分别为 6 7 2× 10 4km2 和 12 6 1× 10 4km2 ;通过与各气象站测定的表层 10cm土壤重量含水量 (θ)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 ,利用综合了植被覆盖信息和陆地表面温度信息的TVDI旱情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表层土壤水分变化趋势 ,作为旱情评价指标是合理的 ;对TVDI随NDVI和Ts 变化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 ,以陆地表面温度为基础的旱情指标相对比以植被指数为基础的旱情指标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GIS支持下用NOAA/AVHRR数据进行旱情监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旱灾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种重大自然灾害,它对中国北方春小麦生产的影响极大。本文介绍了一个应用遥感、GIS技术对黄淮海平原春小麦的旱情进行监测的系统及其方法。它综合使用的NOAA/AVHRR数据、地面气象资料和地图,选用作物缺水指数(CWSI)模型和热惯理模型对旱情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分别用分县的旱情等级分布图和相应不同等级的旱情面积、面积比例数统计表来表示。该系统自1994年起投入运行3年,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地区一场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不期而至,使河流干枯、麦田龟裂、麦苗枯萎。据统计,这次旱情,导致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2.99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达1.53亿亩,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八省的小麦主产区受旱面积达1.52亿亩。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dows服务实现水文、气象、墒情、遥感等旱情监测数据统一管理。利用数据诊断、地面监测、数据同化、遥感解译等技术,采用C/S结构建立土壤墒情监测、旱情分析系统,模拟区域旱情分布、发展趋势等,应甩WebGIS技术建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在线查询和发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南省农业旱情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的发生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宏观、客观、迅速和廉价的优势及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为旱情监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利用RS、GIS、GPS技术,使用MODIS卫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数据、地表温度( LST)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结合当前旱情监测模型,以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为依托,建立了适合河南省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MODIS数据在陕西省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s)数据为基础,构建双抛物线型NDVI-Ts特征空间,利用实测土壤湿度对其进行验证,并基于该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监测和分析了2000—2016年间陕西省旱情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NDVI-Ts特征空间呈双抛物线型,基于该特征空间的TVDI与10 cm深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 05)。空间上,2000—2016年间陕西省旱情主要分布在陕北西北部、北部以及关中北部、东部地区;时间上,2000年陕西省受旱面积占比为31. 95%,2016年为27. 65%。榆林市北部大部分地区、延安市中部部分地区、关中地区中部以及陕南零散地区旱情得到显著缓解,约占14. 45%,而全省84. 48%地区旱情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不显著;全省97. 62%地区变异系数较小,位于0~0. 8之间,主要分布在陕北北部和关中南部,表明全省旱情较稳定。全省23. 74%地区旱情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 1),随着降雨量的增加TVDI减少,旱情越轻,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榆林市大部分地区,延安市中部部分地区,汉中市北部、西北部,安康市、渭南市北部、商洛市东部部分地区及宝鸡市西部、北部部分地区;其余地区旱情变化并未受到降雨量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平均气温也不是影响陕西省旱情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TVDI的湖南省干旱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结合湖南省地形特征对TVDI拟合结果进行高程订正,能较好地反映旱情演变规律。将处理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湖南省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问题,直到8月份旱情开始有缓解趋势,但干旱问题一直存在。通过插值得到的同一时期标准化降水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湖南省干旱监测和趋势演变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可为湖南省旱情的预警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一场连续的干旱在我国10多个省(区、市)肆虐,北方小麦主产区受旱尤其严重。旱情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农田灌溉用水和部分城镇人畜饮水形势严峻。2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出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16.
《地图》2011,(6):14-14
大地龟裂,湖水干涸,如果你的大脑自动联想到了极度缺水的北非撒哈拉地区,那就大错特错了。上述情景正是人们印象中降水丰沛的我国南方。近年来,南方频遭旱情袭击,今年春旱影响尚未消失,入秋以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干旱。  相似文献   

17.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月17日宣布,延续100多天的北方冬麦区严重旱情出现重大转折,受旱面积已降至多年同期平均水平。久旱逢甘霖,这一消息驱散了数月来笼罩在国人心头的焦虑。然而,围绕旱灾的一系列疑问仍然引人关注:旱情还会反复吗?全国水利抗旱资金是如何使用的?夏粮价格是否会因旱灾而大幅上涨?旱灾对农民收入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国干旱遥感监测运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该研究利用1981-1994的NOAA AVHRR 8km分辨率的NDVI资料,以及对应时段全国102个固定农业观测站的20cm深的土壤湿度资料,建立了植被状态指数(VCI)与土壤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由土壤湿度旱情等级标准来换算出每旬用VCI进行干旱监测的旱情等级标准,以确定出全国的旬旱情分布状况,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干旱遥感则运行系统”,该运行系统使遥感手段监测全国干旱成为可能,将能提供每年3-9月每旬全国的干旱监测情况,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干旱减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电发〔2009〕5号北京、天津市,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10多个省(区、市)发生严重旱情,北方小麦主产区受旱尤其严重,目前仍在持续发展,农田灌溉用水和部分城镇人畜饮水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现有干旱监测技术存在的监测易受环境影响、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使用MODIS_TVDI和GNSS_PWV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省2016—2020年春季干旱特征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TVDI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干旱时空特征变化,在空间上,旱情呈滇西北向滇东南增强的趋势;在时间上,季内旱情呈先递增后减缓趋势,尤其3—4月份旱情变化特征最为明显。此外,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发现PWV和TVDI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季尺度上,相关系数基本均大于0.5;在月尺度上,PWV变化趋势与TVDI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TVDI变化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在日尺度上,尤其是降雨时期,PWV变化和TVDI变化幅度契合度更高,表现出了一定的干旱特征信号,因此PWV为旱灾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