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中辉碲铋矿的反射率、显微硬度及热电性特征,与此同时,探讨了其化学成化和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大水沟独立碲矿床中的辉碲铋矿有粗晶和细晶两类,呈片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硬度;其平均化学式为B12Te1.89S,其X射线衍射资料与合成辉碲铋矿和硒碲铋矿类似而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辉碲铋矿,其导电性为N型。  相似文献   

2.
辉碲铋矿矿物学数据补充资料银剑钊(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辉碲铋矿,热电系数,四川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为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作者已对其产出的辉碲铋矿化学成分和X射线衍射数据作过报道[1]。本文仅就辉碲铋矿的反射率、显微压入...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水独立碲矿床中的楚碲铋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汝成  骆耀南 《矿物学报》1997,17(3):280-284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唯一的独立碲矿床,楚碲铋矿是该矿床中重要的碲矿物之一。它存在于辉碲铋矿和磁黄铁矿晶粒之间,或包裹在辉碲铋矿中,呈银灰色,金属光泽,一组底面解理发育。显微压入硬度80.5kg/mm^2。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性清楚,反射率为58.0-59.0,X射线衍晶衍射分析的主要谱线有:4.797,3.229,2.368,2.169。矿物的化学组成据11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值为:Fe0  相似文献   

4.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辉碲铋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碲为主的矿床。在该矿床中,辉碲铋矿作为一种最主要成矿矿物而大量堆积。化学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表明其为标准的辉碲铋矿,晶胞参数a=4.1408-4.5225,c=29.5008-29.6170.铋含量为57.65%-58.68%,碲35.20%-36.4%和硫4.5%-5.36%.另外,辉碲铋矿含有较多的杂质元素铁、铅、硒、锑、金和银,其中硒、金和银含量分别达1600-2600g/t,1.4-10.7g/t和2300-3400g/t.辉碲铋矿的δ34S的变化范围示意出硫来源于地幔。其矿床成因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湖南浏阳七宝山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碲铋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质产状和共生组合 辉碲铋矿是一种产量少,但比较普遍的矿物。主要产于中温至高温含金石英脉或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矿脉中。在接触交代矿床中也偶尔见到。常见辉碲铋矿与多种硫化矿物共生。 我们在研究湖南浏阳七宝山矽卡岩-热液多金届矿床时,发现辉碲铋矿产于磁铁矿矿石内,与磁铁矿共生。出熔的辉铋矿呈叶片状沿辉碲铋矿的解理分布。自然金分布在辉碲铋矿的晶面上。  相似文献   

6.
大水沟碲矿床作为一种新矿床类型 ,自发现以来 ,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其成矿过程和成矿物质来源仍有不同的认识。本次工作选取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中的 3件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阶段的 3件辉碲铋矿和 6件白云母进行成矿流体He、Ar同位素测试 ,获得3He/ 4 He比值为 0 .2~ 2 .8R/Ra ,其中磁黄铁矿的比值在 1.6~ 2 .8R/Ra之间 ,平均 2 .1R/Ra ;辉碲铋矿1.2~ 1.5R/Ra ,平均 1.3R/Ra ;白云母为 0 .2~ 2 .2R/Ra ,平均 1.1R/Ra。成矿流体的40 Ar/ 4 He比值变化较大 ,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磁黄铁矿为 2 37~ 379,辉碲铋矿阶段的辉碲铋矿为 7~ 66。这些数据表明大水沟碲矿床在成矿过程中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唯一的独立碲矿床,楚碲铋矿是该矿床中重要的碲矿物之一。它存在于辉碲铋矿和磁黄铁矿晶粒之间,或包裹在辉碲铋矿中。呈银灰色,金属光泽,一组底面解理发育。显微压入硬度为80.5kg/mm2(15g负荷)。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性清楚,反射率为58.0~59.9(λ=546nm)。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主要谱线有:4.797(60),3.229(100),2.368(80),2.169(50)。矿物的化学组成据11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值为(重量%);Fe0.13,S0.04,Cu0.03,Te37.84,Bi61.37,Se0.01,Sb0.16;总量99.58,其化学成分式为;BiTe。楚碲铋矿形成于贫硫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杨子地台西缘的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迄今唯一一例独立碲矿床。成矿围岩为一层30一50m厚的三叠纪变基性火山岩及厚层状大理岩。矿体呈脉状平行排列,走向NNE。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辉碲铋矿阶段和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主要碲矿化阶段。该阶段矿石的碲品位一般为0.2%一5%,富矿石达15%一25%。在矿脉两侧围岩蚀变十分发育,于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矿脉和辉碲铋矿阶段矿脉两侧分别形成以黑云母为主和以白云母为主的两套蚀变组合及分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从矿脉边侧向外,K、Na和Ca组分降低,Fe和Mg组分增高。矿脉中白云母的K-Ar年龄测定为149.86±2.72Ma。黄铁矿的Co/Ni比值为56一652。成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大水沟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上燕山期碱性岩浆或碱质花岗岩活动有关。成矿时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硫逸度(fs_2)为10 ̄(-16.7),碲逸度(fTe_2)为10 ̄(-15)一10 ̄(-14);辉碲铋矿阶段的fs_210 ̄(-14)一10 ̄(-11.5)和fTe_210 ̄(-11.2)一10 ̄(-10.5)。  相似文献   

9.
江西盘古山钨矿是一个钨、铋、碲均可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有关其碲化物的特征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尚属空白.文章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中碲化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盘古山钨矿床的碲化物主要有硫碲铋矿A、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巴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及辉碲铋矿.矿床碲化物由浅至深有依次出现硫碲铋矿A、巴硫碲铋矿、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辉碲铋矿的趋势,矿物逐渐富Te元素而贫Bi、S元素.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碲化物最小捕获温度为152~395℃,碲逸度为-11.0<1ogf(Te2)<-7.1,硫逸度为-12.54<logf(S2)<-9.39.研究认为,温度和f(S2)的降低,及f(Te2)/f(S2)的相对增大是碲化物沉淀的关键因素.碲化物的空间分带可能是随着成矿流体物化条件的变化导致Bi2S3-PbS矿物系列中Bi被Pb置换、S被Te置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碲硫铋矿(Csiklovaite)是一种很少见的矿物。国外报导的产地只有两处:罗马尼亚的锡克洛夫(Csiklov)(首先发现)和匈牙利;但其含量都很低,粒度细小,矿物学研究不够。福建马坑的碲硫铋矿在我国是首次发现,矿石含碲达百万分之几,在选矿产品中碲可富集到千分之几。碲主要呈碲硫铋矿和辉碲铋矿(Tetradymite)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在西南三江成矿带的义敦岛弧带,首次发现辉碲铋矿的找矿线索。Te品位比目前利用回收的矿床高1~3个数量级,可作为独立碲矿床评价。  相似文献   

12.
狮子山矿田矽卡岩型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因上属于矽卡岩型金矿。矿相学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床中的铋矿物以自然铋、辉铋矿为主,其次为碲铋矿、硫铜铋矿、辉铋铅矿等;铋矿物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与自然金紧密共生;包村矿区Bi-Au相关系数为0.69,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成矿流体相分离引起的热液硫逸度fs2降低,可能是黑铋金矿分解成金和铋,并最终导致金与铋矿物密切共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规模第二大的富铜多金属矿床。在永平铜矿火烧岗采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矿区内主要的容矿围岩为互层状安山-玄武岩和钙铁榴石矽卡岩,其中,夹有灰质硅质岩和片岩,以及层状与透镜状矿体,为典型的海底火山喷发环境。大量胶状黄铁矿的存在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胶状黄铁矿普遍重结晶和钙铁榴石矽卡岩本身就代表着变质作用(或矽卡岩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强烈的热液蚀变对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起到促进作用。有用元素除铜与钨外,铋与铟的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新发现含铼白钨矿、含稀土沥青铀矿与一系列金属铋和碲的矿物:自然铋、辉铋矿、硫铜铋矿、含银辉铜铋矿、硫银铋矿、沃仑斯基矿、碲铋矿、叶碲铋矿、铁铜碲硫铋矿、含锝碲银矿、辉铋碲银矿(?)、叶碲铋-碲银矿(?)等。  相似文献   

14.
胶东地区探明金储量超过5000t,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玲珑金矿区位于胶东西北部招-平断裂北段,具有典型含金石英脉矿床的特征。矿区部分矿段产出富碲铋化物的明金矿石,是研究富碲铋化物金矿床成因和金超级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对胶东玲珑金矿区富碲铋化物明金矿石的矿物组合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玲珑金矿区含明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较高,平均为894。共发现了五种与自然金共生的碲化物,分别是辉碲铋矿、碲铋矿、碲银矿、碲铋银矿和碲镍矿,其中辉碲铋矿含量最多。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研究及物理化学条件分析,确定成矿流体的碲逸度范围为-12.6相似文献   

15.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矿铋矿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延伸约2000km,南北两侧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相接。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已发现成矿带中铋的矿化呈带状展布。尕尔穷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在矿石中首次发现铋的独立矿物——辉铋矿,这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重要铋工业矿物。此外还有含锇自然铋、硫铜铋矿、碲铋矿、含硫碲铋矿、未定名的BiTe2等铋的自然元素矿物、碲化物及硫盐矿物。研究成果丰富了成矿带铋矿物种类,对矿床研究和勘查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镜下鉴定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讨论了Cu-Au-Bi共生关系,铋在成矿热液中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辉铋矿在高温热液下形成。尕尔穷铜金矿床的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83.2~87.1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86.87~87.29Ma,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现碲原生矿床这个离四川石棉县安顺场15km的碲矿含碲1~2%,高者达36.6%,矿石矿物主要是辉碲铋矿。单碲(铋)矿的发现为世界罕见。南京发现相当完整的猿人头盖骨这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地方政府部门配合下发现的。据鉴定,不论是头盖骨本身,或者与之共生的动物群面貌,均与北  相似文献   

17.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延伸约2000 km,南北两侧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相接.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已发现成矿带中铋的矿化呈带状展布.尕尔穷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在矿石中首次发现铋的独立矿物——辉铋矿,这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重要铋工业矿物.此外还有含锇自然铋、硫铜铋矿、碲铋矿、含硫碲铋矿、未定名的BiTe2等铋的自然元素矿物、碲化物及硫盐矿物.研究成果丰富了成矿带铋矿物种类,对矿床研究和勘查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镜下鉴定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讨论了Cu-Au-Bi共生关系,铋在成矿热液中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辉铋矿在高温热液下形成.尕尔穷铜金矿床的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83.2~87.1 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86.87~87.29 Ma,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鲁麟  梁婷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2018,92(3):560-574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铋碲铂矿-铋碲钯矿系列的矿物按其铂和钯的含量不同可以分为铋碲钯矿、铋碲铂钯矿、铋碲钯铂矿和铋碲铂矿,其中铋碲铂钯矿是我国前几年发现的,并对该矿物作过矿物学研究。我们对铋碲铂钯矿和铋碲铂矿作了单晶 X射线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矿物的结构均属CdI_2型。?.?.根津(? ,1963)推测铋碲钯铂矿(蒙契矿)的结构为CdI_2型的看法与此结果是一致的。可以认为铋碲铂矿-铋碲钯矿系列的矿物均属同一结构型——CdI_2型。  相似文献   

20.
叶碲铋矿研究中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碲铋矿最初定名为wehrlite,结构式为Bi2 xTe3-x,后于1982年改名为pilsenite,结构式相应改为Bi4Te3。楚碲铋矿(BiTe)的成分介于原叶碲铋矿的成分范围之内。有些研究者仍用原成分确定叶碲铋矿或把楚碲铋矿当作叶碲铋矿,本文旨在提醒研究者注意,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