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会东 《地图》2014,(4):132-133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城市的繁荣和地图学的发展,而印刷术的改良又促进了地图的刻印和传播.随着“文艺复兴”以来世俗化的进程与欧洲城市的勃兴,城市地图开始成为1 6世纪欧洲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鸟瞰画法绘制的欧洲城市图开始大量出现.作为古罗马帝国的都城、中世纪天主教的圣城和“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永恒之城”(Citta Enterna)罗马是欧洲城市图的重点表现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城市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其中15世纪的罗马城图主要以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和中世纪的圣殿教堂为描绘对象,表现了罗马作为天主教圣城的城市意象.16世纪以来的罗马城图,除了描绘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广场和中世纪的教堂之外,也开始表现罗马城中的街道、广场、住宅一类的世俗建筑,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作为教皇国都城的繁荣和辉煌.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8,(1):16-17
梵蒂冈城国(The Vatican City State),简称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方台伯河西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从罗马踏进圣彼得广场就算进入梵蒂冈的国境了。虽然此“城中之国”而积只有0.44平万公里,但是这实体最小的国家,却是虚拟世界力量最大的国家,影响力毫不逊色于世界大国。因为此地就是全球10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天主教教廷所在地,天主教的教宗——教皇也居住在此。  相似文献   

3.
2012年,边境城镇埃尔瓦什及其驻防工事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使葡萄牙的世界遗产数量上升至14项.而我,有幸在它"成名"前一睹其容貌. 地图上的寻觅 当我为游览伊比利亚半岛查阅资料时,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埃尔瓦什的介绍,我之所以找到它并决定去这座无名小城,是因为当初计划从里斯本坐火车去西班牙的梅里达时,查到需要在埃尔瓦什或西班牙的巴达霍斯转车.作为古罗马名城,巴达霍斯比较有名,那埃尔瓦什又是个什么地方?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在谷歌地图上寻觅埃尔瓦什,发现它在一片荒野中,由大、中、小三座星形城堡构成,三座城堡分别占据三座山头.最大一座城堡的城墙内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小镇.  相似文献   

4.
张伟 《地图》2004,(5):40-43
永昌是位于河西重镇武威、张掖之间的小城。在县城南头312国道旁高高地伫立着一群雕像站立中间的长者高鼻梁、卷发着汉代中原服饰.两侧男女身材高大、眼窝深凹.头发卷曲着古罗马服饰眺望着远方。一眼便可认出.这是来自西方的百姓。经笔者询问方知这是当地政府特制的纪念性景点:“骊轩怀古”。  相似文献   

5.
《地图》2009,(5):13-13
近日,由松下公司“Evolta”碱性电池供电的小机器人在法国勒芒挑战与勒芒24小时耐力赛相同的赛程。众所周知,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世界上最辛苦、最单调的赛事,它的长时间拉力,对于汽车性能和车手体能都是严峻的考验。耐力赛的赛道是当地高速公路和街区公路封闭成的环形路线,单圈长13.5公里,比赛一般从第一天的下午四点开始,  相似文献   

6.
席会东 《地图》2014,(5):132-133
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的最大城市和港口伊斯坦布尔,公元330年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仿照罗马城营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跨越欧亚两大洲,控扼欧亚往来通道和爱琴海与黑海的唯一通路,在历史上曾经作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中世纪时长期是欧洲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和欧洲人抵御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堡垒,因而成为欧洲城市图的重点描绘对象.  相似文献   

7.
平遥地处山西省中部 ,居汾河西岸。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 ,后称为中都 ,春秋时为晋国的古邑。西周王朝为抵御外侵修筑城墙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明洪武三年 (公元1 370年 ) ,出于军事防御需要 ,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砖石城墙 ,明清两代 5 0 0余年间共修葺 2 6次。直到今天 ,平遥古城以她古老、纯朴、雄伟的风姿屹立在晋中平原上。平遥古城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和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中国辽金时代木构建筑镇国寺组成的一组庞大古建筑群 ,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城市原型风貌 ,完全合乎我国古代县城一级的等级和礼…  相似文献   

8.
南社村     
南社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处于南社村位于樟岗岭与马头岭之间。现存的古建筑群包括古围墙内的古建筑和古围墙东门外以关帝庙和尼姑庵旧址为主的古建筑。古围墙内的古建筑群面积96000平方米,古围墙东门外的古建  相似文献   

9.
陈西御 《地图》2012,(4):32-41
“曾经有一个城市叫伦敦,但如今已不复存在。”——《约翰·伊夫林日记》 今天,漫步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伦敦城(City of London),你绝对想不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作家竟这样描述他眼前的伦敦。伦敦是怎样建成的?伦敦又是怎样毁灭的?作为一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城市,现代伦敦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你能在位于巴比肯(Barbican)的伦敦博物馆里找到那块雕刻着拉丁文“Londiniensium”的古罗马石碑,伦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就向你慢慢展开了。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地图》2019,(3):124-133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赣州的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为国内罕见的较为完整的北宋砖城墙,距今已有近丢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杨浪 《地图》2013,(6):140
“城门是干什么的?”“走人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部分.这是城门的交通功能,是与城墙联系在一起的.城墙是军事筑垒工程在建筑上的延伸,有墙就得有门.但这个地方最容易被攻破,所以在那两扇门板之外又增加了箭楼、垛口、瓮城,等等.这就是说,城门也是军事防御设施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周尚意 《地图》2011,(4):141-141
这里所说的西城是指北京的一个城区,它是一个令人"自豪"的城区。若要知道西城的地理位置,首先要了解北京的地理空间。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的都城,历史上形成了层层拱卫的空间结构。明清确立的都城空间结构有四个圈层,它们自内向外以四道城墙为界:紫禁城城墙、皇城城墙、内城城墙和外城城墙。  相似文献   

13.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5,(4):91-94
这幅地图实在太稀罕了,即使在国外也是不大有人提到,其中的古拉丁文更是难认。图片是我们刚从罗马弄回来的。我们很自信地觉得,在国内,恐怕只有我们才能找到这样清楚的图片并将上面的拉丁文译成中文。希望读者朋友也能喜欢。  相似文献   

14.
杜莹 《地图》2014,(4):56-63
明代奇山所:城市雏形的出现明初,倭寇侵扰沿海地区,为防倭寇,明朝在沿海要地设立卫所.烟台是京津海上门户,战略地位重要,它最初是以海防军事为目的而建的,因此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烟台设立了奇山守御干户所,并建设城池,这是烟台城市建设之始.奇山所是一座千户所城,作为军事机构直属于宁海卫(今烟台市牟平区)管辖.奇山所城占地面积9.86公顷,城内面积7.96公顷,略呈方形.城设四门:东为保德门、西为宣化门、南为福禄门、北为朝崇门.城门上部均设城楼,作嘹望指挥之用,北门城楼为总指挥所.城门上部两旁城墙上均设“铺”,“铺”是一种呈圆弧状突出城外的设施,作战时可三面御敌,奇山所城城楼上有4楼1 6铺.城墙底部采用青石砌筑,上部采用大青砖砌筑,城墙高7.33米、厚6.67米.城墙内侧设有环形马道,可由城内通过斜道直通至城墙上的马道以及时应战敌人,环形马道也是军械的运输道.城墙外四面设防御城壕,每座城门口设铁索吊桥.  相似文献   

15.
正城墙是西安市民的骄傲,它从历史中走来,是历史的见证者,而它本身也是历史。走进西安,就是走进历史。走近城墙,感受它的厚重,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新中国,古老的西安城墙获得了新生,它是鲜活的、生动的,敞开胸怀迎接着八方宾朋。现在的西安城墙景区由城墙、护城河、环城公园、顺城巷组成,是各国政要、外地游客、社会各界人士到西安的必游之地,更是西安市民休闲娱乐、文化建设、亲朋聚会的  相似文献   

16.
孙运豪 《北京测绘》2022,(12):1628-1634
在遗产保护中,文物的数字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高精度的文物遗产数字模型能够记录文物的三维空间信息以及纹理信息,为文物的保护、展示、修缮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针对南京城墙铭文砖的数字化采集需求,结合城墙本身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采用带状倾斜摄影+贴近摄影的技术方法,获取不同尺度的城墙影像数据,建立高精度的城墙三维模型,同时,借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遥感解译的技术方法,构建砖文“属性”知识库,搭建城墙铭文砖“空间+属性”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阐述了南京城墙铭文砖数字化采集的工艺流程,探索了一种针对城墙铭文砖数字化采集和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搜酷     
《地图》2011,(3):18-18
西洋古典地图框画系列(一) 精细雕刻的云彩围绕四周,古典绘制的经纬穿越图层,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名言刻于下方。这幅著名的《寰宇概观》由荷兰地图学家、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奥特利乌斯创作于1570年,  相似文献   

18.
又见大理     
大理,有着南诏古国的悠远,茶马古道的沧桑,风花雪月的妙曼;有着蝴蝶泉的美丽传说,三月街的热闹非凡,白族人的真诚好客;也曾有我美好的追忆,失落的惆怅,莫名的感伤……再次地到来,心情却难于言表.游走于熟悉的小巷,抚摸着城墙的古砖,城门、白塔,苍山、洱海,依然如故,改变的,只是观景的人. 还记得那日,我们天不亮就起来,从北门走到南门,由东门晃至西门,在空寂的古城静静游走,迎来第一缕晨曦.  相似文献   

19.
苏州城墙作为苏州古城文化的载体,其时空演变历程体现了苏州城的发展历程,城墙时空分布的更替往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洞悉苏州城墙时空演变规律,定量化挖掘其与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本文基于专题性国情监测,利用多期影像,采用文献检索查阅法、时空序列数据归纳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采集1997—2017年间的6期城墙数据,突破以往定性化描述城墙演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历史时期,城墙的数量、长度、空间形态不尽相同,城市建设对城墙时空分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小鱼 《地图》2019,(2):116-125
位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半岛的中世纪古城圣马洛(Saint Malo)曾是历史上著名的海盗城,也是当下颇为热门的观光与疗养胜地。建于12世纪的花岗岩城墙绵延2000米,墙内是迷人的古城风光,墙外却是浪涛拍岸、碧海蓝天。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将圣马洛誉为“波涛上的石皇冠”,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