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双面投影法在双河拱坝坝肩岩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应用赤平极射投影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双河拱坝石坝肩岩体稳定性,并用矢量代数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双面投影法分析坝肩岩体的稳定性,简便,直观,成果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2.
静水压力对岩体边坡抗滑移稳定性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河道和水库两岸常会发现因河道或水库水位的交替消长而发生岸边岩体的滑移与坍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岩体边坡外邻水水位的消长以及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水位在不同变化情况下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结合不同实际场景,讨论了边坡外邻水和节理裂缝内充水这两种情况对岩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大小的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岩体边坡外邻水水位的上涨会增大岩体边坡的抗滑移稳定性;而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上涨会减小岩体边坡的抗滑移稳定性,并定量对比了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3.
岩石边坡,尤其是裂隙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应考虑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和发育程度。对随机发育的岩体结构面,赤平极射投影是确定优势结构面及分析边坡潜在破坏模式的基础。以某电厂高100m以上岩石高边坡为例,介绍了采用赤平投影图解法及极限平衡法,进行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危岩体是影响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与工程活动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对危岩体的勘察、稳定性评价与防治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难题.受危岩体复杂地质特征影响,南门湾危岩体由20余个危岩块体组成,其防治设计存在一定工程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岩体裂隙系统发育状况,在W6危岩单体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赤平投影法评价危岩体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与南...  相似文献   

5.
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问题时,强度折减法因其具有较多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岩土体一般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屈服准则为广义米赛斯准则。对于密集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遍布节理模型可同时考虑岩块和节理属性,更符合岩体状态及工程实际,认为岩体经强度折减后潜在破坏可能首先出现在岩体中或沿节理面或二者同时破坏。结合工程实例,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的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表明,潜在滑移面为折线型滑面,下部潜在滑移面倾角与节理面等效内摩擦角基本一致,上部潜在滑移面与岩体拉破坏相关;节理倾角与边坡安全系数、潜在滑动范围密切相关,陡倾角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通过对边坡失稳判据和边坡滑移面确定的探讨,认为以力或位移不收敛作为边坡失稳判据是适当的,而边坡的剪应变速率物理意义十分明确,适于作为边坡潜在滑移面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勘查的基础上,分析成因。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对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两处危岩体各有两组不稳定结构面,分别可能沿着190°和145°方向滑动,造成危岩体崩塌。建议采用拦石网工程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调查与地质测绘,分析厦门市双狮南里崩塌落石边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赤平投影法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应用RocFall软件对落石运动路径进行反演模拟与分析,结合崩塌落石的运动状态与轨迹,提出了"拦石墙+植树+危岩体嵌补"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单一露天开采逆倾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地下开采覆岩变形破坏机理和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的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滑移型破坏、塌陷型破坏和滑移-塌陷复合型破坏,地下开采的空间位置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影响显著,其影响程度受进入塌陷范围内的边坡潜在滑面长度和岩体强度参数弱化程度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9.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川藏线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野外调查发现基岩边坡失稳一般表现为块体塌落或滑动。基于岩体结构控制理论,作者以川藏线西藏境内宿瓦卡附近的人工高边坡为例,进行了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对比现有理论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程序CPH。坐标投影作图法是一种以正投影为基础,以分析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关系及由其切割出来的块体的稳定性为目的的图解方法。根据现场量测取得的数据,采用CPH程序确定了块体边坡的结构面方程,从而求出各结构面产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平切面图,并求得各块体顶点坐标,计算出块体的表面积及体积。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运用CPH程序进行块体稳定性分析,并求出块体的稳定性系数。通过分析可知,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的CPH程序在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三叠系灰岩分布区发育有较多的危岩体,六枝特区南极山危岩体极具代表性。为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在详细调查基础上采用空间赤平投影分析方法分析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可能的崩落类型,3处危岩体中有2处为为次稳定,1处基本稳定。对WY1可采用锚杆加固、对WY2采用加筋混凝土加固、对WY3采用嵌补加固。类同的危岩体可采取类同的方案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1.
对盐亭县危岩带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四处典型危岩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赤平投影法、稳定性计算、坠落轨迹及冲击能计算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四处危岩体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2)W1、W2、W3三处危岩体的水平崩落距离和末动能较大,对附近居民和公共设施安全造成威胁,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3)根据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对4处危岩体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及岩体结构,采用定性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研究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并采用块体理论及极限平衡法系统分析边坡局部及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切向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可以分为两类:深层变形破坏为受层间软弱夹层空间展布特征控制的块体失稳,浅表层破坏为局部块体失稳及强风化强卸荷带岩体沿最大剪应力带的滑移-拉裂变形。稳定性分析结果认为边坡浅表层岩体稳定性差,但发生深层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杨房沟坝址高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杨房沟坝址高边坡稳定性情况及治理措施,采用现场调查及室内分析计算方法对河谷高边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展开了全面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高边坡花岗闪长岩可划分为块状、次块状及镶嵌结构等类型;边坡岩体质量从坡面向内分别为Ⅲ2、Ⅲ1、Ⅱ类,Ⅳ类岩体很少;天然边坡存在松动张裂、楔形体滑动及崩塌等破坏形式,控制性结构面为顺河向卸荷裂隙;从河谷演化角度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现今边坡应力分布、塑性区范围、变形规律及总体稳定性,认为坝址区天然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降雨或地震等不利条件边坡可能存在浅部块体滑移失稳。  相似文献   

14.
杨志军  孙忠弟 《地下水》2011,(4):153-155
采用普遍测网法对广东省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沿线岩质边坡结构面进行测量,然后利用"赤平投影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包"对测量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运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模拟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岩体结构的室内网络模拟,从而得出该高速公路边坡岩体结构面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为其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论文综述 (一)斜坡岩土体特征的研究 “瀑布沟边坡工程岩体分类探讨”一文详细研究了大渡河上游瀑布沟坝区花岗岩和浅变质玄武岩强度及结构特征,利用赤平投影作优势面分析,将斜坡按岩体结构特征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评述其变形状况、环境特征及稳定性。“风化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特征”一文对广东珠海深圳地区广泛分布的燕山期花岗岩风化特征作了研究,确定块体的倾倒和沿缓倾裂隙  相似文献   

16.
扎西林卡后山崩塌为西藏拉萨地区及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崩塌类型,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工程测量、地质测绘等工作手段,初步查明了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危岩体分布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赤平投影法作出稳定性评价,并基于ROCKFALL进行了失稳危险性评价;确定了成因机制、稳定性、崩塌落石运动轨迹、运动距离等,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对拉萨市周边及类似灾害的评价、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裂隙化硬岩洞室围岩失稳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永华  姚爱军  刘晓明 《岩土力学》2004,25(7):1085-1088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及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华北某大型地下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展示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石滩地危岩体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变形以来,于2016年7月19日再次发生崩塌灾害,坡体危岩体变形具有加剧的趋势,严重威胁坡脚处石滩地村安全。基于野外调查和勘测,结合已有资料,研究了石滩地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滩地村西侧危岩体变形范围大,可划分为三个危岩体区及7个危岩体带。危岩体崩塌破坏模式表现为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三种类型,其中南部、中部危岩体以倾倒、坠落式破坏为主,北部危岩体以滑移式为主。天然状态下危岩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遭遇强降雨或地震时,危岩体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易发生崩塌灾害,相比于中、北部危岩体,南部危岩体更易发生崩塌。  相似文献   

19.
马作明 《安徽地质》2007,17(3):216-220,229
文章对小孤山崩塌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崩塌的类型进行了划分,采用赤平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后,判断其崩塌(危岩体)均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需进行工程治理,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百钱沟危岩区位于县城内南江河左岸三百钱沟沟口附近,是南江县危岩崩塌地质灾害高发地带,目前三百钱沟危岩区在长约1500m范围内主要发育有13个危岩体。坠落式、倾倒式和滑移式三种类型为区内危岩的主要失稳破坏方式。本文通过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结合危岩体崩坏机制,提出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综合工程措施对三百钱沟的危岩体进行针对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