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广场     
《中国测绘》2013,(6):84-87
我首次发布全球农业生产遥感监测评估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1月20日向全球首次发布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中、英版),为全球粮食贸易提供了重要而透明的农情信息。该报告评估了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主要产粮国2012—2013年小麦、玉米、大豆与水稻的产量,并对粮食主产区与主产国的环境和生产要素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灾害的TM影像监测技术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武红敢  石进 《遥感学报》2004,8(2):172-177
中国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造成巨大损失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及时准确监测与中长期预测预报 ,以便把灾害控制在萌芽状态 ,虽然目前科学技术和研究水平还不能准确预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但可以及时监测早期灾害点 ,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该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陆地卫星TM数据开展早期灾害点 (或虫源地 )监测的方法和利用航天遥感数据对“虫源地”实施的有效监测 ,为航天遥感技术用于重大森林病虫害的宏观监测和预警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3.
周忠发  李波  贾龙浩 《测绘通报》2012,(Z1):246-248
烤烟是贵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烤烟与其他大农业一样,其产量受自然影响比价大,加之烤烟种植收购的计划性比较强,提高烤烟种植的精准化程度,成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新型遥感技术对其定量评价是一趋势。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常年多云多雨,光学遥感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作为周期性监测数据不理想,本文提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行烟草种植面积的定量监测,适用于贵州喀斯特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为下一步开展贵州山区烟草面积监测与估产模型的构建提出基本思路,能够为贵州山区的烟草种植面积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能够为我国西南烟区乃至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监测实时化、种植精准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封面图片为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生成的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国2014年7月至10月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图(a)与耕地种植状况图(b),反映出作物长势与耕地利用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CropWatch系统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创建,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有限的地面观测数据,构建了不同时空尺度的农情遥感监测多层次技术体系,可实现全球尺度,洲际主产区、31个主要农业生产国以及9个大国的省/州的农情监测与产量预测。依托地面实测数据,CropWatch系统可对其指标和方法进行系统验证,以保障全球大范围的作物生产形势监测结果与分析结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为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农业发展状况,今年在各省设置农业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网点,利用卫星遥感拍照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各地土壤有机质、水分含量和农作物产量、病虫害发生等有关数据信息,以促进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王树文  刘俊卫 《测绘通报》2012,(8):51-54,68
探讨在地理国(市)情监测中如何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城市地理市情进行监测,论述如何以RS、GIS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获取不同时期的城市地理信息,对城市地理市情实施监测,分析和评估城市地理市情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几个地理市情监测案例探讨如何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和权威的城市地理市情信息,以及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沉降观测任务也不断增多,为确保监测体在施工、运营期间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及时向业主提供准确的安全预报。通过对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重视,对所测数据认真加以综合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就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监测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是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结合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对遥感影像地图的需求,根据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情况,研究制定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制图模板;形成一套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的制图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典型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制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调查及监测、灾后重建等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地表形变造成的损失备受关注。而基于点的传统大地测量监测技术,在区域性的地表形变监测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提出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城市地表形变。联合时序InSAR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对深圳和香港海岸线的地表形变场进行监测,同时生成香港网络参考站三维变化的时间序列。由结果可知,位于填海区的地铁建筑区和地基较浅的建筑物,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急剧增长,引发的深基坑工程事故也随之增加。因此,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变形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反馈基坑变形动态,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叙述了变形监测灰色GM模型预测方法,并以重庆越洋广场监测项目为例,分析基于小波变换前后的预测效果和精度水平。结果表明,灰色模型能够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物水分和氮素光谱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水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最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及时准确监测或诊断出作物水肥状况,对提高作物水肥管理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减少过度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指导节水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简单介绍了植物光谱特性的生理生态基础以及光谱诊断原理,然后对国内外作物水分和氮素状况光谱诊断的研究进展,目前作物水分和氮素状况光谱诊断方面的研究重点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数字水准仪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沉降监测是各种变形观测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监测方法,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监测对象的沉降信息,以便对监测对象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和准确的预报,是广大测量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就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北京市地铁四号线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普及电子水准仪的应用和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深基坑变形监测中,水平位移是反映基坑变形最直接的物理量,如何及时有效地获得准确反映基坑变形的位移数据尤为重要.监测研究以安徽省节水技术推广研究中心大楼基坑变形监测为例,使用高精度徕卡0.5″全站仪,采用棱镜强制对中的方法,对该深基坑的支护顶或坡体的特定方向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同时,对监测中工作基点和监测点布置方法、监测流程以及精度优化等进行了探讨,为后期相关工程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测绘标准化》2010,(3):47-48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介绍了土地动态监测的2种方法,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键步骤及作业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面积、快速、准确掌握和预报农业生产信息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利用上述高新技术建立农业信息采集监测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耕地资源相对有限,播面增长空间小,耕地占用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监测土地占用,对农田保护、减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可以在耕地占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表结构的复杂性,高精度的耕地占用监测面临较大困难。为提高监测精度,本文研究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监测贵州全省的耕地占用情况。首先,利用多类型、高频次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贵州省全域范围内的大量样本,据此挖掘遥感图像中的耕地占用信息;然后,联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构建耕地变化监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从遥感图像的光谱、空间和时相信息中提取耕地变化情况;最后,选取典型区域对监测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监测出贵州省占用耕地区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运明 《测绘通报》2016,(1):99-103
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在监测基准网的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以消除和减弱各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幅度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指导数据,保证了地铁的安全运行,是一种简便、灵活、实时、动态的监测系统。工程应用表明,它可以进一步提高隧道、建筑物等安全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工程安全监测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实现对隧道等构筑物的实时监测。可在地铁运行间隔内迅速完成隧道的三维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进入常态化阶段,监测成果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统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监测成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地理国情监测过程质量符合技术设计要求,本文从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发,结合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确定过程质量抽查的关键点,并最终保障监测成果真实、准确、可靠,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基于自动全站仪开发的深基坑围护结构体三维位移自动监测系统;探讨了自动控制程序需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流程;分析了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基于自动全站仪基坑围护结构自动监测系统极大提高了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能及时准确可靠地提供基坑三维位移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在建成后能够安全运营,准确及时地掌握高速公路变形状况,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它进行周期性安全监测,精确地测定它的动态特性和几何量的变化,然后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警,从而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生态高速公路项目(如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采取GNSS RTK方法进行平面位移监测,采用二等水准同站双测方法全线监测沉降,通过定期持续监测,对变形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生态高速公路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