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国土资源部11号令、21号令相继出台后,如何处置改变土地用途为经营性用地成了十分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加上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造成了各地在办理改变土地用途业务过程中出现了政策把握不准、处置方式混乱的问题.为此,深刻剖析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性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改变土地用途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确定改变土地用途处置方式,对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谈谈自己对改变土地用途处置政策的一些肤浅思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调整规划用途——增地根据国家控制大马路、大广场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改变城市规划,将原已规划作广场和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用于急需的、更有利于当地发展的项目建设,以此缓解用地指标短缺的问题。盘活存量土地——活地充分利用好已批未用土地,依法处置好闲置土地,盘活改制企业土地,用活储备土地,并对已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建立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一、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以代替原来实行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4.
土地供应要着眼于由单一扩大总量供应转向盘活存量,提高用地节约集约化程度,尤其是强化土地供后监管,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土地供需失衡、利用率低下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难题,尤为关键的是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记者获悉,国土资源部对于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已形成初步框架,在化解用地需求矛盾上,未来将提高存量用地比重,建立起以"盘活存量"为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土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现实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盘活存量土地,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前瞻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们对乐都县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城镇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闲置土地处置若干问题的研究——以钦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国务院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处置闲置土地的政策,要求各地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严禁闲置土地.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处置闲置土地的决心,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与问题,笔者通过对钦州市闲置土地处置情况进行调研,就当前如何规范闲置土地处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搜集、整理的是国有土地出让供应计划、经济适用房供地计划、国企改制土地处置信息、批次转用建设用地信息、土地供给隋况等相关土地市场信息。运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出新增、存量土地在土地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各用途土地供应结构、批而未供土地面积等相关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政策.在中央紧缩地根的情况下,湖州市南浔区不等、不靠,化被动为主动,创新盘活低效土地举措,积极探索司法拍卖向存量土地延伸,提升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文章.截至目前,南浔区通过司法拍卖已盘活存量土地350亩,引进项目2个,总投资28.18亿元.一是排摸企业.南浔区政府组织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南浔区分局、区发改经信委和各镇(开发区),对辖区内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停产倒逼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查清理,排定有条件盘活土地资源的企业名单,并对土地类型、数量、位置、使用现状、规划用途等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可盘活土地企业库.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执法实践中,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所确定的用途和实际用途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确定破坏"耕地"时,分别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规划"和实际用途一致,均为耕地;二是"规划"为耕地,而实际用地又不是耕地。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三是由于还没办理农转用和征用,"规划"已确定为建设用地,但实际是耕地,还一直在耕种。  相似文献   

10.
切实做好企业改制中的土地使用权处置工作,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一项政策性强却叉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几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感到,从严把好改前、改中和改后“三关”,是做好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工作,落实全程化监督和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存量土地的表现形式 城市存量土地就广义来说,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由于历史和市场原因遗留下来的,与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结构、功能不相适应(土地利用用途)的一部分用地,包括一些闲置的建设用地和建筑质量差、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套差、土地利用率低急需改造的地区等.  相似文献   

12.
为严格建设用地管理,盘活存量和消化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004年我市国土资源系统组织抽调有关人员,在全市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时半年的闲置存量土地清理处置工作.通过艰苦工作,摸清了底数,处置了一批闲置存量土地,较好地形成了集约用地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陈燕  黄英 《国土资源》2005,(11):22-24
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成为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成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规划编制的时间仓促,加之一些地方原有工作基础薄弱,致使规划不够合理,同时,一些地方擅自或变相修改规划,造成规划用地指标提前超支、透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23,(4):15-16
<正>河北:高位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利用2022年,河北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473公顷(15.71万亩)、闲置土地2363公顷(3.54万亩),处置率分别为46.15%和85.53%,较全国平均处置率分别高出17.66个百分点和39.31个百分点。有关数据反映出河北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效率的做法成效突出。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河北省委、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贵州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47万亩,处置率在全国排名第六;完成闲置土地处置5.24万亩,超额完成自然资源部下达的年度处置任务。一是精心组织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全省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整改工作台账,实施台账月更新,动态掌握家底。二是全面谋划布局,印发关于做好土地精准供应盘活存量土地的指导意见,强化"多规合一"规划引领,注重建设用地精准供应,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创新存量土地利用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城市政府要实现对土地市场的高度垄断和集中统一管理,必须解决存量土地的控制问题。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几年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政府如果不能对存量土地进行有效控制,集中统一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就不可能落实,土地招、拍、挂制度就难于推行,国有资产流失就会堵而不止。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出现、发展和完善,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时,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根源,找出解决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核心措施,规划调控、完善机制、盘活处置、调整布局、强化责任等,以便指导工作实践,进而总结经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江辉 《国土资源》2014,(7):15-15
正浙江省通过加强规划统筹管控来促进节约集约。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的科学是最大的节约。二是改进土地利用规划,以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坚持有压有保,突出重点。将批而未供情况与考核奖励相挂钩,实施计划差别化管理。创新管理制度和政策引导,实现亩产倍增目标。具体是5个方面,一是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控制度,强化城乡建设用地边界的控制,探索在规划中  相似文献   

19.
处理结果 夕阳公司对市财政局的意见不服,多次向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以及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反映.经有关部门研究,答复是,夕阳公司这次委托挂牌土地的事由是改变土地批准使用用途,而不是处置企业改制中的土地资产;且该土地的性质是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属于国家重新出让土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至1999年,我省利用二年多时间编制完成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为严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切实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落到实处,我省坚持从严从紧管理规划,特别是国家实行建设用地预审制度后,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明确了预审的原则、内容,建设用地审批实行厅内会审制度,凡是办理建设用地的项目,首先要查看建设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凡是不符合规划的用地一律不办理用地手续,切实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使用地单位都能按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