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石油开发技术服务中心1995年在陕北石油地质市场初见成效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石油开发技术服务中。C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樊钧副所长对陕北石油地质市场一年多的认真、细致考察,于1994年12月开始运行,1995年在陕北石油地质市场初...  相似文献   

2.
寿嘉毕 《中国地质》2001,28(11):1-3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在金秋的9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古都西安。西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及多达12个王朝的首都,是历史上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从恢宏的兵马俑阵到青铜战车和兵器,折射着近1800年前中国古文化和中国古矿业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古矿业,就没有古都西安。从青铜器到铁器,再到工业革命,矿业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矿业依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这也是我们汇聚一堂共计中国矿业发展和中国矿业应该对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一届一次会长扩大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分别由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中建西北院副院长王军主持。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国珠宝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西安绿""丹东绿"等绿色印材,其多被用来仿冒绿色寿山石("月尾绿"),并以高价售卖。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仪器,对"西安绿""丹东绿"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寿山"月尾绿"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月尾绿"主要由铬云母组成,Cr,Fe元素是其呈浅绿色并略带灰黄色调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安绿"主要由伊利石组成,其Cr,V元素的质量分数远高于"月尾绿"中的,且前者几乎不含Fe元素,这可能是其呈艳丽绿色的主要原因;"丹东绿"主要由斜绿泥石组成,Fe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几乎不含Cr元素,致使其呈现较深的暗绿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发现,与"月尾绿"相比,"西安绿"中伊利石的片晶厚、粒度小,"丹东绿"中斜绿泥石的片晶薄、堆积紧密,挠性发育。这三种绿色印章石在绿色色调、光泽、密度、内含物等方面存在不少的差异,可作为其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国昌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的创始人、我国工程地质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矿产资源开发的先行者、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践行者。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响应“找矿救国”的号召,从事野外矿产勘察10余年。1951年应俞德渊先生邀请,到东北地质学院任教,创办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任系主任、教授,从此开启了中国工程地质教育事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工程地质专业研究生,开办了首批工程地质进修班,奠定了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基础。1981年,调西安地质学院工作,建设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84年,在刘国昌先生的主持下,西安地质学院获批我国首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博士点,1985年开始培养博士生,为该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2~3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发改委联合陕西省地质、煤炭、水利等主办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陕西省各有关行业的专家、领导11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20位专家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做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其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7.
崔邦军 《地下水》2011,33(5):101-102
柠条塔煤矿是陕北煤炭基地建设的特大型煤矿,设计能力年产1200万吨,矿井建设中副斜井发生突水,通过对突水条件的分析和勘查,本着"突出重点,表本兼治,宁强勿弱,不留隐患"的原则,采用"探灌结合,围幕堵水,充填裂隙,加固围岩,结合巷道补钻注浆"的方法进行了堵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的方法,对西安南郊和陕北长武地区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土壤CO2释放量存在差异,气候偏冷偏干地区土壤CO2 释放量较小,气候偏热偏湿地区土壤CO2释放量较大。陕北长武土壤CO2释放量变化再次证明,从当日早晨至次日早晨, CO2释放量具有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 CO2释放量相对于大气温度的日变化具有滞后性,滞后时间为4~6小时;土壤CO2释放量白天较少,夜间较多; CO2释放量变化显示,在土层深厚的地区,土壤微生物夜间活动强度总体应比白天大。   相似文献   

9.
28年的地裂缝研究之旅 我涉足汾渭盆地地裂缝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8年前.那是1988年,当时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刘国昌教授已从长春地质学院移教于西安地质学院8年多,开创了西安地质学院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博士点学科建设.其间,先生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环境地质研究"和陕西省科技项目"渭河盆地活动断层及其对工...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5月8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共同组织的"张锦秋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西安举行。国际编号为210232号的小行星正式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的名字命名。张锦秋先生50年如一日,扎根祖国西部、情系西安热土,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特别煤炭地质事业创建者之一。他仅用49个春秋的人生岁月,开创出了中国地质界的"七个第一",成为一代地质宗师。如今,他虽已故去74载,可他的人生业绩和品格依然光彩照人,令一代代地质人特别是煤地质人永远铭记、怀念。现将该文刊登在本期杂志"地质人生"栏目中,以飨读者,但愿抽暇一阅。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11,(7):18-18
本刊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根据"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近日评选出"2011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作者",并在"探矿工程杂志/在线理事会2011年年会"(2011-7-8-11,西安)上进行了颁奖。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地质》2010,(9):22-27
稀土!稀土!从地方到央企,从国内到国际,一场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半年内国家总理给予13次批示,南方五省区15市联手监管稀土开发……一个产值不到400亿元的矿业,却成为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地方到中央的热议话题。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指令性"开采、控制出口配额之后,量减价升,中国稀土不再卖成"白菜价"。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国内稀土储量日益减少,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生了矛盾,是乱采滥挖带来了恶性竞争,至今,"盗采"、"超采"、"挑肥拣瘦"及"走私"等现象仍在治理之中……而伴随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各种形式的"抗议"接踵而至。同时,还引发了地方国企与中央企业的纠葛,导致产业发展、稀土建储等诸多争端产生。稀土话题持续"高烧",部分敏感问题至今仍无明确答案。中国稀土储量有多少?中国需不需要限制出口?中国在挟稀土而操纵国际市场吗?中国稀土要不要国家储备?中国稀土的开采整治、产业整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情况如何……裹挟了各方利益与价值取向的稀土纷争,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学者、官员甚至中央主要领导的密切关注。8月,沿着中国稀土产业"路线图",记者深入江西、广东、湖南等稀土资源大省调查,试图还原稀土争端真相。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理念、人文、艺术和学术的探讨,试图从中发掘中国赏石文化的内涵,把古代"瘦漏透皱"和现代"形质纹色"的相石标准,提升到"道魂气韵"的赏石意境。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10,(6):55-55
西安印刷科技学院是一所以"设计、印刷、包装、出版、造纸"高端技术类专业为特色,以"培养市场前沿紧缺人才,打造高端技术管理精英"为办学宗旨的全日制高等院校。下设印刷工程学院、包装工程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造纸工程学院、基础部(含大学预科部和中专部)及国际交流中心、科研中心、实验中心、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  相似文献   

16.
论保水采煤问题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采煤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渗漏,同时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保水采煤在陕北地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保水采煤的由来、基本思路、途径及地下水的勘查、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区设置等问题,评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区划,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提出了一些保水采煤建议。   相似文献   

17.
煤炭资源是中国陕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学谋划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维护陕北地区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键途径,而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以展现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效益。笔者立足于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流程,通过遥感监测、物联网站点监测、人工实地调查与采样手段,基于矿山生态环境多源监测数据,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3大类别、12项指标出发,构建适用于陕北煤炭基地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利用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搭建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平台,实现修复成效智能评估功能,旨在形成高效、合理的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全面展现陕北煤炭基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综合效益,以期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5)
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新民、榆神、榆横国家规划矿区煤质优异,储量巨大,便于开采,是陕北煤炭资源的重要储藏地。根据陕西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资料,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从勘查程度、占用及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方面进行分析,陕北侏罗纪煤田煤炭资源丰富,查明资源量约为1 279亿t。其中神府新民、榆神、榆横国家矿区煤炭资源所占比重大99%。能保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要,为政府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书屋     
《湖南地质》2009,(11):96-96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本书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渭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个阶段而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探讨陕北地区伤亡性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从孕灾环境、致灾因素、致灾体运动特征和承灾体防范能力四个方面对陕北地区伤亡性地质灾害成灾原因和防范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