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河南桐柏采碱对接连通井的施工实例,较详细介绍了采碱对接井的设计、轨迹控制、固井、压井等施工技术,对采碱对接井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对水熔性采矿对接井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平对接井钻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6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完成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水平对接井钻井施工,针对不同井段分别制定了合理的钻进参数及泥浆配方,采用MWD技术及慧磁中靶导向系统,实现了小曲率半径下精准对接,将水平对接井钻井技术成功应用于水合物试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合物试采对接井钻井施工不同于可溶性矿藏,其对接精准度要求更高,施工难度更大,主要介绍了水合物水平对接井钻井施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自煤层气水平对接井领域引入美国Vector公司生产的RMRS旋转磁测距系统以来,我国煤层气和水溶开采领域的定向对接井的施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大多数应用仍局限于传统的U形井组,属于由一个垂直井和一个水平井组成的井组。而华晋焦煤柳林煤层气项目DS井组是由2个水平井组成的煤层气井组,采用国产“慧磁”钻井中靶引导系统使2井实现“点对点”对接。重点介绍了“点对点”精确中靶作业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河南平顶山采卤对接连通井的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采卤对接井轨迹控制、造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熊亮  张小连 《探矿工程》2018,45(2):33-35,51
煤层气地面排采先后经历了常规直井、常规定向井、U型井以及羽状分支井等阶段,其中U型井具有同步排采,占地少、最大限度沟通煤层裂隙等优点而逐渐成为当今煤层气地面排采的新宠。以YQ01井组为例,对U型对接井施工中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各主要施工阶段需要注意事项及技术措施,解决了井眼轨迹控制难、复杂情况高发、水平井与直井连通精度高等问题。节省了钻井成本,为后续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沁水盆地15#煤的煤层气产能,使用先进的无线定向仪器来试验施工水平对接井技术。施工中采用了多种地质导向技术进行对比,验证了仪器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钻进效率和对接精度。试验表明,SEMWD仪器在薄煤层的施工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性能优越,判断较为准确,对含有夹矸的薄煤层水平对接井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岩盐矿单井水溶采卤和其它采卤方法的缺点,采用螺杆钻受控定向钻控技术,使两口中曲率半径大斜度向井在盐层中交叉对接,实现对接井水溶采卤。本文,着重介绍对接井施工新技术及对接井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螺杆钻受控定向钻进技术及水平井钻井技术,使地表两口相距数百米的井,以中半径水平井在地下深处对接,实现两井连通水溶采矿,着重介绍对接井施工技术及其在矿产开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地面煤层气井组抽采效率,通过对煤矿井下远端水平对接钻孔的结构设计、钻孔轨迹控制技术及对接工艺技术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利用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量复合定向钻进技术和主动磁测距技术来实现钻孔轨迹控制、精准对接贯通。结合保德煤矿生产需要施工完成一个主孔孔深为1 544 m远端水平对接钻孔,该钻孔成功与地面U型井组直井洞穴顺利连通,首次实现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长钻孔与地面直井远端对接连通,平均日产气量超过3 000 m~3。结果表明,主动磁测距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定向钻孔轨迹测量累积误差、消除靶点标定误差,实现精确中靶。井下远端水平对接钻孔与地面U型井组直井成功贯通为煤矿区井下和地面井组抽采系统构建了连通通道,降低了煤矿区域瓦斯排采成本,为井下、地面立体式联合抽采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春生 《探矿工程》2000,(3):52-52,54
东采 6井在孔深 1312m处与先前施工的东采 7井 (直井 )对接连通。井眼轨迹按直井段—斜井段—水平段设计。介绍了东采 6井施工采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施工技术、钻井工艺、施工过程以及泥浆护壁技术措施 ,总结了几点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11.
金坛盐矿茅13井设计为定向斜井,井长1 230m直井段深870m,对接连通溪3井I2盐层,两井相距295m,对接点深1 003m,采用受控定向钻进工艺施工.在钻探施工中,设计井身为三开结构,并合理配备钻探及造斜专用设备,为防止井斜,采用塔式钟摆钻具组合.并根据井内岩层情况和不同施工阶段,合适选用钻压、转速和泵量,配制不同的钻井液.采用高精度的DST随钻测斜仪和最小曲率法计算钻孔轨迹,保证对接连通.  相似文献   

12.
岳盈括 《探矿工程》2020,47(3):31-37,43
大汶口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岩盐资源,岩盐矿矿层埋深较深,上覆地层为古近系巨厚的松散泥岩、砂岩,易发生遇水软化,施工难度较大。山东肥城海晶盐化有限公司实施100万t/年卤折盐采输卤工程,实施卤井7组,每组井深约3000 m。定向对接井要求精准定点造斜、连续造斜。本文介绍了对接井施工中采用的关键施工工艺及MWD无线随钻测斜仪在定向钻进中进行钻井轨迹控制的应用实例。对如何在岩盐地层钻进、螺杆钻具应用、定点造斜等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同类型卤水对接井项目施工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申鹏磊 《探矿工程》2017,44(6):65-68
针对沁水地区煤层气储层的地质特点及水平对接多分支井的施工技术难点,结合2012ZX-SP-01井组的钻井方案,介绍了排采井和工程井的井身结构、井眼轨迹优化、悬空侧钻,以及运用方位伽马判断钻头与煤层相对位置等关键技术。实钻井眼轨迹及后期排采效果表明,采用这一系列技术,能够保证水平对接多分支井的顺利实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煤层气水平对接多分支井钻井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排采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宁夏固原采卤井的地质概况、盐井技术参数及要求、钻探设备、钻井工艺等方面对采卤井施工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钻井液、固井、水平井对接施工等关键工艺技术措施,并列举了施工中出现的粘土侵、含石膏泥岩缩径垮塌、大斜度井段沉砂等突出问题,并就其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采卤井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在青海木里盆地顺利完成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首次将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钻井区域复杂地层给对接井钻井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与风险,钻井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钻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对接井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卡钻事故,并对主要卡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卡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土耳其卡赞天然碱矿水溶采卤对接井施工项目技术规范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含水层多等原因,易出现直井易斜、岩心采取率低、固井质量差,水平对接井轨迹控制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前期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方案优选等手段,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钻井难题,优化了钻井工艺,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该项目钻井质量控制成果对于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EXCEL的定向钻井应用程序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向钻井轨迹设计及控制软件较多,为方便工程现场应用,采用EXCEL计算公式及绘图功能,编制了EX—CEL在定向对接井的应用程序,通过工程实例,说明EXCEL能满足定向对接连通井计算精度要求。该程序简单易用,通过与地层信息相联,可及时判断轨迹穿过地层情况,大大地减少水平落平点失误。其EXCEL在定向对接连通井方面的应用,对长距离水平定向井、定向井和非开挖工程精确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靶点长距离水平对接连通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H050井是土耳其Beypazari天然碱矿四期工程施工的一口水平井,按照原有施工设计,H050井需要与另外一口垂直井V050对接连通,形成一个溶采单元。由于此井组处于矿区边缘,为了保证溶采通道落在主矿层里,对施工设计进行修改,在H050井和V050井之间增设3个靶井。然而中间3个靶井的设计井位处于悬崖边和老井边,因此将设计井位挪至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时采用定向钻进,使靶井的井底靶区回到指定区域,最终,H050成功连通4个靶井,并实现长距离水平钻进。本文结合施工实践,总结了几点多靶井连通施工的技术关键,为类似钻井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沛  齐如明  李斌 《城市地质》2008,3(1):11-13
盐卤井对接施工中,能否成功对接(中靶),一方面取决于定向井的定向精度,另一方面决定于直井溶腔的建立(通称“建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建槽未能严格按要求进行会导致溶腔与计算不符,造成对接失败或重复工作。而溶腔的设计计算,与目的(盐)层厚度、倾角及采卤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米104井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与米103井相距350m,设计对接靶点垂深2536.05m,造斜点垂深2330m.水平段124.79m。该井设计为三开井身结构,在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岩性采用了不同的的施工工艺及不同的钻井液。米104井钻进深度至2789m时,泥浆全部漏失,达到了一次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