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切合实际的人工防雹管理模式,阐述防雹高炮和作业人员管理方法、高炮检验业务标准、作业人员上岗标准及人工防雹管理模式化业务流程,解决长期以来人工防雹管理不规范、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以琳  黄磊 《气象科技》2007,35(4):535-540
以GIS为基础,把人工增雨、防雹资料分析、作业指挥、数据传递、效果分析等项市级人工增雨、防雹业务,较完整地汇总到一个工作平台上,建立了可视化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该系统依据雷达图像和增雨、防雹的不同特点,自动确定高炮作业参数,自动形成和发布作业指令并通过采用了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固定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令接收机”安全、无延迟地接收作业指令,形成了地市级指挥中心直接指挥作业点的作业模式。该系统较好地解决异地数据共享和异地事务处理问题,实现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的业务化,具有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3.
金凤岭  张云峰  翟国辉  安英玉 《气象》2007,33(6):112-117
从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等探测手段,依托先进的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对黑龙江省冰雹的发生、发展、演变、冰雹路径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研究,研制了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实现冰雹天气预警、空域电话录音、指挥高炮科学作业、作业数据存储和作业情况宏观调控等多项功能,提高了高炮防雹作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喀左县人工防雹工作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网络化。今年新购入防雹用高炮6门,炮弹5000发,现共有防雹高炮14门,炮手65人,分布在8个乡即8个防雹作业点。各作业点全部安装了甚高频电话,实现了防雹作业通信现代化,形成了以西北部、  相似文献   

5.
我省于1958年开始人工降雨试验作业.据统计至1992年止,全省高炮人工降雨防雹作业3166次,飞机人工降雨作业426架次.目前,我省有用于人工降雨防雹的"三七"高炮134门,配置在60个县(市)、农场进行抗灾作业,已形成以高炮作业为主的专业队伍,并具有一定素质的业务技术骨干,现代化建设已经起步,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管理工作正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一、我省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的发展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1958年在武汉地区进行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其后以飞机、土火箭、高炮为作业手段开展人工降雨防雹工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化而进入当前的稳定发展时期.(一)1958~1971年为初始阶段1958年在省政府领导下,由武汉空军支援,在武汉地区进行了6次飞机人工降雨作业试验.尔后,有七个年份共飞行作业50架次,实施了人工降雨作业或进行消云、消雾试验.由于"大跃进"运动追求高速度的影响,起步仓促,技术力量不足,试验探测手段没有跟上,且因"文化大革命"动乱而时有停滞,加之未成立正式管理机构,缺乏科学的计划与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历了十多年探索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6.
陇县防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减轻冰雹灾害损失,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2003-2007年5a人工高炮防雹作业前后711雷达回波的高度变化、45dBz回波高度变化、雷达回波强度变化,结果显示防雹作业后雷达高度显示上云顶高度平均降低1.26km、45dBz平均高度降低1.85km、雷达回波最大强度平均降低了6.0dBz,表明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每年防雹季节,各地雷达站都要配合当地政府承担指挥高炮人工防雹作业任务,同时兼顾搜集科研资料.作为防雹作业的指挥者,思想上必须明确.外场实施作业指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易担风险,万一有失,损失严重.历次防雹中也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因此进点之前要有一个严格的外场防雹作业方案设计,力免失误. 本文着重从六个方面论述雷达外场指挥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案,设计思路及其应用,以供各地指挥防雹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9.
高炮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山东开展已有多年,从1989年开始我们着重从雷达上获取资料,观察云体的变化和分析作业效果。从中发现在作业过程中不但催化剂产生作用,而且炮击冲击波也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下面就以平原县试验点从作业过程中观察的事实看一下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时爆炸冲击波对云体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雷达产品的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天气雷达是当前国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别是地面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探测、指挥工具,但不同类型、不同探测方式的天气雷达的探测产品难以有效地应用于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介绍了以市县级人工防雹业务为需求,采用VC+VB为程序开发语言,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GIS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设计研制的基于多雷达产品应用的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的系统组成、运行流程和相关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作业指挥判据指标。业务应用个例分析表明,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的应用使不同类型的天气雷达的多种探测产品在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中得到了相互补充,有利于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