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数学原理简述 1.水平均匀层状介质的视电阻率公式及核函数表达式: 关于公式的理论推导,在许多基础理论书籍中都可找到,在此,只列出重要的结论性公式。大家都知道,对称四极装置的视电阻率公式为: ρ_s=r~2 integral from n=0 to ∞ T_1(λ)J_1(λr)λdλ (1)其中T_1(λ)为与原参数有关的核函数,并满足如下递推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阻率转换函数便于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视电阻率测深曲线的数字解释。许多野外物探工作者常因野外条件所限,极需有一种采用简单计算工具即可进行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数字解释的方法。本文介绍改进的电阻率转换函数消层法及其PC——1500微型计算机程序。本方法在理论模型和实际地电断面上的使用表明,其计算程序简单可靠,适于野外队使用。一、数学原理简述如图1所示,水平层状介质表面任一点0上的视电阻率函数,在施伦贝尔热装置情况下,其积分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3.
在MN趋于零时滤波计算三极装置直流电测深视电阻率的基础上,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导出了MN不趋于零时的三极(对称四极)装置直流电阻率测深曲线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三极和偶极的关系导出了水平层状大地偶极-偶极电测深的正演计算公式,并对水平层状大地的对称四极测深和偶极-偶极测深曲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该方法原理简单,直观适用,反演精度高,速度快。只需对曲线分段即可进行单参数(电阻率P_2或层厚H)自动反演,不需求解方程组。文中附有在PC—1500计算机实现反演的计算程序对各类型电测深曲线反演,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基岩面探测时,受到城市交通、电磁等严重干扰的制约,常选用直流电测深作为主要物探方法。二维电测深剖面沿测线排列电极,采集视电阻率数据后进行二维反演,用所获得剖面方向上的二维电阻率断面图像推断地质体的位置及产状。但由于复杂的实际情况并非适合二维反演条件(走向无限延展并与测线正交),二维反演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可试用测区多剖面二维电测深数据作三维反演,获得测区三维电阻率立体图像,推断地质体分布的空间形态。在山东某市地质调查中,布设点距50 m、线距为100 m电测深测网,采集二维对称四极测深数据。对该测区二维电极排列建立三维反演数据格式后,进行三维电阻率反演,获得测区三维电阻率图像,推断的基岩面与钻探验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这里简述并图示了单极~偶极和对称四极装置测深原理及野外布极方式。根据单极~偶极装置视电阻率与施伦贝格尔装置视电阻率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率法",给出了施伦贝格尔装置视极化率与单极~偶极装置视极化率的数学式,即时域激电单极~偶极装置测得的电性参数数据,可以转换为施伦贝格尔装置电性参数的数据,并对这两种测深装置视电阻率、视充电率分别进行二维反演、成图及对比,结合测区简单的地质特征,显示出两种装置测深具有相同的地质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1999,21(1):1-4
用四极对称电阻车测深法与新技术方法“五极垂向电位测深法”测得地下相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差值,即相对视电阻率差,在数值上恰好等于砂层出水率(m3/h·m·m),进而可计算出机井出水量(m3/h)。解决了以往“电测找水”只能测定地下水水质而不能确定砂层出水量这一长期未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巴西厄波迪流域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了112个对称四极装置垂向电测深点。大部分资料已采用带有快速数字滤波正演算法的自动波峰回归反演算法作了解释。结果,反演费用非常低廉。由于正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的提高,还允许根据电位差(代替电场)计算对称四极装置视电阻率。因此,无论是在采用很大测量电极距(MN)的地区,还是在电阻率差异比较显著的成层大地上因改变MN极距而造成曲线不连续的地区,解释资料都没有困难。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在已推广的电测深曲线反演解释程序中,按拟合对象可分为拟合核函数(即T函数)及拟合视电阻率函数(即ρ_s函数)两种。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对它们的看法和认识也不一样。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大队唐大荣和张文良同志编写的《直流电测深曲线计算机解释原理及方法》(1979年10月24日初稿)一书中谈到:拟合T函数的方法速度快但精度低,而拟合ρ_s函数的方法正好相反,速度慢但精度高。书中分析了造成拟合T函数方法解释精度不高的两个原因:1.T曲线的分辨能力不如ρ_s曲线高,拟合  相似文献   

10.
绪言一种用于确定地壳电阻率结构的方法—磁大地电流(MT)测深法(Cagrtiard,1953;Vozoff,1972)已被广泛地用于深部探侧之中。该方法利用天然电磁(EM)波来测量地表的波阻抗,并把它作为频率的函数来计算视电阻率。MT测深曲线是一种和频率有关的视电阻率曲线,横座标较大时(高频)所表示的测深曲线反映了浅层地电断面的结构。有时,测深曲线是相对于大地电磁场的周期(频率的倒数)来绘制  相似文献   

11.
式中r为电极距,h_0为各层厚度的最大公约数,q_n称为“反射系数”.当(1)式中h_0和n选择适当时,可以得到较精确的ρ_s理论曲线. 众所周知,电阻率测深公式中转换函数T(λ)可用级数形式表示,也可用简单的递推公式计算得出.然而,T←→ρ之间的转换却要用近似积分或离散的汉克尔变换来实现,公式复杂,计算量大.  相似文献   

12.
在岩石露头上,特别是在探槽新揭露的新鲜露头或坑道壁上,测定岩矿石的电性参数,比室内在标本上测定,能获得较为真实的数值.本文对露头上测定电参数的技术条件,包括电极装置和边界影响进行了讨论. 露头测定所用装置的选择从电法勘探基础理论可知,当地下半无限空间充满了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其电阻率为ρ_1,极化率为η_1)时,无论采用何种装置,所测得的视电阻率ρ_s和视极化率η_s的值就是它们的真实值(ρ_1和η_1). 四极(此处指对称四极装置)、三极以及二极装置都可用在露头上进行小极距的测深,或小极距的剖面测量,以获取露头的ρ及η值.三种装置计算电阻率的公式在一般电法勘探的教科书中均可查到,其极化率计算公式就是其二次电位与  相似文献   

13.
以晋北某矿区为例,选择使用以重叠回线瞬变电磁法为主,2个AB极距的直流电阻率剖面法为辅的物探方法,开展采空区含水性探测应用研究.复合对称四极直流电阻率剖面中小的AB/2极距为40米,大极距为160米,研究中分别对对固定MN极距20米与MN/AB比值1/4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就大极距AB为320米时的不同MN视电阻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剖面法受地形和MN接地电阻的影响较大,而复合对称四极电阻率剖面的视电阻率比值可以较好地减少这种干扰.实例表明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含水性探测中适合全区大面积开展,在初步解释得到含水重点异常区后再进行对称四极复合电阻率剖面探测,并利用复合对称四极的视电阻率比值法确定采空区富水性,其成果会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行英弟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17-1126
菲律宾AREA矿区红土镍矿为硫化镍矿岩体风化-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型矿床,矿体赋存在含矿风化基岩中。为圈定该矿区红土镍矿有利地段,依据岩(矿)石物性特征、矿体地质特征,采用对称四极电阻率剖面法(简称对称四极法)面积性测量,发现低阻异常;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测深法(简称高密度电法)剖面,对成矿有利地段进行评价并确定含矿层厚度和产状,圈定镍矿富集部位。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见矿较好位置与电法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勘探在前期工作中,采用电阻率法可圈定含矿层范围和延伸产状,有效缩小勘探范围,指导工程勘探布置,节约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前的大多数石灰岩受火成岩的侵入,造成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施工成井率很低。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在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垂直于主构造线方向布置了3条电阻率法勘探剖面线,运用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法,分别测量了视电阻率值。通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定性和定量解释火成岩侵入的石灰岩地区地下富水带在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上的表现形态,准确的确定了井位。通过钻探工程验证,水井的出水量较为理想,与物探推断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吻合良好。在这类地区开展电法找水,研究水文地质条件是基础,野外工作布置要灵活,深刻分析视电阻率等值线的异常形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总结前人对常规电法对称四极测深AB/2距有效探测深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得出同一测区,随着AB/2距不断增加其探测有效深度的变化规律曲线为一条"类似反正切函数曲线,曲线函数式为:H=K·arctg((AB/2)/N);当AB/2逐渐增加,初始段是近似正比增加,随后有效探测深度增加越来越小,最后段增加值趋于0。根据以上理论建立了对称四极测深AB/2距的有效探测深度深度改算模型图,并在模型图上划分出了有效区、过渡区、无效区,该模型图对实际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应用激电法进行普、详查时,往往需要投入激电测深工作。结合固定点源测深法与常规电测深法(对称四极测深、温纳测深)在某铅锌矿区的对比应用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3种不同电测深法的各自应用效果,认为在确定矿体的中心埋深、几何形态、赋存状态等方面固定点源测深法优于常规电测深法。  相似文献   

18.
极化水平层上天然场源激电测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ias模型表征介质的激电效应,对三层水平地层中间层为极化层的天然电磁场源激电测深之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进行了理论计算.利用中间层充电率m2≠0和m2=0时相同频率的视电阻率振幅比和阻抗相位差作为提取激电效应的参数,重点讨论了不同电阻率断面类型对激电测深异常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在一个已知铅锌矿上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贺玉田 《矿产与地质》1993,7(4):300-306
详细推导了电偶源频率测深单分量电场定义的视电阻率数字滤波计算公式,并且应用最小二乘法设计了只有30个系数的滤波器,编制出适用于袖珍计算机的视电阻率计算程序,使计算速度大为提高.与用均匀半空间的精确公式计算的视电阻率对比,最大相对误差<2%.  相似文献   

20.
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激电测深由于工作效率低,仅在重点异常剖面布置几个测深点,未能在工区更多剖面发挥出应有作用。为了提高激电测深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效率,先后引进梯度电测深及借线遥控电极,并且自制"多极距中梯测深电极集中器",组合成一种新的遥控梯度电测深采集装置。该装置在小极距时采用对称四极(亚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在极距较大的情况下更换成中间梯度测深装置,组合完成激电测深剖面观测。通过遥控电极阵列方式代替传统测深"渐进式"的扩大电极极距方式,提高了电测深的观测效率和解释能力。将这种新的中间梯度激电测深装置应用在构造、地层复杂的金矿勘查区,结果表明,它能大大提高激电测深效率,取得较好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