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继续整理1977年在西沙群岛采集的鱼类复殖吸虫标本,共得4科19种,其中有7新种。分别描述于后(新种的鉴定见表1)。其它为地区或宿主新纪录(种名见表2)。测量一律用毫米,卵子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85-1986年进行长江ロ渔业资源生物本底调查,作者对渔业试捕中所获鱼类作复殖吸虫检查,先后共四次,解剖鲜鱼497尾,发现吸虫14种(含褶膜吸虫未定种和芽腺吸虫幼虫),其中有2个新种,均属半尾科 Lemuridae (Looss,1899)Luhe,190l。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本文虫体各部分测量一律为mm,卵子为μm。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鱼类复殖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水域的鱼类复殖吸虫,早在30年代秦素美(1933)曾报道过7种;作者自1958年起陆续在该水域进行吸虫标本采集,先后剖检鱼类49种,共529尾,找到吸虫21种,其中4种为新种。本文为新种记述,并附胶州湾吸虫及宿主鱼类名录。 文内测量单位一律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根据 1983-1986 年渤海鱼类复殖吸虫调查的结果,对其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共发现复殖吸虫 14 科 48 属 84 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复殖吸虫可以分为内海和外海两个群落:内海的黄姑鱼多睾吸虫(Pleorchis nibeae)-天津褶膜吸虫(Ectenurus tiagjinensis)-多变颈源吸虫(Derogenes varicus)群落(简称PED);外海的球形孔肠吸虫(Opecoelus sphaericus)-褐菖鲉孔肠吸虫(Opecoelus sebastisci)-马面魨拟孟氏吸虫(Paramanteriella cantherini)群落(简称OOP).PED 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均高于 OOP,但优势种类和优势度却相对较低.群落结构差异与渤海地理环境、宿主组成、水环境等多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5.
有关西沙群岛海产鱼类复殖吸虫方面的报道历来很少。1977年春季我们曾在西沙群岛进行海产鱼类吸虫类的采集,现将鉴定整理的一部分标本报告于后,计有10科(叶腺科系我国新记录)、20属、26种,其中有2新属、16个新种,其它已知种亦系地区新记录,多数系宿主新记录。 虫体与器官测量以毫米为单位。 模式标本与副模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1990年作者《海南岛海鱼寄生复殖吸虫》一书正式出版,同年秋季(10-11月)及1992年春季(3-4月),作者又先后两次赴海南岛进行海鱼吸虫采集,取得标本经整理鉴定共有26种系原书中未曾记载者,其中有4种为新种。现将新种描述于后,并附新记录名录。文中测量单位均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申纪伟 《海洋与湖沼》1982,13(3):285-288
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属海龙科Syngnathidae,分布于南海中国近海以及新加坡、东印度群岛等沿岸海区,其体可入药。关于斑海马的吸虫迄今尚无人报道。1969年曾从解剖的2尾斑海马中,找到3种吸虫,经鉴定发现其中有2新种,第3种髭鲷孔腹吸虫Opegaster tamori Yamaguti,1938为中国近海的新记录,分隶于2科,兹记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西沙群岛鱼类复殖吸虫研究的第三篇报告。文中记述的都是幼虫,它们有的是与成虫混在一起寄生于宿主体内,有的是单独在宿主体内生活。经鉴定分隶于6科,共8种。测量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9.
海产鱼类复殖吸虫叶孔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8月,我们在福建省惠安、崇武所产的鳗仔Ophichthys sp. 的消化道中采得两个复殖吸虫。经研究,认为是Phyllotrema Yamaguti(1934)属的一个新种。兹记述如下: 小睾叶孔吸虫(新种)Phyllotrema microrchis sp. nov. 中等大的吸虫,前端稍尖,后端较平而中央略凹入,体两侧几近平行,光滑无棘。口吸盘后缘较平。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位于体前部约l/3处。前咽仅见于其中的一个标本。食道细长,肠支不达体末端,终于最后一簇卵黄腺之前缘。  相似文献   

10.
1979,1980年春季,作者在采自宁波的两种鳗类体上找到两种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 1925)吸虫,经鉴定为两新种,描述于后。 文内测量单位一律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作者整理1982年在东海海域采集的标本时,发现两种寄生于石首鱼类体内的吸虫,经鉴定为新种,它们分隶于棘体科 Acanthocolpidae Luhe,1909和半尾科 Hemiuridae (Looss,1899)Luhe,1901。本文为新种的描述。虫体各部分测量单位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半尾科Hemiuridae (Looss 1899) Luhe, 1901为侵袭鱼类的专性吸虫之一,种类很多。1971年Yamaguti记载有97属,420余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寄生在海鱼体上。关于东海鱼类半尾科吸虫,顾昌栋、唐仲璋、汪溥钦、唐崇惕都有过报告。迄今东海该科吸虫已知近70余种;先后共报道新种42个,新属3个。作者自1960年起陆续在东海采集鱼类吸虫标本,经整理鉴定共得半尾科32种,其中有7新种,分隶于6属,内有1新属。本文为新属和新种的记述。 虫体各器官量度单位均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自东海的鱼类吸虫标本,经整理鉴定有8种,分隶于后唇科OpistholebetidaeFukui,1929、鳞肉科Lepocreadiidae (Odhner, 1905) Nicoll, 1935和隐殖科Cryptogonimidae (Ward, 1917) Ciurea, 1933,其中5种系新种,3种为我国新记录,分别记述于后。 虫体器官量度均为mm,卵子为μm,虫体各部位与器官测量值见表1。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采自东海鱼类体内的吸虫五个新种。它们分隶于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 1907、壮穴科Fellodistomidae Nicoll, 1913、独睾科Monorchiidae Odhner, 1911和动殖科Zoogonidae Odhner, 1911。虫体及各器官测量单位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16.
斯氏并殖吸虫的螺类宿主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在彬 《海洋与湖沼》1983,14(6):536-541
本文报道了斯氏并殖吸虫的两种螺类宿主。标本系1979年6—9月及1981年10—12月釆自湖北省的兴山县和五峰县。经过详细的分析研究,鉴定为新种,分别隶属于觿螺科的小豆螺属(Bythinella)和拟小豆螺属(Pseudobythinella)。并命名为建国小豆螺和刘氏拟小豆螺。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湖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医学贝类研究组。现将新种描述如下。 1.建国小豆螺(新种)Bythinella gongjianguoi sp.nov.(图1—2)  相似文献   

17.
作者之一曾于1966年报告过寄生于鳊鲌亚科鱼类的指环虫42种。此后,又在广州市和武汉市采获一些寄生于鳊亚科鱼类的指环虫,现将其中的两新种记述如下: 1.弓状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flexiformis sp.nov.(图1)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大亚湾海域13种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果发现有10种鱼感染单殖吸虫,占调查鱼种类的四分之三,检获单殖吸虫16种,隶属于3科5属,其中拟合片虫属(Pseudorhabdosynochus spp.)10种;除鞍带石斑(E.lanceolatus)和拟青石斑(E.fasciatomaculosus)外,8种鱼可分别感染3—7种单殖吸虫;感染单殖吸虫种类最多的是玳瑁石斑(E.quoyanus)达7种,次之是青石斑(E.awoara)和养殖的橙点石斑(E.bleekeri)均感染6种;各单殖吸虫种类中,感染强度最大的是拟合片虫(P.serrani))(棕点石斑,E.fuscoguttatus)128只/尾,次之是石斑拟合片虫(P.grouperi)(青石斑)62只/尾,接下来是斜带拟合片虫(P.coioidesis)(大斑石斑,E.macrospilos)59只/尾和杯阴拟合片虫(P.cupatus)(玳瑁石斑)49只/尾;平均密度最高的是棕点石斑上检获的拟合片虫128只/尾;在检获的16种单殖吸虫中,8种可分别寄生于2种或2种以上石斑鱼,石斑鳞盘虫(Diplectanum grouperi)和拟合片虫在6种石斑鱼上都能检获,符合广寄生单殖吸虫种特征。有5种鱼检查尾数5尾以上的,其中玳瑁石斑单殖吸虫感染率最高62.07%,其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宿主体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文川  石磊  李立伟 《台湾海峡》2001,20(4):515-518
近几年,在福建厦门西海域网箱养殖的高体Shi鱼锶部大量发现自然感染的日本轭联虫(Zeuxapta japonica),鱼群自然感染率达40.32%(25/62),病鱼死亡率10%-20%,此病还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同一渔区的其它养殖鱼种未见自然感染本虫。在同安渔区的养殖石斑鱼发现自然感染另一种单殖吸虫,经鉴定为石斑拟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epinepheli),鱼群自然感染率达100%(10/10),在该养殖渔区已引起患病石斑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20.
海产鱼类单殖吸虫——头锚虫及其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64年8月从福建惠安及1978年4月从厦门集美采获的鲻鱼Mugil cephalus鳃上寄生的二种头锚虫Ancyrocephalus,其中一种为新种。现记述如下:(文中数据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