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11号强台风于9月18日21时30分在温岭登陆,经过浙西进入安徽,强度减弱。 这次台风对我市而言:潮位高、风力强、雨量集中,受其影响全市平均过程雨量182.5mm,西南部万竹达417mm,58569(站号):8级风持续77个小时、11级风持续35个小时、12级风持续22个小时,瞬时极大53m/s,“三碰头”镇海口潮位5.22m、三江口潮位5.18m,均超过1981年第14号台风4.97m的记录。高潮位受损名列榜首,全市因灾死亡19人、失踪26人,紧急转移群众29.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43亿元。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2日08时热带低压在南海东北部生成,4日05时移到大亚湾偏南方约220km海面处加强为0212号热带风暴“北冕”,于5日02时(即登陆前4小时)继续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并于6时15分在陆丰碣石湾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登陆减弱为热带风暴后继续向北稍偏东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境内,减弱为低气压。  相似文献   

3.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20日加强为台风。前期以10~15km/h的速度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穿过菲律宾吕宋岛中南部,进人南海,由西北转向北到东北,经过粤东沿海海面,并于27日夜间在福建省厦门市东南方约50km附近的海面上减弱消失。台风路径为抛物线型,转折点在19°N、116°E附近。由于路径靠近粤东沿海,使潮州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5日20时至27日08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日雨量122.6mm,最大风速9.7m/s.该台风具有强度强,路径多变的特点。1新技术应用MICAPS系统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调取方便…  相似文献   

4.
9810号台风移动路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海燕 《广东气象》2000,(Z1):34-35
1 路径概述 9810号台风10月18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19日14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20日08时加强为台风。从20日08时起,沿着副高边缘的东南气流向西北方向移动,横扫菲律宾。24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南海中部海面,25日08时,移到19.0°N、115.7°E附近的海面开始北上。25日夜晚,由于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和西风槽的牵引作用,台风被迫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擦过粤东沿海海面。27日08时进入台湾海峡。2 路径分析 9810号台风从生成到西北移至北上,然后东北行擦过粤东沿海海面,最后…  相似文献   

5.
1 9417号台风过程概况 9417号热带风暴于8月15日生成,17日发展成台风,一直西行至台湾以东后开始北上,尔后转为西北行直逼我省沿海,于8月21日22时30分在我省瑞安市沿海登陆,路经温州、丽水、衢州等地市,于8月22日白天在江西省境内减弱为低气压。该台风强度强、范围大,登陆点离本市较近,对本市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个别地方出现特大暴雨,大部分地区过程雨量超过100mm,诸暨南部与新昌、嵊县都在200mm以上,其中最大在嵊县金庭镇,达308mm,北部平原及嵊县盆地雨量较小,最大风力普遍8—10级(阵风)。  相似文献   

6.
张文坚  周庆华 《气象》1976,2(6):12-13
7413号台风于1974年8月13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东北方的太平洋上生成,19日晚在浙江省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2级,沿海台风增水与天文大潮重合,足解放后对浙江影响最严重的两次台风之一。 这个台风登陆以后,中心缓慢西移,并分裂成几个中心,22日晚上其中一个中心入海,以后继续发展为台风。目前对这个台风的登陆地点说法不一,而且登陆以后的路径罕见。现对上述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8609号台风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南海台风。据实测记录,台风登陆合浦时当地沿海各测风点的最大风力6—7级,阵风9—10级,普遍下了暴雨、大暴雨。虽然风力不大,但全海岸的海堤崩溃严重,单钦州地区就崩溃约264公里。造成全地区的经济损失折款达约3亿元。因此正确地分析这次巨灾的产生原因,对今后运用天气预报如何结合当时当地的水文地理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而正确地判断可能带来的各种受害程度,以便迅速地当机立断采取事先制订好的可供选择的最优抗灾抢险应急方案,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9.
9615号台风从生成到登陆,路径稳定,移向西北偏西,9月8日早上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移速明显加快,平均时速32km/h,最快46km/h,强度明显增强。9日11时在吴川县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电白县气象站实测最大风速47m/s,湛江站估测最大风速57m/s,给湛江、茂名等地造成重大灾害。在台风影响江门的过程中,上川岛气象站9日04~08时的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江门市局部出现了大暴雨,直接经济损失9500万元。台风活动过程中,500hPa天气系统配置对台风西行十分有利,500hPa能量场及数值预…  相似文献   

10.
9713号强热带风暴于8月20日14时在南海生成热带低压,21日08时发展成热带风暴,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2日13~14时在雷州市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22日傍晚进入北部湾。据统计,9713号强热带风暴使湛江、茂名、阳江、江门4市19县(市,区)19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65.7万人,损坏房屋11.37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7.1亿元。1 9713号强热带风暴的特点  (1)生命史短,从生成热带低压至登陆,仅经过48小时。(2)移速不稳定,近海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1.
晚秋(10~11月)是台风活动的淡季,但因其强度强,一旦在粤西沿海登陆或擦过,对茂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统计了1951~1998年晚秋台风的活动情况:一般影响的有18个,平均每年约0.43个,最多年份2个;其中10月份13个,11月份5个;最早出现于10月1日,最迟出现于11月8日;严重影响的有6个(登陆时中心风力≥11级,表1)。  相似文献   

12.
1974年第13号台风是近几年来对华东沿海影响较大、路径也比较特殊的一次台风。它于8月11日在关岛东北方的太平洋上生成,12日其中心附近风力加强到8级以上,以后两天稳定地朝偏北方向移动。15日中心穿过硫黄列岛后,就折向偏西前进,20日凌晨在浙江省三门登陆,整整4天内台风中心始终在2个纬度内西进。台风登陆后在浙江南部沿海兜了一圈,于8月22日早晨出海,最后消失在日本北海道以东洋面上(见图1)。这样的台风路径,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只有1909年9月10—15日和1930年7月26—22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7月26日20时~27日02时,在宝鸡地区西北部以千、陇交界的水沟乡为中心出现了局地强对流暴雨天气,最大雨量约达200mm,影响17个乡镇,造成山洪爆发,千河、金陵河水猛涨,人员伤亡,损失惨重,接着7月27日20时~28日20时宝鸡全区又出现了中~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于阳、陇县、凤县雨量大于50mm,最大雨量达62mm。过程发生期间,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有三个台风活动。其中9606、9607号台风先后在北部湾和台湾登陆影响我国,台风西进时,有利于副高的西伸及其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和维持。96O6号台风西行时,使长期滞留在海上的副…  相似文献   

14.
许文龙  李新华 《广西气象》2005,26(A02):69-69
2004年7月9~11日,桂南沿海遭受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暴雨袭击,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仅在东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台风预报服务是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年第2号台风广西气象部门预报及时准确,服务积极主动,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部门的赞扬。 今年2号台风是由6月14日在南海南部生成的热带低压发展而成的,18日15时左右在南海北部发展成台风,19日10时在广东省电白县的电城镇附近登陆,18时左右进入广西玉林地区南部,22时到达横县,20日05时移至武鸣县附近,09时消失于平果县。在2号台风影响下,广西玉林、钦州、南宁三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玉林地区南部出现了7—8级、阵风11级的大风。由于气象部门预报及时准确、服务积极主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  相似文献   

16.
在夏、冬半年的过渡期间,华南沿海常时有锋面存在,同时在南海也常有台风活动。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它们会有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对1982年9月份的8217号台风及与其同时出现的华南沿海锋面过程的例子分析,提出台风中心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影响华南西部沿海的锋生和锋消,并且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1982年9月9日至16日有一次冷空气影响到华南沿海。9日冷高压中心位于蒙古,高前的锋面西段到达了华南沿海西部,且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常规观测站和卫星、雷达等资料,对1619号"艾利"、1720号"卡努"和1822号"山竹"3个南海秋季台风在宁波沿海造成的强降水和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分别由台风本体倒槽、近地层风辐合和强对流主导,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宁波沿海区域,台风外围东南气流提供远距离持续充沛的水汽输送,低层弱冷空气渗透大幅提高降水效率;高的整层比湿积分、不稳定大气层结和高对流能量条件均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强降水发生时,宁波沿海低层存在比湿和水汽通量散度辐合高值区,850 hPa强的东南风水汽输送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3次过程大风成因不同,"艾利"由台风倒槽低压大风主导,"卡努"为冷高压与近海低压间梯度堆积造成,而"山竹"为强对流雷雨大风。  相似文献   

18.
引言 台风是影响嵊县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县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台风袭击,严重的造成山洪爆发、江河决堤、洪水泛滥。从1953年以来,有二次台风给嵊县带来惨重灾难,如5612号台风,在8月1~2日影响嵊县,本站出现40m/S的大风和暴雨,江河堤坝多处决口,大面积农田受淹,倒、损房15000多间,伤人160人,死47人;6214号台风于9月4~6月影响我县,全县普遍出现300~400mm降水,本站过程降水量达261.9mm,最大日降水量达173.7mm,全县山洪瀑发,整个县城遭受洪水袭击,全县倒房5682间,损房不计其数,死亡18人,具体灾情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9.
7708号台风影响我地风雨最大的时间,是在9月11日01—17时,其间平均风力七级,阵风十级(11日07时27分最大风速达27米/秒),降水量64.6毫米。11日18时后,本站转处台风后部,风雨明显减弱。本站过程降水量为88.0毫米,县内最大过程降水量为130.0毫米。  相似文献   

20.
一、九月十五日,十七号台风正面袭击我区沿海地区。北海市区平均风力11级,最大风力超过12级。涠洲岛12级以上大风维持6小时之久,是北海市自一九五四年以来的第二次强台风。 对这次强台风,区海洋气象台和涠洲岛气象站分别提前2—3天发布了“强台风警报”和“强台风紧急警报”。北海市委、市政府据此部署防台措施。由于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防御,有效地减少了强台风造成的损失。据调查:区内外各种大、中型船只1450多艘,都赶在台风来临前安全进港避风,1000余条小艇基本上无损失;进出口公司仓库约20万元的包装箱及出口的桂皮200吨,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