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银虎曼铅-锌矿床地处万沟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PPb、Zn、Ag、Au等元素丰度较高,是主要的矿源层。通过地质找矿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该矿区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柞水-山阳金铜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区内可划分出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金、铜、银、铁、铅、锌、锑成矿亚系列,与晚三叠世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钼、钨成矿亚系列,与泥盆纪热水喷流沉积作用相关的碳酸盐岩容矿的铜、铁、铅、锌、银成矿亚系列等5个。归纳总结了矿集区金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分别建立了夏家店金矿床、池沟铜钼矿床、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龙头沟金矿床、王家坪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通过区内综合找矿方法、找矿模型的具体运用,进行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进展。在圈定的夏家店和风沟-西田家沟2个找矿靶区预测金资源量42 t、银资源量450 t、铅资源量4×104t。提出了研究区金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查选区、普查评价和详查勘探3个阶段不同的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研究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模型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连红 《矿产与地质》2007,21(3):257-261
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柞水-山阳成矿区西部,是一个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而这种矿床的成矿条件非常有利于铜的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根据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电阻率异常预测,矿床北部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4.
王鹏 《江苏地质》2021,45(4):349-365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超大型矿床, 是在全世界最年轻、最宏大的"藏南拆离系"中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 也是我国首次发现喷流沉积-热泉水改造型锰铁锑铅锌银矿床.通过大量详实的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 新发现大量的锰铁碳酸盐建造、纹层状构造、"斑点狗"、同心环带、"古喷流口"、热水蛋、水热角砾岩、热泉洞以及硫化物中Pb+Zn?Cu, Ga?In, Mn、Fe、Ba、B含量高等喷流沉积及热泉作用证据, 属喷流沉积-热泉水改造型锑多金属矿床, 是成矿找矿理论方法创新指导找矿突破的经典范例.在重点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其发现过程及勘查新进展, 这对于启迪人们的找矿思路, 推动北喜马拉雅地区喷流沉积-改造型矿床进一步的勘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理论方法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487-491
白玉增科乡错登-安卡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晚三叠系勉戈组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和变质岩透镜体中,并受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以铜铅锌硫化物为主,且伴生银,属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矿床。该地区已发现有嘎衣穷和胜莫隆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通过该矿床特征,分析阐述了该区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中甸红山一带,主矿体是一个石榴子石型夕卡岩矿床。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叠加在夕卡岩矿体之上的热泉喷流构造,它保存了具典型热泉喷流特征的喷口。喷口附近产出近水平层状的含铁硅质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S为3.73‰~5.57‰,平均值5.08‰;铅同位素206Pb/204Pb和207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70~18.808和15.614~15.784,其硫、铅同位素组成与滇西地区喜马拉雅期斑岩和斑岩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暗示红山矿区有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该区新生代热泉喷流成矿作用的发现既丰富了对滇西中甸地区成矿作用的认识,也对红山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该区进一步扩展找矿远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喷流-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城子地区硅质岩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的研究及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硅质岩并不是来自陆源碎屑物质,也不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的产物,可能为来自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硅质与金、银、铅、锌硫化物一起聚集而成的一种产物,形成于浅海环境。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银等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青城子地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白牛厂、都龙3个矿区,而在3个多金属矿区或附近又无一例外地有1个较大的花岗岩体相伴随.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矿床与花岗岩之间联系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普遍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属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江鑫培,1990);90年代末,研究者开始怀疑岩浆热液成因,并提出了海底喷流沉积和岩浆热液叠加观点(陈学明等,1998,2000);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对于成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矿床属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金刚等,1995;周建平等,1997,1998).矿床与花岗岩之间关系的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极端.对于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的认识也经历了断层控-层控(喷流沉积作用)-层、岩、断复合控矿(岩浆只起叠加成矿作用)的不同阶段.由于矿床与花岗岩及断裂、地层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进一步找矿也至关紧要,值得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乐清  刘伟 《沉积学报》2016,34(5):830-841
报道了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桐梓组地层中的风暴岩,并对该套事件沉积体的区域展布及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野外剖面的仔细观测和室内资料的综合研究,普遍见指示潮坪环境的半球状叠层石、羽状交错层理等,并识别出各种侵蚀-撕裂构造、粒序层理、韵律层理、变形层理及沙纹-波状层理等风暴沉积标志,丘状交错层理常保存不全,综合分析后认为该风暴岩为潮坪风暴沉积,并进一步划分出4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同时,区内桐梓组见有大套滑塌重力流沉积,经对比,可能为同一飓风事件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不同物质记录。该套风暴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风暴沉积特征的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反映出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时期全球温室继承、转型的一种气候响应。风暴岩、风暴浊积岩及滑塌角砾岩的发现,为该时期“鄂西台洼”的存在提供了新的沉积学证据;也为区内含矿段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实际参考;同时,对分析华南板块的向北漂移提供了更仔细、更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砂西银铅锌矿床产于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俸外接触带上,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顺层破碎带内.矿石矿物以铅锌硫化物为主,主成矿元素银铅逛锌的资源量达大型以上规模,属中低温热液型富银铅锌矿床。矿床本身及其外围均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桐柏地区银多金属矿形成于北秦岭造山带燕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前陆盆地发生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建造。赋矿构造为层间剥离断层及顺层正断层。燕山晚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为成矿的热动力条件 ,并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矿床具一般热液矿床的特点 ,形成于天水一岩浆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孟贵华 《云南地质》2014,33(3):380-383
会泽铅锌矿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石炭统摆佐组碳酸盐岩,矿区顺层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为最佳的容矿构造.矿床经历了早期热水沉积,主期热动力叠加成矿、以及后期表生氧化淋滤改造等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现代渭河西安段沉积体沉积相与岩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西安段草滩沉积体为例, 通过剖面和探槽的详细研究, 结合野外密集采样及样品的分析结果, 对现代渭河草滩沉积体的粒度特征、沉积相、岩相、地层层序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现代渭河草滩河流沉积体主要由砂质、泥质和少量砾质沉积物组成, 是一个由三期沉积旋回组成的曲流河沉积体。在现代渭河草滩沉积体内部, 共识别出6种岩相, 即平行层理含细砾粗砂岩相、槽状交错层理中细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细砂岩相、块状层理含砾中砂岩相、交错层理含砾中砂岩和块状层理泥岩相;3种沉积微相, 即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和泛滥平原, 这些沉积微相构成了草滩沉积体内部垂向上三套不同的沉积层序:下部为含砾粗砂和中砂组成的河床亚相层序, 砂质沉积厚度较大;中部为一个完整的曲流河沉积层序, 由滞留沉积、边滩和泛滥平原沉积构成;上部则主要为边滩和泛滥平原沉积层序。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床滞留沉积物中的砂体粒径多分布在0.2~1.2 mm, 边滩沉积物中砂体粒径多分布在0.1~1.0 mm, 两者均是良好的砂矿体, 是建筑用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6.
黑石河铁矿位于攀西地区,其含矿岩体以辉长岩体为主,岩体具弱分异并显示一定的层理构造;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通过对矿石特征研究,认为矿石主要以海绵陨铁结构及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物组成主要有钛磁铁矿、钛铁矿等金属氧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以及辉石等组成。基于矿区主要矿物的结晶阶段及黑石河铁矿石典型的结构构造特征,结合攀西地区其它钒钛磁铁矿床成因研究资料,认为黑石河铁矿床属岩浆晚期分异结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7.
The petrography, the geochemistry and the burial history all constrain the origin and modification history of dolomites in an ancient periplatform carbonate slope deposit,the Machari Formation (late Miclclle to early Late Cambrian),Korea. The form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rhythmic bedding. laminated to bedded lime mudstone alternating with argillaceous lime mudstone. The rhythmic bedding is a product of the deposition of offshore periplatform ooze and hemipelagic clay on a periplatform slope. This formation also shows minor and intermittent influx of other lithofacies including the bioclastic-peloidal packstone, peloidal wackestone, and intraclasts deposited as turbidites. Five types of dolomite occur in the Machari Formation, whose occurrence.texture and geochemistry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origin and modification history.  相似文献   

18.
薛武强  李波  颜佳新  申欢欢 《沉积学报》2012,30(6):1010-1020
黔南罗甸沫阳剖面中二叠世茅口组以海相碳酸盐为主,下部地层中发育风暴岩,露头特征明显,主要以介壳灰岩为识别标志。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构造、截切构造、波痕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一个底面构造A和B、C、D、E等四个沉积单元:A.侵蚀底面,代表风暴流对海底沉积物的作用;B.介壳灰岩层,代表风暴浪、风暴涡流沉积;C.粒序层,代表风暴衰减期重力分异沉积或风暴浊流沉积;D.块状层,代表风暴快速悬浮沉积;E.波痕层理段,代表风暴衰减后期沉积。它们共组成4种风暴沉积序列,分别代表不同深度的风暴沉积,反映了不同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流的类型。沫阳地区风暴沉积的沉积特征表明,该区风暴沉积主要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上的内陆棚沉积环境,风暴强度大,为近源风暴岩。仅个别风暴沉积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外陆棚沉积环境,为风暴引起的浊流沉积,为远源风暴岩。风暴岩类型的正确识别,对确定该区沉积相与深入认识扬子碳酸盐台地南部边缘沉积演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江翁浪金矿中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江翁浪金矿是一个受构造控制明显的金矿床,金矿主要富集在受顺层剪切控制的强变形带内。本文通过对翁浪金矿控矿构造中变形岩石的宏观和微观变形特征分析,得出研究区顺层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为逆冲型剪切,控制金矿产出的强变形带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黔西北遵义丁台剖面下寒武统龙王庙阶清虚洞组的底部和中部发育两套具有不同沉积特征的风暴沉积,与同时期风暴沉积多发现于黔东湘西台缘区不同,研究在黔西北台地内部发现该时期风暴沉积。其底部风暴沉积段发育侵蚀底面、粗粒滞留沉积、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和泥晶灰岩背景沉积,共识别出三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其沉积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的中缓坡环境,而中部风暴沉积段则发育粗粒滞留沉积、粒序层理、沙纹层理和具鸟眼构造的藻屑灰岩背景沉积,可识别出四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其沉积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浪基面之上的浅水潮坪环境。本剖面上下两段形成于不同沉积背景的风暴沉积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风暴沉积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为研究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地台的古纬度及古板块演化、地层等时对比和古地理演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