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及其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描述地震活动性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认为Ab值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特征。本文使用1972 ̄1996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Ab值的空间扫描,研究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短期阶段,半数震例的Ab值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的缩小或消失,也有少量地震在临震前1 ̄3个月再次出现明显增大。文中还就Ab值进行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及其在地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炜  王峥峥 《中国地震》1999,15(2):116-127
在分析描述地震活动性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认为A(b)值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特征。作者用1972 ̄1996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A(b)值空间扫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中强以上地震前2 ̄3年,在未来震中周围出现较大范围A(b)值中期异常区域,有很好的预报效果。文中还就A(b)值进行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云南地区6.7级以上强震第Ⅲ,Ⅳ活跃期和平静期间地震前一年的b值空间扫描图象,发现在强震频繁发生的云南地区,当某一个异常区发生强震时,与此同时出现的其他异常区的若干年后仍可能发生强震,这些相对于已发生的强震为中短期场兆的异常可能为未来强震的中长期源兆。对低b值异常而言,b值较低的异常区发生强震较早,对高b值异常则动态变化的异常区发生强震较早,异常幅度和异常区大小相对稳定的异常区发生强震较晚。  相似文献   

4.
苏乃秦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5,9(2):132-136
应用吉尔吉斯斯坦地震研究所介绍的空区参数法,对新疆天山地区进行分时空扫描计算和R值评分检验,筛选出有一定预报效能的10个小区,确定了异常判据和预测规则。1993年10月,根据A1、A2小区出现的空区参数异常,对1993年12月1日疏附6.0级地震作出预报,预报三要互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5.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比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发生的6次中强地震前b值与C(n)值异常变化特征.6次地震前,b值和C(n)值都有异常显示.b值异常一般出现较早,最早出现在震前1年左右;C(n)值异常大多在震前半年至2~3个月出现.b值曲线异常形态一般不太典型,而C(n)值异常形态较典型,表现为峰值异常.地震前2种异常同时出现.还对计算上述参数的空间范围的选取及窗长和步长的选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啜永清 《地震》2002,22(1):70-76
为探索地震活动性前兆异常图像在1年尺度上的时空演化特征,应用地震活动因子预测方法,对华北地区进行了全时空扫描分析,筛选出对应效果较好的4个因子进行了全程统计。结果表明,震前1年左右扫描区域内异常小区由多到少到发震的现象,以及发震构造单元的异常小区所占比例较高的现象。归纳出根据异常小区数从多-少-发震的时间预测方法和根据构造单元的异常小区高比值的地点预测方法,它是利用地震活动因子进行预测的更易于识别的时空异常特征指标,经R值评分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及沿岸地震活动时空动态扫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守中  郭爱香 《中国地震》1999,15(4):324-332
从中强震成组孕育出发,研究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动态图象扫描特征,探索了该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有关问题。结果表明,该区20多年来4级地震活动总休上呈相对平稳状态,但在不同时段则出现不断演变迁移的4级地震局部集中区及低b值区等异常区域,5~6级中强地震大都发生于异常区的边中附近;异区内4级地震累积频度往往呈非线性指数加速,中强震发生于4级地震非线性指数加速的后期或其后的异常平静期中。这种地震活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及邻区中等地震前地震释放应变能速率B值进行时空扫描,通过对1970年至今所有ML≥4.7级地震前B值的时空演化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等地震前B值出现高值异常,且在发震前一年内结束高值,且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B值高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b值在2020年唐山MS5.1地震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从大尺度区域及小尺度区域对2009年1月至地震发生前2个研究范围的b值变化进行时空扫描计算.结果显示:唐山MS5.1地震震中位置b值被小尺度区域很好地表现出来,而大尺度区域b值空间扫描未表现出明显异常;从大尺度区域可以看出,河北怀安—北京、唐山地震余震区东...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虑了地震活动时空强3 个方面的震兆特征,定义了地震活动因子 A值.使用1972 ~1996 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研究中强以上地震前 A 值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短期阶段大多数地震前出现的 A 值中期异常区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也有一些地震前1 ~3 个月 A 值异常区面积再次增大.还就用 A 值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敖雪明奥.  АБ 《内陆地震》1994,8(2):147-151
1992年8月19日,与中国新疆毗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苏萨梅尔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前,中方笔者曾根据新疆部分地震窗口网的异常作出一定程度的短期预报。本文全面分析了窗口网的时空异常特征,并简述了预报过程及其效果,最后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几年新疆强震活动的格局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结合新疆几次7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新疆地震活动将处于一组强烈地震之后的相对平静,但仍然有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综合异常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琼  王海涛  唐兰兰  宋春燕 《地震》2010,30(1):98-107
本文应用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概率方法对新疆南天山西段多种地震学参数资料进行定量化的异常识别提取, 通过对该区中强地震前多参数滑动极值概率的空间演化过程进行全时空扫描, 定量识别了该区中强地震的前兆综合异常时空异常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南天山西段1980年以来发生的10次(组)中强地震前1~2年, 震区附近区域多参数滑动极值概率均出现了高值异常变化过程, 震后1年左右高值异常区逐步分散、 缩小乃至消失, 而中强地震平静时段滑动极值概率普遍无高值异常区域出现。  相似文献   

15.
邱瑛  沈建文 《地震学刊》1995,(1):39-44,32
给出计算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的牛顿迭代方法,并对华东地区的实验地震资料进行b值空间扫描,指出传统累计b值与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差异显著,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上述传统做法高估b值的系统偏差问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龙晓帆  王绍晋 《地震研究》1997,20(3):259-264
本论述了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条带、能量释放加速、复发周期时间扫描、剪切应力值异常等地震活动性的中长期背景异常和b值、缺震、振幅比、剪切应力场地动态分布、地震窗等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单键群分析方法,对1976年唐山和1989年大同地震前多学科前兆异常的时空群集特征进行了研究。对2次地震前兆的单键群构架的信源熵、平均键长和累积滑动频次进行了时空扫描。结果表明,地震前单键群要异常非常明显,并且可以分为5个阶段。1975年6月-1976年6月(第4阶段)异常幅度变化最大。震前1个月(第5阶段)信源熵值进一步下降,平均键长变化维持在第4阶段的水平,累积滑动频次增加。异常的变化阶段可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判据。最小信源滴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外围逐渐向未来地震区迁移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追踪和确定地震危险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海城地震余震活动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1995年4月,海城-营口地震区已发生ML≥3.6级余震425次。西方对余震b值随时间的变化、余震时空发展的特点、大余震发生前后的余震特征等做了进一步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b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2)今后仍有可能发生2-3次ML5.0级左右的余震。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川西几次中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标度值H的时空变化特征,认为强震前1-2年有高H值异常,H值的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地震带、强震孕育过程等有关,我们用罗兰格等推导的公式对川西几次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性标度进行了研究,发现炉霍7.6级。松-平7.2级,盐源6.7级等地震前H值有由低转高增强再发震的特征,空间扫描结果发现1976年8月16日松-平7.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标度值H有成片增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杜宸  孙珂 《地震》2022,(3):37-51
针对2000年以来新疆于田地区5次MS5.0以上地震,采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与NOAA卫星长波辐射数据,从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次地震的两种数据均提取出明显的热异常,两种数据异常提取结果具有一定的时空关联。基于以上不同时空尺度热红外特征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一种多时空尺度的异常判别方法。基于该方法对于田及周边地区2018—2020年连续3年的热红外数据进行扫描,开展MS5.0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的回溯性检验应用,共检验出19次异常,其中12次对应地震发生,7次错报,此外有7次漏报。通过不同时空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综合提取,能够减轻环境因素干扰,提取出有效的热异常特征。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多时空尺度地震热红外异常判别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