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毫石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成因探讨徐步台(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杭州310007)关键词银矿床,成矿时代,成因类型,浙江毫石银矿床是与萤石矿伴生的独立银矿床,已探明达中型规模,并有可能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的大型银矿床之一。以往,在...  相似文献   

2.
湘南位于南岭中段北缘,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向银的成矿多与有色金属成矿系列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层、成矿条件和各类银矿床的分布规律入手,初步探讨了湘南银矿床的控矿因素,对湘南银矿床找矿方向进行讨论,认为湘南地区具有寻找大型银矿床的良好前景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辽西八家子斑岩成矿分带系列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富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52-255
为了在八家子铅一锌一银矿田寻找新的矿种——钼矿,通过对八家子一杨家杖子成矿带上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此成矿带上每隔10km就出现一个矿集区,每个矿集区由数个或数十个矿床构成;在同一个矿集区中,围绕岩体这个成矿中心,金属矿化和成矿元素出现明显分带性。而八家子铅-锌-银矿床具有此类似特征。因此,提出八家子矿田存在一个完整的成矿分带系列,其成矿中心是炉沟的花岗斑岩体,岩体具备了寻找兰家沟式大型斑岩钼矿床的各种地质条件。此后,经对物化探异常的验证,发现八家子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Mo异常内存在厚大钼矿体。  相似文献   

4.
青海东昆仑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那更康切尔银矿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首次发现的独立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银矿床,运用地、物、化综合手段评价,发现了3条银矿化带、7条银矿体。通过对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具大型银矿的成矿潜力,以指导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是大兴安岭西坡得尔布干铜(钼)-银铅锌成矿带内大型铅锌银矿床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与火山-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含矿岩体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2.2±1.5 Ma (MSWD=4.7,n=31).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认为甲乌拉矿床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成矿,与区域上同类矿床产于同一时代,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
刘锋平  蒋年生 《湖南地质》1999,18(2):107-111
坪宝矿田矿床为伴、共生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是其成矿母岩,但银含量远离岩体有增高的趋势;银矿床与铅锌、锰矿床共生时银含量高,与铜钨钼矿床共生时银含量较低;银矿床还存在次生富集的现象。本文总结了坪宝矿田的银矿床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偃尾山铜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部,呼中-塔源多金属成矿带呼中东侧,为一中型铜银矿床。成矿元素为Cu、Ag,伴生Au。矿区位于火山穹隆构造内,矿体受NW向构造裂隙控制,以硅化角砾岩的形式产出,地表呈等间距近平行展布,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绢云母化及它形黄铁矿化、蒙脱石化、地开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绿脱石化。矿床成因类型属高硫化浅层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9.
梁华英  喻亨祥  曾提  莫济海 《矿物学报》2007,27(Z1):151-152
近年来在冈底斯矿带发现了大量斑岩铜矿床,形成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冈底斯矿带南部除发育碰撞期后的斑岩铜矿床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一大批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铁矿床、金-铜矿床、金-银矿床等,形成了-条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多位于斑岩铜矿带北侧,东西方向长约600公里,南北宽100多公里.这表明冈底斯矿带不仅是一条巨型斑岩铜矿成矿带,亦是一条资源潜力巨大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此外,在冈底斯矿带北缘也发现了大型规模多不杂斑岩铜矿床及大规模的矿化指示标志,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银是我国的紧缺矿种,也是全世界最走俏的金属商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银矿床。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是最重要的银矿工业类型,多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陆相火山岩广泛分布地区。根据元素组合可将银矿床分为单银型、金银型、银铅锌型和铜银型等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莫霍面有一定关系。单银型矿床多产于莫霍面比较浅的地区,铜银型矿床一般分布在莫霍面相对比较深的地区,金银型矿床和银铅锌型矿床通常置于单银型-铜银型中间地区。金银型与银铅锌型相比,前者分布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比后者可能相对浅一些。  相似文献   

11.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Silver Deposit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na has widely distributed silver deposits,and is rich in silver resources.Although silver deposit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Pb-Zn deposits,a number of independent silver deposits have also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Silver deposits include different types,such as submarine volcanism and continental volcanism related type,intrusion related type,and sedimentary related typ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hina’s silver deposits systematically based mainly on the data from 490 silver deposits.It is shown that sub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continental volcanic or sub-volcanic type,skarn type,hydrothermal type(including vein type and stratabound type),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sedimentary type and regolith typ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ion types of silver deposit.A total of 32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and 111 silver concentration areas have been delineated.The map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in China" and other series of maps finished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silver resources potenti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白俊豪 《地质与勘探》2024,60(3):458-470
萤石是我国战略性矿种之一,提高其资源储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河南省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分析,系统总结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并提出河南省萤石找矿方向。结果表明:(1)河南省萤石矿床类型以热液充填型为主,全省可划分为三个萤石成矿带;(2)河南省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其周边地层的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带中,方城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岩体附近的地层中;(3)萤石矿床的成矿年龄在120 Ma左右,方城地区萤石矿床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4)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或其期后热液活动为萤石成矿提供重要的物质和驱动热;地层岩石为萤石成矿提供重要的氟,其丰富钙源很可能是巨量萤石富集的关键;(5)萤石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应属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系统,大气降水对萤石成矿具有重要作用;(6)河南省萤石找矿重点地区应在太华群地层岩石和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体广泛发育的北带和中带,特别是合峪、太山庙、天目山、铜山等岩体的内部或其周围。  相似文献   

13.
特大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型银矿床在资源占有量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已经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特大型银矿床入手,在成矿时间、空间以及成矿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特大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概括如下:(1)已知特大型银矿床均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带和裂谷带之中,多数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浆活动有关;(2)特大型银矿床以成矿系列为主要线索,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5元素型;(3)中国在中新生代火山岩及裂谷发育地区,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带等,具有特大型银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银矿的成矿规律,划分了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脉型和层控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新生风化淋积型等7个银矿预测类型,其中前4个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32个成银带,编制了"中国成银带分布图",为中国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腾冲地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了东、中、西三个矿带,以及滇滩-大硐厂-红岩头铅锌锡铁硅灰石矿、铁窑山-小龙河锡钨铁铅锌矿两个重要矿集区.本文以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厘定了该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系统总结了该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期...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银矿物的矿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成矿区,在所发现的十多个银矿床中,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形式产出。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已发现近40种独立银矿物和几种未定名的银矿物,这些银矿物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物质组分、不同温压条件的银矿床中均表现为低温后期成矿的特点,温度是控制银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埃达克质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有关矿产的产出情况,将中国与埃达克质岩有关的矿床分为产于造山带和产于陆块内两大类,若干成矿带(区)和次一级的成矿亚带。与前者相关的有古亚洲洋、秦祁昆洋、环太平洋和新特提斯成矿带;与后者相关的有中国东部、青藏高原和藏东南一川西南一滇西北成矿(区)带。埃达克岩与成矿作用的密切关系开辟了一条围绕埃达克岩来找矿的新思路。根据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从立足于找大矿和世界级大矿出发,认为我国寻找Cu,Au,Mo和Ag等的找矿方向应当从战略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3个不同层次来考虑,希望加强在古亚洲洋造山带和冈底斯造山带的找矿工作。在评述了早期和现行的找矿方法后,初步拟定了在埃达克岩出露地区的找矿思路,建议将埃达克岩作为找矿勘查的前提和标志之一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孙莉  楚之潮 《安徽地质》2006,16(2):94-100
安徽省铁帽型金、银矿床在全国发现比较早,分布广,并且有一定规律,工业利用程度高,效益好。铁帽型金、银矿广泛产于各类型原生含Au、Ag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以产于石炭系层状含(Cu)硫化矿床的上部氧化次生富集带规模较大,品位富。本次积累完整的矿床地质特征资料,探索矿床分类、氧化分带,研究金、银的赋矿规律和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9.
南岭萤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萤石矿聚集区之一。本文从矿床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成岩成矿时代、稀土元素组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南岭萤石矿床的数量东多西少,储量则是"中间大,两头小",矿床类型中亚带以伴生型为主,东亚带和西亚带主要为单一型。成矿时限介于160~100 Ma之间,集中在160~135 Ma,由中亚带向西亚带和向东亚带有变年轻的趋势。单一萤石矿床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成矿热液沿破碎带循环、淋滤,使花岗岩中的F以及地层中的Ca再次活化、富集、重结晶成矿,成矿相对于成岩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时差为10~20 Ma。伴生型萤石矿床首先经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由花岗岩浆的F与地层的Ca结合形成,成岩与成矿作用近于同步,后期又经历了大气降水改造和重结晶。  相似文献   

20.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