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分形理论,以西藏樟木滑坡群为例,详细分析了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和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滑坡活动具有很好的分形现象;滑动带土的粒度分维值一般在2~3之间,其平均值约为2.8,分维可作为描述滑动带土粒度成分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维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滑坡滑动带土的分维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滑坡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探讨了分维的研究意义。结果表明,滑动带土的分维在2和3之间,平均值约为2.85。分维的大小揭示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滑动带土的形成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滑坡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型滑坡的滑动块体具有分形特征。其宽度分维数平均为1.24长度分维娄秋1.44。我们所获得的有限资料表明分九与基岩地质条件无关。主要根据滑坡块体的大小,巨型滑坡可以分为一级滑块、二级滑块和三级滑块。二级和三级滑块坡体也具有特定的分维数。没扮形特片可以由以下两方面解释:1)自相似性几何形状和2)二级和三级滑块组合产生的特定的分维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巴东县城附近11个滑坡边界轨迹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个滑坡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结构层次越清楚,分维值越高;其中,榨房坪滑坡和黄腊石滑坡的分维值最高,分别为1.50和1.483,西壤口和谭家湾滑坡的分维值最低,分别为0.925和0.732;而黄土坡和赵树岭滑坡的分维值介于二者之间,分别为1.111和1.091。结合典型滑坡边界轨迹结构演化与滑坡稳定性关系的定性分析及前期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和模拟分析,初步揭示:滑坡边界轨迹结构与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增值越明显,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其稳定性条件也越差,因此,分数维可作为衡量滑坡轨迹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变形存在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滑坡的局部失稳就转化为整体滑动;而滑坡边界轨迹则记录了滑坡变形扩展现象和信息,因此,相对应地滑坡轨迹分形结构的分维值也应存在一个极值,在极值点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滑坡边界轨迹结构的极限分维值大致为1.4~1.5,此时滑坡接近于整体极限失稳状态,而分维值在1.1~1.3之间则表示滑坡处于整体稳定,局部存在潜在失稳状态,分维值小于1则表示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滑坡分维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黄腊石和黄土坡滑坡分形分维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 利用分形分维理论, 分析三峡库首区黄腊石滑坡和黄土坡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 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黄腊石滑坡西部活动性滑坡群、东部小滑坡群和整个滑坡系统及黄土坡滑坡分形结构的特征性斜率曲线和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 每个滑坡群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 轨迹结构越复杂, 结构层次越清楚, 分维值越高.其中, 黄腊石滑坡西部活动性滑坡群的分维值最高, D =1.483, 黄土坡滑坡的分维值最低, D =1.111.主要结论包括: (1) 滑坡边界轨迹存在统计上的自相似性, 具有分形结构特征; (2) 滑坡轨迹结构的宏观扩展变形过程是一个增维过程, 而不是降维过程; (3) 滑坡轨迹结构越复杂, 有序性越好, 分维值越高, 其稳定性越差; 因此, 分数维可作为衡量滑坡轨迹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冻土粒度成分的分形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易顺民  唐辉明 《冰川冻土》1994,16(4):314-319
本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冻土粒度成分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冻土的分维介于2和3之间,平均值为2.6左右。分维的大小揭示了作这自组织系统的冻土的形成演化特征,分维可作为描述冻土粒度成分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滑坡滑带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衍射仪(XRD)研究了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等地40个滑坡滑带土的结构及物质组合,指出当滑坡处于滑动阶段时,滑带土表居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普遍可见擦痕(弧型,线型,紊乱型),微裂隙和微空隙发育,微生物较多,当斜坡处于稳定阶段时,岩层软弱带可见粘土矿物无定向排列,表面无擦痕,常见树枝状结构。滑带土的物质组合主要为:蒙脱石,蛭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长石和微生物,而蒙脱石,蛭石和微生物含量是滑坡滑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微结构的变化和物质组合可以分析滑坡的活动次数,活动阶段和形成机理,为滑坡治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研究滑坡活动分布的分形特征中,未能考虑无标度区的范围,并将滑坡分布作为数学点来描述而未考虑滑坡规模对分形结果的影响。这种研究结果主要反映了数量众多的规模较小滑坡活动的特点,掩盖了规模较大的滑坡分布特征。本文研究了重庆三峡库区1594个规模大于1×10^4m^3的滑坡活动时间分布资料,分析了滑坡活动时间的均匀分布、Poisson分布和分形分布结果。提出运用物理分形的方法,将滑坡活动按不同规模等级划分为4个子集,分析了各个子集的分维D,无标度区的范围和自然周期。表明运用物理分形的方法能描述不同规模等级滑坡活动时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分形理论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江新滩滑坡和甘肃黄茨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初次提出滑坡动态位移分维、速度分维预测模型及滑坡大滑的分维预报式,为滑坡动态预报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用重力压密原理评价大型滑坡滑面强度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型滑坡泥质滑动面强度参数的正确选取,是作好稳定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滑坡形成初期时滑带土的结构特征,滑面的应力状态出发,提出了用重力压密原理研究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用实例介绍了研究步骤和评价效果,为大型滑坡动面强度参数评价提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据分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滑坡活动时空分布的信息维(D1)特征。从滑坡活动信息维的变化特征看,在信息维的急剧变化阶段,对应着一个滑坡活动的高潮期,分维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滑坡活动的动态演化过程,降维现象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测的判据。  相似文献   

13.
陆飞 《岩土工程师》1998,10(1):32-35
本文结合某航道驳岸的滑坡情况,介绍了根据工程中各种现象合理拟定滑动面以及确定滑带土残余强度的方法,以及治理滑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长安区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样,加之人类经济工程活动、降雨、地震等诱发影响,秦岭北坡及黄土台塬边缘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区)之一。本文以长安区为研究区域,在对长安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等资料充分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长安区滑坡崩塌灾害点的实际调查资料,详细分析了长安区的滑坡崩塌灾害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网络覆盖法,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形分维计算。求得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分维值为0.876 6,反应出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性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形分维理论能合理评价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对类似地区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天放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7,28(2):347-350
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引入了变换分形的手段,结合哥伦比亚Chinchina地区的滑坡发育分布图,基于GIS技术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均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分维值,并探讨了分维值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峡鱼鳅洞滑坡滑动带土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长生河鱼鳅洞滑坡的详细工程地质勘查,系统地研究了滑动带土的微观结构、物质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性。滑坡滑动带土是滑坡地质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演化的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它蕴含着滑坡动态变形特性和赋存环境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泄滩滑坡滑带土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如何准确地辨识滑带土的特征和确定滑动面的具体位置,是让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感到头痛的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泄滩古滑坡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泄滩滑坡滑体的结构特征,以及通过勘探平硐、钻孔岩芯和地表露头等多种手段揭露的滑带土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泄滩滑坡滑带土中不仅可见明显的擦痕、镜面以及碎块石印模,而且在个别钻孔可见滑带土呈糜棱岩化现象,地表露头还可见到滑带土在地下水和高速下滑过程中被碾压、搓揉原有结构被破坏后又重新胶结的痕迹。同时,在滑带以下还存在一层特殊的滑坡影响带。泄滩滑坡滑带土特征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滑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水平地层滑坡平面失稳模型与破坏判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近水平地层滑坡视为一个系统,针对其平面失稳问题,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势函数突变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滑坡系统失稳的力学破坏判据和滑带土的临界变形位移。根据近水平地层滑坡演化系统,结合万州区安乐寺滑坡实例,运用所推导出的滑带土临界变形位移公式,得出临界位移约为34mm,并同时提出系统和临界突变状态的差距与外界环境因素——滑坡后缘裂隙积水深度、滑带土含水量的关系,即当滑坡后缘裂隙积水深度和滑带土含水量越大时,系统与临界突变状态的差距越小,滑坡越容易滑动。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万州安乐寺滑坡滑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寺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的缓倾角红层基岩滑坡, 对其滑带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缓倾角红层基岩滑坡的形成机制.宏观地质特征显示, 安乐寺滑坡滑带是侏罗系红层中灰白色泥岩(软弱夹层) 经挤压滑动所形成的, 擦痕指示最后一次滑动方向为100°.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安乐寺滑坡滑带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伊利石、长石、石英等; 其特点是蒙脱石含量高, 并且滑动面上的蒙脱石含量高于滑带的蒙脱石含量.经扫描电镜观察, 滑带土微观结构以片状结构与定向排列结构为主; 显微擦痕发育, 并指示滑带曾发生过多次滑动.对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实验研究可知: 滑带土为中等膨胀性粉质粘土, 其抗剪强度低; 且吸水膨胀后, 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滑带土的这些特殊性质, 为安乐寺滑坡的滑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软弱层带夹泥粒度成分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软弱层带夹泥粒度成分的研究表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其分维值在2-3之间。分维值可作为定量描述夹泥粒度成分的参数。分维值的大小,不仅能表征夹泥所处的演化阶段及环境条件,而且还与夹泥的粘粒含量,粘土矿物成分及物理力学特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