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岩石学与粒度分布特征相对比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3个典型剖面和10余口探井的白垩系碎屑岩层序。结果表明,陆相碎屑沉积的岩石组合及其岩性、岩相特征与相应的薄片粒度分布结果(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偏度(SK1)和标准偏差(δ1)等)具有良好对应关系。据此可明显识别出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的5种主要沉积相,即冲积扇相、冲泛平原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湖泊)水下重力流相。文中分别论述了上述5种沉积相的岩石组合特征与粒度分布特征,探讨了二者内在联系。本文提出的陆相沉积环境定量判别标志,在其它陆相盆地沉积环境研究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陕西渭南、北京灵山、河南邙山等地大量黄土样品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多组分粒度分布及组分间差异特征并讨论了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取得了以下认识:(1)黄土粉尘粒径以〈70μm的悬浮组分为主,其粒度由细、中、粗3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1μm、1~10μm、10~70μm)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特征。粗粒组分含量最高,峰形最明显。粗粒与中粒组分粒径与百分含量变化很大程度受控于源区距离变化。(2)不同地区黄土粉尘粒度差异明显,粗粒组分中值粒径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减小,二者负相关;中粒组分百分含量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增加,二者正相关。(3)粒度组分分离方法能够反映同一源区粒度的细微差异,显示其粒度组分分离的优越性。(4)理论推导了黄土粗粒组分的中值粒径与源区距离的关系并用实际拟合函数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徐文艺  傅斌 《岩石学报》1997,13(2):180-188
通过对沙溪矿区含矿与不含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粒度统计,计算出平均矿物粒度(S)、矿物分布密度(D)及矿物分布均匀度(H);再根据晶体大小分布理论(CSD),计算出斜长石的晶体生长速率、成核密度及成核速率等岩浆结晶动力学参数;发现含矿斑岩较无矿斑岩有高的成核密度和成核速率,而晶体生长速率则较低;指出成分相近的斑岩在岩浆结晶动力学特征上的极细差别可能造成岩体含矿性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沙溪矿区含矿与不含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粒度统计,计算出平均矿物粒度(S)、矿物分布密度(D)及矿物分布均匀度(H);再根据晶体大小分布理论(CSD),计算出斜长石的晶体生长速率、成核密度及成核速率等岩浆结晶动力学参数;发现含矿斑岩较无矿斑岩有高的成核密度和成核速率,而晶体生长速率则较低;指出成分相近的斑岩在岩浆结晶动力学特征上的极细差别可能造成岩体含矿性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喀斯特镶嵌景观中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互接触部位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石上覆土层之间的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仅在两种岩石类型的接触过渡带显示出一定混合特征,且与区域其它岩类上覆土层没有关联性;各土层粒度分布特征与下伏基岩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继承性。同时,进一步肯定了粒度分布特征在贵州岩溶区上覆土层的物源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我国典型地区5种沉积类型滑坡的滑带(面)土和滑坡细粒堆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不同沉积类型滑坡滑带(面)土与滑坡堆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及差异性,其对于认识滑坡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1)不同沉积类型的滑坡滑带(面)土和滑坡堆积物的粒度一般含有4个组分,其分别为风成的细、中、粗粒组分和水成的悬浮组分; (2)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类型的滑坡其滑带(面)土粒度与滑坡堆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3)同一地区滑坡的滑带(面)土与滑坡堆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主要受控于滑坡本身的形成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砂岩油藏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清太 《沉积学报》2006,24(3):414-418
利用MS 2000激光粒度仪,对胜利油区砂岩油藏中112口井的3000多块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实验发现低渗透砂岩油藏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其沉积物粒度分布主要存在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粒度分布特征,并且与一定的沉积作用相联系。研究表明,沉积岩粒度中值分布、泥质含量、分选性等是影响油藏岩石渗透能力的重要因素,正态分布和混合正态分布能较好地描述低渗透砂岩油藏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安固里淖、三台河以及长江等多个地点湖泊和河流沉积物样品细粒部分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其受控于水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①<1μm,②2~10μm,③10~70μm,④70~>150μm,⑤150~700μm,⑥>700μm),其中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③组分是流域内风成作用强弱的判别标志),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整体分选性差。3)据粒度分布特征可分为湖滨、过渡和湖心三相,三相间粒度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同时又存在此消彼长的良好过渡关系。湖滨相以④组分为优势组分,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滨;过渡相④组分含量随距湖心距离靠近而减小,但②组分含量却在逐渐增加;湖心相以②组分占主导优势,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心。4)湖相沉积物受湖滨拍岸浪和湖心波浪的影响而产生了明显的粒度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库赛湖沉积物及风成物的粒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库赛湖钻孔沉积物、冰面风成物和流域风成物粒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赛湖冰面风成物的粒度特征同流域风成物的粒度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而钻孔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却和流域风成物的粒度分布特征相似.对库赛湖钻孔沉积物端元组分的分析表明,库赛湖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有径流搬运、风力和冰川搬运组分构成,所占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5.5%,35.9%和8.5%.库赛湖沉积物风成物端元组分的粒度分布特征,得到了冰面风成物粒度特征的验证.尽管没有获得径流搬运组分的样品,但钻孔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同流域风成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具有的相似性,可能说明,由于库赛湖地区降水较少,湖区径流不发育,流域的风化作用很弱,流域风成物通过流水汇人径流,成为径流搬运的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测量与表征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样品粒度是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的一项重要特性指标。长期以来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一直是采用筛分法或沉降法检测,最终大多以加工样品通过一定筛目(一般为-200目)的比例来表达;近年来超细标准物质研制引入了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粒度检测与分析的现代方法,并可以直观的粒度分布图和简洁明晰的特征粒径等多种方法来表达粒度分布特征,大大提升了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粒度分布特性的测量及表征水平。文章在前期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超细标准物质粒度分布特征工作的基础上,用此法测量了当今广泛使用的典型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分布,为这些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取样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就今后地质标准物质乃至地质分析样品的粒度检测与表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火山碎屑物的粒度、粒形和分布特征蕴含着其形成机制和喷发的环境信息。基于镜泊湖地区蛤蟆塘火山的一个空落堆积剖面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以粒度分析和分形理论定量研究了火山碎屑物的粒度分布、粒形几何及其分形特征。蛤蟆塘火山空落碎屑粒度分布均为单峰式,由岩浆爆炸形成的空落浮岩粒度峰值较小,而由射气岩浆喷发形成的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碎屑粒度峰值较大。空落浮岩颗粒的类球度、长宽比和凸度都小于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数值,表明空落浮岩颗粒相对不规则的特点。利用多段幂律方法拟合了蛤蟆塘火山空落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发现空落浮岩颗粒存在四个幂律分布段(即对应四个分形维数),这是由于岩浆初始破碎、火山通道内的二次破碎以及风力筛选作用等造成的;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碎屑分布有两个幂律分布段(对应两个明显不同的分形维数),即浮岩和花岗岩碎屑的形成是因不同破碎机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杨玉卿  周留记 《现代地质》1995,9(3):311-319,T001
摘要:本文首次对区内杂砾岩(又称红层)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据成因之不同,把杂砾岩区分为6类:泥石流、颗粒流、泥流、冲刷砾石层、河道及片流沉积。讨论了各类沉积之特点,尤其是砾石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的杂砾岩砾石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尤其是量化粒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三趾马红粘土的粒度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河中游三趾马红粘土的粒度组成特征是以粉土(0.05-0.005mm)粒级为主,且粗粉土(0.05—0.01mm)粒级含量为所有粒级含量之冠,缺乏大于0.25mm颗粒.主要粒级百分含量、粒度分布概率曲线显示出与黄土及现代风尘极为相似的面貌,表明三趾马红粘土为风力搬运的粉尘堆积.  相似文献   

14.
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崇明东滩45个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表明:潮滩沉积物绝大部分以淤泥质粉砂为主,平均粒径16.1—46.5μm。沉积物粒度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高—中—低潮滩依次出现细粉砂、中粉砂和粗粉砂;从潮滩北部至南部,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上述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基本对应,同时也受到植被分布状况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粒度分布数据的计算机光滑插值绘线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东 《沉积学报》1995,13(3):132-136
以一种单调光滑的分段插值函数为基础,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光滑的粒度分布累积频率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的绘制。这一方法为编制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粒度分析数据高效高质量的系统处理提供了基础,为粒度分布特征的普遍表述向更精确、更全面的方向深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戴磊  王贵玲  何雨江 《地球科学》2021,46(9):3410-3420
为定量获得土壤结构对其水力性质的指示作用,室内实验选用华北平原子牙河流域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用张力计法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样品粒度分布,基于分形理论计算土壤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采用实验测定与模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粒度分布在[10 μm,50 μm]区间内的分段分维值是表征土壤粒度累积分布显著上升段特征的关键参数,与0~80 kPa吸力范围内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幂函数模型拟合参数(a、b)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区内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以分形形式表达的幂函数模型为:θ=100.78×(3-D)S(D-3)/3,利用土壤结构分形特征能够有效指示其水力性质.   相似文献   

17.
用土的分形结构确定土的水份特征曲线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运用筛析法和比重计法,分析了宁夏膨胀土的颗粒分布,发现粒径介于0.002~0.1mm的粒度分布是分形的,分维介于2.46~2.67;运用上孔隙分布的分维确定水份特征曲线,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此外,还探讨了粒度分形分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纯石英砂粒度分析与粒度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国家标准(GB/T 6005-2008-R40/3)和国际标准(ISO 565-1990)筛孔尺寸为依据划分高纯石英砂粒级,用筛孔直径d微米单位对数换算值Φ=-log2d进行粒度分组和统计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和偏度对粒度分布特性予以精确表征,用粒度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百分图形象地显示粒度分布特征,用累积正态概率图检验分布性质,以此弥补高纯石英砂粒度分布研究和评价体系空白,为高纯石英矿石研究、高纯石英砂制备、高技术石英玻璃熔制工艺以及贸易往来提供统一而精细的粒度评价依据。高纯石英砂最佳粒度特征是平均值应趋近熔制工艺最佳值,σ<0.35,SK→0,正态或近正态分布;不良的粒度分布包括双峰、平顶、细偏和粗偏等。  相似文献   

19.
对厦门某场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的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 :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布具分形特征 ,风化程度越高 ,粒度分维越大 ;粒度分维反映颗粒粗细、颗粒级配 ,粒度分维可以作为划分风化带和评价力学性质、渗透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卵石粒度分布的分形规律,建立了关于分维数(D)、小于10mm颗粒含量(P10)与卵石最大千密度(rdmax)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嘉陵江卵石颗粒粒径在10mm以上部分其粒度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基于嘉陵江卵石特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