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宝荣 《海洋科学》1986,10(5):52-54
汕头港能否建设成深水港至今尚无定论,其中主要原因是对开发和治理外拦江沙尚无可靠的办法。1976年以前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开挖外拦江沙不致造成严重淤积,可以建设深水港。但自1977年后经多次试挖(至-5.5米)证明洄淤严重,水深难以维持。因此,要建设深水港尚缺乏依据。笔者1980年进一步作了研究,已基本弄清了外拦江沙航道泥沙淤积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经过治理  相似文献   

2.
深水港港址选择涉及自然、经济、技术、社会与区域、环境保护、供应、军事、国家安全和政治等多因素,为使深水港港址选择更具科学性,需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由于深水港港址选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界限的模糊性,本文主要推荐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舟山市30~35万吨级深水港址的选择为例。  相似文献   

3.
黄岛前湾建港中的地质与泥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岛前湾是胶州湾外湾中的一个小湾,它位于黄岛南侧,由黄岛和显浪半岛环抱而成。该湾大部分水深小于5米,是一个典型的浅水湾.我国拟在黄岛前湾建一深水港.于是,在这样一个浅水海湾中能否建深水港,便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现仅就该湾的地质、泥沙条件.做一概略分析,论述其建深水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陈培根 《海洋科学》1981,5(4):56-57
美国为了适应吃水深和大范围活动的超级油轮的特殊要求,在墨西哥湾附近建筑了深水港;为了保护堤岸,环境以及为港口管理人员需要提供适当的预防性措施,研制了一个能预测油溢飘移的计算机模拟方案。这个模拟方案适用于一些深水港,  相似文献   

5.
港口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然 《海岸工程》1998,17(3):36-41
近年来,我国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些深水港,许多新的港址和新的深水泊位正在勘察设计中,但在筑港工程中也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港工建设中引起或遇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类型,并提出了其管理与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978至1979年间,为了选建石臼所深水港,在进行海岸地质地貌和海洋水文调查的同时,对山东日照近岸带北起两城-白马河,南至绣针河口约480平方公里海域作了重矿物研究。取样最大水深为17米。本文根据80个样品极细砂粒级(0.125~0.063mm)的重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海洋开发受到沿海各国的高度重视。把海洋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1990年联合国第45届大会决议向世界沿海各国发出的倡议;1998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海洋年,主题是“海洋———人类未来的财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海洋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海洋开发将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海洋开发关系到21世纪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比陆地的面积要大得多,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必须满足货物周转的需要,而港口建设是交通运输中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我国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些深水港,许多新的港址和新的深水泊位也正在勘察设计之中。整个筑港战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目前我国水上运输的货物周转量约为全国货物周转量的42%;我国对外贸易的货物  相似文献   

9.
经略大西洋是着眼未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更是我国海洋战略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文章阐述全球化时代国际海洋秩序的变革以及各国相应的海洋战略调整,分析大西洋的重要历史地位与现实战略意义,并从地理位置、海上贸易、航运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等角度探讨大西洋对我国的战略价值;基于北极航道的逐步开通,进一步分析未来经略大西洋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开展我国对大西洋的战略考量,提出现阶段可以把经济与贸易合作、海洋秩序维护以及科考与资源开发保护作为我国战略的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10.
IHOS-100中概念模式语言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已经开发了新的海道测量数据地理空间标准S-100,新标准采用了与现在使用中的标准S-57有较大区别的建模方式。从概念、数据定义、表现方式等方面,对S-100中使用的概念模式语言——统一建模语言作了简单探讨,并对其在我国未来数字海图生产与信息标准化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锦州湾的自然条件,明确了风浪掀沙和潮流输沙是引起港池和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海水含沙量与风、浪、潮的定量关系,为确定模型中应施放的特征含沙值提供了依据。文中首次将窦国仁全沙模型相似理论应用于海湾潮流泥沙模型并取得了成功。验证试验表明,模型中潮位、潮流速、流向、含沙最分布,淤积强度分布,淤积量和淤沙粒径级配等均与原型基本一致。利用此泥沙模型对锦州港各期工程方案的淤积量和淤积强度分布进行了预报并对今后港口扩建工程布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世政 《海岸工程》2002,21(4):52-5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青岛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海、陆交汇地带,又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山东省及沿黄流域主要出海口岸,先后被国家列为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特别是迈入新世纪,青岛又成为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唯一伙伴城市。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需紧紧抓住机遇,以筹办水上奥运为契机,再塑青岛国际海洋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3.
从风暴潮、黄河口治理、海水地下入侵与咸水侵染、海岸及沿海污染、沿海滩涂与黄河三角洲开发、海上交通和港口发展、海岸和海上石油开采、海岸工业基地建设、沿海旅游和海岛开发 ,以及沿岸淡水资源开发与海水利用等 1 0个方面 ,对山东省海岸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并针对具体问题 ,提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柯东胜 《海洋科学》1988,12(1):36-37
广东近岸、河口、港湾、航道及主要锚地水域中的油类含量较高,其余海区较低;表层含量一般较底层高。文中对影响广东近海水域中油类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黄、东海毗邻海域悬浮体与水团的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东海毗邻海域由陆架到深海的悬浮体进行了大量加密取样,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给出了悬浮体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确定它们与水团及其边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从物源、动力和成因等解释了这种对应,提出了水团对悬浮体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及其混合水形成悬浮体含量最低值区,横亘在陆架与深海之间,形成阻隔含有大部分悬浮体的陆架中、下层水体向深海输送的洁净“水障”,台湾暖流北上的顶托也起类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的各种因素及有关机制。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新口门海域流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9月在黄河口新口门附近海域设置3个断面9个站位,对海流、水温、盐度和含沙量进行了连续2个潮周期多层次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新口门属不正规的半日潮型。流速口门前大于两侧,左侧最小,深水区大于浅水区,流速垂向分布呈不均匀现象,表层大于底层频率最高。含沙量垂向分布为上小下大,泥沙输移方向口门处与径流方向一致,其它部位与潮汐相对应。泥沙扩散范围达500km^2。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青岛市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指出了青岛市扩大海水利用必要性,并对利用海水冲厕的可行性,以及海水冲厕实验小区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搪塞。  相似文献   

18.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3,10(1):69-76
本文采用增水峰、谷时与高、低潮时的对应关系预报未来24小时之内的增水峰、谷时。采用增水峰增、减趋势外延和回归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报其峰值。然后,利用模拟的增水曲线,对港区内的台风增水及潮位进行预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水文泥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洋山深水港区历年数次水文测验资料,对洋山深水港区水域潮流泥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为典型的高流速、高含沙量海区,且具有通常海域截然不同的水文泥沙特性,为洋山深水港区工程方案设计及模型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1年3月东海PN断面“973”调查获得的CTD数据,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PN断面黑潮区域海底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由深水区向浅水区传播,随着海底的抬升声线的海底反射和海面反射次数增加,声强衰减更快,限制声传播距离。由浅水区向深水区传播,随着海底降低声线上反转点深度增加,传播一定距离后部分声线不能到达上层水体,于是声强衰减也增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