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西大布铀矿床溶浸地质条件及溶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江西地质》2000,14(3):209-213
本文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获得了大量溶浸工艺参数,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2.
江西大布铀矿床溶浸地质条件及溶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鸿 《铀矿地质》2000,16(3):180-186
本文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 ,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 ;铀的存在形式 ;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 ,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 ,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 ,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3.
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存在形式,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参照硬岩铀矿床应用地浸方法的标准条件,通过剖析区内已知矿床的溶浸地质条件,来判断600矿田各矿床开展溶浸法采铀的可行性。并用地质类比法,对未知地段进行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5.
地浸法的矿床地质工艺评价在于确定矿石样品,矿床区段,矿床整体以及按不同方法取样结果的剖面类型的地质工艺重要性程度。建议用下述评价方法来确定研究对象的重要性:(1)按照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最简单的实验室地质工艺试验的结果;(2)按照岩体中的天然试验数据;(3)按照类比法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十红滩铀矿床地浸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适合于地浸开采的铀矿资源评价条件。在论述十红滩铀矿床矿体、矿石及水地质和水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和前苏联满足铀矿床地浸开采的资源评价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的地浸地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但属于地浸开采范围,需要在地浸地质工艺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平表生富集型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广西东平表生富集型氧化锰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含锰岩系地质特征,锰矿层结构,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特征;认为表生富集型氧化锰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原生含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顶盖层厚度、岩性、气候及水文地质等条件所制约。文章最后讨论了锰矿化富集特征,氧化锰矿成矿模式等并指出探采意义。  相似文献   

8.
融地质勘探、采矿与选冶于一体的溶浸采矿方法(又称地质工艺采矿法),与传统的矿山方法相比,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采冶工业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一先进采矿方法而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地质工艺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根据俄文翻译而来的《溶浸采矿法的地质工艺研究》一书是苏联有关溶浸采矿方法仅有的几本专著之一。书中叙述了为溶浸采矿进行地质工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方法,给出了溶浸时的化学反应、影响溶浸过程和结果的主要天然因素特征和进行预测地质工艺计算的方法,书中附有3个矿床地质工艺评价的具体实例。该书由核工业西北地勘局组织203研究所有关同志翻译,原子能出版社将在近期内出版。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研发的坑口堆浸地质经济评价程序,利用室内柱浸工艺实验数据和矿床地质资源数据,对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及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进行了坑口堆浸地质经济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属于次经济类型,而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属于经济类型,其税前利润率达26.56%,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1 tU的羊角脑矿床的经济型矿石可盘活2.40~3.79 tU不等的鹿井和黄蜂岭矿床的次经济型矿石。为了解决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后备资源短缺问题,完全盘活已有的次经济型地质资源,建议在该危机矿山周边地区寻找品位较富的经济型矿床,通过次经济的与经济的矿石贫富搭配,采用坑口堆浸法工艺,确保矿山生产赢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大庆铜矿床地质和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探索研究。通过三种选矿工艺的对比,表明选择性碎磨-浮选法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可获得高精矿品位和高回收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要叙述了溶浸采矿的重要意义,并主要以GX铀矿样为例进行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溶浸试验。介绍了中南地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样的矿物组成及性质、铀含量、化学组分、原矿筛析、柱浸和富集过程,以及溶浸采矿的直接成本核算方法与核算结果。该试验结果为本区溶浸采矿的半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512铀矿床地浸条件及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保群 《铀矿地质》1997,13(3):147-153
本文应用铀矿普查及地浸试验中获取的资料,对512矿床地质构造、矿石物质成份、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自然经济地理等地浸条件及矿床技术经济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512矿床地浸条件较好,地浸技术指标适中,用酸法地浸开采具有耗酸量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在今后的开采中,若能解决伴生元素Re,Se,Mo的综合利用问题,将会大大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Information on the speciation of uranium minerals in ore of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Ulziit uranium deposit in Mongolia is give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re composi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analyt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local laser luminescent spectroscopy. The ore formed as a result of epigenetic redox processes. Transition from permeable variegated fan sediments to poorly permeable gray-colored coalbearing lacustrine–boggy sediments is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factor. High-tech uranium mining with borehole in-situ leaching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14.
砂岩型铀矿矿层渗透系数普遍具有空间非均匀性,但受试验和分析手段制约,非均匀渗透系数难以准确刻画,导致地浸采铀过程预测出现偏差,限制了地浸采铀过程精细化管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矿层非均匀参数分布随机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水盐耦合数值随机模拟,揭示不同渗透系数空间分布条件下,群井抽注所引起的溶浸剂储层内部迁移过程和影响范围。在内蒙古某铀矿床应用结果显示:沿区域地下水流方向渗透系数增加,有利于注入溶浸剂疏散;相反,溶浸剂易出现聚集效应。利用水位监测数据对模型边界条件进行识别与验证后,在均质假设条件下溶浸剂扩散速率为210 m2/d,20 a开采周期波及范围为1.53 km2;考虑矿层非均质性和参数不确定性,预测溶浸剂扩散速率为191~228 m2/d,波及范围为1.47~1.74 km2。相比于均质假设,溶浸剂扩散速率和波及范围不确定性显著,分别为17.62%和17.65%。考虑渗透系数非均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溶浸剂迁移转化行为预测结果更具代表性,可为合理制定地浸采铀方案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thod of reduction of core samples of uranium ore to their natural redox state is described.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agitated and filtration leaching of uranium from ore reduced by sulfide solution are considered in comparison with leaching of oxidized stored ore. The oxidation of ore samples during sampling and storage leads to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rate of uranium leaching from ore by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The more oxidized a sample, the higher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is parameter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borehole in situ leaching (ISL) with sulfuric acid. As is proved by determination of U and Fe species in reduced samples, the described technique of ore sample preparation fo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enables the natural redox state of ore to be approached.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th sample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technique are adequate to the real process of ISL with sulfuric acid at the Dalmatovo uranium deposit.  相似文献   

16.
三穗铀矿床位于黔中—湘西北铀成矿带内,产于震旦—寒武系老堡组炭质泥岩中,是贵州省近年勘查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铀矿床。[研究目的]鉴于黔东地区铀矿成矿规律、富集机理及矿石矿物学等研究程度低,查明典型铀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及化学组分,探讨成矿环境,揭示成矿过程,深化成矿理论认识,将为促进区域成矿预测、扩大找矿勘查成果及丰富该类型铀矿成矿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三穗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了铀成矿机理及成岩成矿的环境演化。[研究结果]本区含铀岩系老堡组形成于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的陆缘裂谷和陆缘裂陷缺氧还原环境,铀成矿初始物源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铀矿石主要由铀矿物、铁矿物、黏土矿物、有机质及白云石、石英(或玉髓)、重晶石、方解石等组成,呈微晶—隐晶结构、微晶—粉晶晶粒状结构,层状、纹层状构造;铀矿物丰富,主要有沥青铀矿、硅钙铀矿、硒铅铀矿、钛铀矿、磷铀矿及水碳铀等,以纳米—微米级粒状、柱状(粒径多<10 μm)、细脉状、或隐晶质形式赋存于有机质、铁质、黏土矿物等聚铀矿物中。[结论]三穗铀矿床形成物源具有多源性,与雪峰期海底火山作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燕山—喜马拉雅期成矿流体在运移的途中不断浸取地层内的成矿物质密切相关,经历了铀初始富集、氧化淋滤及热液叠加再富集过程,成因属典型的碳硅泥岩型。三穗铀矿床中发现大量铀矿物显示,铀富集程度高、成矿作用强,找矿远景好、潜力大。创新点:基于三穗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矿物学研究,揭示本区铀成岩成矿的环境演化及成矿机理,探讨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地浸采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渗透迁移作用威胁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地浸采铀技术发展的瓶颈,而微生物胶结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砂岩铀矿的渗透性,是目前抑制污染物向采区周围地下水迁移的有效方法。因此,选用巴氏芽孢杆菌,分析其耐酸性;利用自行研制的砂岩型铀矿砂渗透系数试验装置,测得不同胶结液浓度、不同菌液与胶结液体积比以及不同注浆轮次条件下砂岩型铀矿砂的渗透系数,确定其最优的参数配比;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y,简称 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ay diffraction,简称 XRD)等设备,表征微生物胶结前后铀矿砂的矿物成分及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微生物胶结抗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在 pH = 4 时仍具有较好的繁殖能力和脲酶活性,能适应铀矿砂的酸性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胶结液浓度、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可以促进碳酸钙的生成,最佳的胶结液浓度为 1 mol/L、菌液与胶结液体积比为1:3、注浆轮次为7时,注浆后铀矿砂的减渗率达到 95.33%;胶结后铀矿砂的渗透系数随注浆轮次的增加而降低,经过11轮注浆后铀矿砂的减渗率高达99.75%,渗透系数下降到 2.8×10−5 cm/s;沉积的碳酸钙晶型主要为方解石,方解石堵塞铀矿砂粒间孔隙,并将矿砂颗粒胶结成整体,是铀矿砂渗透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胶结铀矿砂的抗渗机制为控制和减少地下水污染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2):236-243
砂岩型铀矿是绿色经济可采的重要能源矿种,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铀矿勘探类型之一。二连盆地芒来铀矿床、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铀矿体多呈板状产出,板状铀矿体成因备受关注。为研究砂岩型铀矿内部U、Ra和铀镭平衡系数(Kp)分布的垂向分布规律,本文以二连盆地芒来铀矿床为例,采用具有网格精度高优点的克里格插值法研究U、Ra和Kp垂向分布规律,分别利用放射性样品分析数据和定量伽马测井五点式反褶积法反演U含量数据,通过克里格法精细刻画砂岩型矿体中U、Ra和Kp分布的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该矿床板状矿体内部具有卷状的特征,Kp分布形态可以用来判断含氧含铀水的运移方向以及氧化强弱。该方法对研究铀矿体形态、铀矿成矿规律和后续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