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科属的分布型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王荷生  张镱锂 《地理学报》1994,49(5):403-417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有268属,归78科,其中有8个单种属中国特有科。本文根据特有属的地理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区分为9个分布型和23个亚型(包括本分布型),对各分布型和亚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详细阐述,讨论了分布区的间断和替代现象。提出特有科属分布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沙冬青属的染色体地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沙冬青属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及中亚东部荒漠的一个特有属,是我国荒漠中唯一的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本文采用细胞学的方法,研究沙冬青属2种植物及其近缘属──黄花木属和黄华属在青藏高原的代表种(黄花木、紫花黄华)的核型、酯酶同工酶,进而探讨沙冬青属的演化趋势、地理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是植物染色体地理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猪毛菜属(Salsola L.)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黄俊华 《干旱区地理》2005,28(3):325-329
对中国猪毛菜属7组37种的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以种类的绝对优势及具有不同演化阶段的组成为中国猪毛菜属的分布中心,该区中以新疆为中心由西向东种类多样性递减:中闽猪毛菜属生境主要为旱生、盐生环境(占总种数的92%),分布海拔可从平原地区的260m上升到高山地带3500m,一些种成为群落中的建群种及优势种:中国猪毛菜属的地埋成分有6种类型,以伊朗.亚洲中部分布型及亚洲中部分布型为主(占总种数的78.38%),中国猪毛菜属与中亚地区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与东部地区的关系微弱,中国猪毛菜属种类是中亚地区的植物向东迁移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于2008年7~8月,在长江口崇明岛西沙湿地潮间带,综合使用管扣法、网捕法和陷阱法,对蜘蛛种群进行了采集和研究.共采集蜘蛛标本584号,共鉴定出蜘蛛33种(其中2种鉴定到属),隶属9科21属.根据蜘蛛的空间生态位及生活类型,把潮间带蜘蛛分为织网型、植物茎秆游猎型和地面游猎型三种,以此分析了蜘蛛在潮间带中的适应特性.蜘蛛种群的种类与数量随高程降低在减少,而种群多样性不受高程影响,多样性最高区域位于植被类型较复杂的区域.不同生活类型蜘蛛在潮间带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其中植物茎秆游猎型蜘蛛为潮间带蜘蛛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类型的野外调查,利用典范主分量分析法(CCA)分析草地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了环境因子与草地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类型沿生态梯度的排序分析结果与群落的实际分布情况是相吻合的,CCA排序给出了两个显著与主导的生态梯度,即热量梯度与湿度梯度。CCA第一轴反映了热量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而CCA第二轴与降水量有密切相关。正是这两个水热因子的复合梯度决定了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在热量梯度上是从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最终到山地荒漠。在湿度梯度上则是由旱生的荒漠植被到中生的草原植被过渡到草甸植被的过程。由CCA排序图,还能较好地反映草地群落的结构梯度。47个主要优势种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布和分布范围,这与它们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草地类型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交错带(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交错带(Ecotone)是指两个群落或两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带,具有脆弱、敏感和易变等特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典型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生态交错带逐步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中国地域广阔,地质、气候、植被等生态类型复杂多变,蕴育了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不同规模的多种生态交错带,不仅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广阔空间,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根据我国大尺度下生态交错带的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特点,构建了以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气候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三位一体"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典型生态交错带进行了划分和空间分布范围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荒漠绿洲交错带、西南川滇农林牧交错带和东部海陆交错带的动态变化、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全面认识我国生态交错带自然演变规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是研究植被与环境变化的理想区域。通过在保护区内从海拔1 042~2 426 m的山地草原化荒漠带、山地干草原带和山地森林带采集的33个表土孢粉样品,结合对每个样点做的植被样方调查,根据孢粉数据进行有序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探讨了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与植被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3个孢粉组合带的特征与各垂直带植被总体上有较好的对应;藜科和麻黄属花粉含量与样方植物盖度无明显相关性,这两类孢粉呈现超代表性分布特征,应该是随气流从低海拔地带传播到山地高海拔地带的区域外花粉;桦属花粉和豆科花粉与对应的桦木林及锦鸡儿灌丛植被群落有较好的对应;A/C比值和孢粉总浓度大小在区分森林带与草原化荒漠植被带时有明显的指示意义;蕨类植物孢子与降水量和海拔高度正相关,豆科植物花粉与温度正相关。由于山地地形因素引起的土壤、水分及光照度差异,在相同海拔高度的阳坡与阴坡形成的森林植被和中山草甸植被交替的过渡植被,因此孢粉组合中出现较多的花粉混合,进而降低了云杉和桦属花粉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这类木本花粉与植被之间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该现象在植物生态学分析中具有普遍性,但对表土孢粉数据在植被与气候定量重建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运用山地表土孢粉数据进行植被与气候定量重建时,需要结合植被样方资料和沉积环境特征对表土孢粉数据进行校正和筛选。  相似文献   

8.
韦方强  徐晶  江玉红  张继 《山地学报》2007,25(5):616-621
降水诱发的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泥石流灾害类型。降水是该类泥石流灾害预报的关键动态因子,不同的降水监测和预报技术与方法决定了泥石流预报的不同时空尺度。分析了不同降水监测和预报技术的时空尺度和时空分辨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下垫面条件分析,建立了不同时空尺度的泥石流预报体系框架:大中区域泥石流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中小区域泥石流预报(多普勒天气雷达)─单沟泥石流预报(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降水遥测)。具体的技术体系包括下垫面条件分析、降水监测和预报方法以及预报结果的表述与发布。  相似文献   

9.
广东莲花山工作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以东,属浙闽粤沿海成矿带,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莲花山式斑岩型钨金矿。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研究,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信息,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区域成矿要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找矿要素与成矿的关系,揭示了莲花山地区矿产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我国首次南极洲和南大洋考察队,在南设得兰群岛和比斯科群岛及其附近系列的浮游多毛类动物8种,隶5属4科,有4种是南设得兰群岛首次报告,两种为南极特有种,对每种的分类异名、形态及地理分布均有描述.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及其生态地理特性和区系特征,探讨了安徽与邻近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理联系及其重要地位,并对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Wetland parks play various ecological roles, including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lance, and connoting and compensating water sources. Taking Harbin 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versity of plant resources in wetland parks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wetlands. Field survey, sampling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wetland plant resources and their life types (e.g., vines or shrubs), ecological types and distribution types. The study found 60 families, 129 genera and 160 species of wetland plants in 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including 56 families, 123 genera and 151 species of angiosperms, which include 48 families, 101 genera and 127 species of dicotyledons and 8 families, 22 genera and 24 species of monocotyledons; 2 families, 2 genera and 3 species of ferns; and 2 families, 4 genera and 6 species of gymnosperms. The family composition is dominated by those families that included 10 or more species, and the dominant families are Compositae and Rosaceae. The genus composition is dominated by genera with four or more species present, and the dominant genera are Acer, Malus and Artemisia. Among the six life types, herbaceous plants are dominant, with a proportion of 62.50% of the species. The ecological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et, mesophytic and aquatic plants, with wet plants accounting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e., 56.2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There are five distribution types of plant families and 10 types of the genera, with both families and genera dominated by the Northern Temperate types, so the flora has obvious temperat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浙江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较为丰富,有67科、108属、125种.论述了当地珍稀濒危植物的特点、地理分布、属和种的地理成分,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  相似文献   

14.
首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于湖南的有65种4变种。从区系组成、植物地理分布、在自然森林群落中的生态地位,以及利用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对湖南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是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共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5科、34属、37种,其中属二级保护13种,三级保护24种.论述了天目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类型及地理分布,列举了它们的一些利用价值,最后提出了保护天目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西省植物种类多样性相对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3科、816属和2576种,科内属种分布极不平衡,有趋向大科分布特点;山西种子植物区系以温带分布区类型占绝对优势,共有410属、1540种,分别占总种子植物总属数的50.2%,总种数59.8%;该区系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中国植物属的15个分布类型和31个变型中,该区系就占15个分布类型和16个变型。  相似文献   

17.
刘闯 《地理研究》1986,5(2):47-56
本文在陕西秦岭西段土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类型的结构特征,进而作出了本区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18.
浙江开化山区森林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化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是浙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有野生木本植物832种,隶属于95科272属.在对森林区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地理成分,认为它们具有下列特征:1.木本植物种类非常丰富;2.古老、孑造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3.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广泛联系;4.270个属可划分为14个类型(包含12个变型);5.温带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共有48科90属18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较明显温带性质.48科植物可以划分6个分布型和1个变型,世界分布34科,热带分布6科,温带分布8科;90属被划分为10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世界分布35属,热带分布22属,温带分布33属;184种野生种可以归并...  相似文献   

20.
怒江峡谷区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怒江峡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出种类丰富的植物资源,新老、珍稀、孑遗和特有种兼备。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78属313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101属374种,裸子植物5科12属22种,被子植物139科765属2742种。峡谷区科属种分类分别占云南同类植物的56.74%、40.46%和20.79%,占横断山区的84.47%、59.95%和36.66%;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各类热带分布属(不含世界分布,下同)352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45.30%;各类温带分布属346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44.53%;地中海或泛地中海分布仅16属,占峡谷总属数的2.05%;中国特有属17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2.18%。近期有开发前景的植物资源种类多,且门类齐全,是当地各民族脱贫致富,建设家乡的宝贵财富。立足植物资源,面向市场,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名特中药材、多维果类、油料植物、花卉和食用菌等,形成名、特产品,参加国内外市场竞争。建议成立生物资源开发领导机构,建立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工业,进行集约化生产,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投入,制订有关生物资源开发的优惠或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