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师的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我想让他们学习什么?""为什么这些内容如此重要?""我希望运用哪些策略进行教学?""我如何能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的思考与准备中,基本上独揽教学准备与实施过程,从而导致课堂上更为关注教学任务本身而不是学生对于任务的完成过程,关注学生的表现而不是学生的进步,关注自我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朱立新 《地理教学》2013,(16):32-3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一个结合实际详细分解的过程。为保证在分解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课标要求的衰减,需要有一个科学而规范的分解过程。分解成的学习目标,其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所选行为条件要比较合适,行为程度表述要比较清晰,行为结果要有可检测性或评价性。基于合理分解后的学习目标更有利于教学操作与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3.
李春艳 《地理教学》2010,(10):17-20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体现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理解,更能体现教师的目标意识、学生意识、课程意识等。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备课的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多地是停留在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理念层面,如何将这种备课理念有效转化为实际的备课行为,是许多教师备课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教学结合湘教版教材材料,以中图版教材为主进行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表述是:"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课标的要求看,不必过多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培养地理实践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元教学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地图”为主题,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梳理出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路径: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提炼单元主题;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大任务为主线,形成进阶性学习历程;构建持续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维度把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了教学评价设计。本文提出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对动词的行为程度进行考量,使得每条教学目标都有学科素养和具体的评价量表与之对应,以使目标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更加具体可操作,也使目标评价从主观感悟转变为更加客观的定量评价,从而使教学从目标设计到教学评价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举例"要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人教版“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王珏  罗洁 《地理教学》2014,(11):7-8
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为目标,选取"城市化"这一内容为突破口,由青年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先后对这一内容进行了三轮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学科的知识框架逻辑结构"到"问题式教学",再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实践研究,探寻这一类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案例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分别提出教学观念及策略:依据课标确定案例主题、围绕目标实施案例教学、案例背景决定解决方案、以梯度问题引领案例分析、从案例中抽取地理原理、改变案例条件思考解决途径、运用案例通理要具体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加以分析阐释,论证了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上课我一直是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也是按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可是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了,更要求教师要“备课标”,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于是我又很认真的“备课标”、读“课标解读”、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时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教学理论都认为任何一堂课,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式包含四个基本因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处于这一设计系统过程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目标设计和实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人们只有认识教学目标重要性,科学地研究,纵横有致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明 《地理教学》2013,(16):28-31,36
所谓案例素材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素材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预先谋划,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环节:研究学情现状、进行材料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下面从上述几个环节来谈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笔者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指引,2012版地理教材随着课标的修订应运而生。本文详细对比了"认识国家"部分的课标要求,总结了2011版课标在删除部分要求、修订行为动词以及精简表述方式三方面的优化;同时,以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2012版)"巴西"一节为例,深入对比分析教材在科学安排框架、增删文字内容、调整图片编排以及提升活动能力方面的同步优化;最后,提出本节教学重点的参考和教材在添加图片经纬网、保留部分"自然灾害"知识以及关注自然环境对民俗影响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极端天气"的教学设计案例是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以情境教学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目的。此案例重视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从多角度、多样化呈现极端天气事件,重视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的有效培养,鼓励学生表达、反馈与主题相关的自我感受和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通过反思和借鉴,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联系学生生活来展开教学设计,明确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和学习任务,才是有效的、实用的地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朱俊彬 《地理教学》2019,(10):26-27
本文以"流水地貌"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层次清晰、重点内容突出,以流水地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两个"探究活动"和四个"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最后,以表格形式总结该课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的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创造促使学生准确地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氛围。用历史故事创设地理教学情境,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理念,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笔者将  相似文献   

19.
白玲  徐彩凤 《地理教学》2013,(11):28-30
正【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教学设计意图】依据课标的要求及活动建议,本着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以家乡——牡丹江市的发展变化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感受并分析城市  相似文献   

20.
郝霞 《地理教学》2010,(22):19-21
一、深入研读课标内容,切实贯彻课标要求。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前提。 课标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纲目和总体要求,是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只有把握好课标这条准绳,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总体方向,做到教学不偏不移,形散而神不散,达到真正突出课堂教学“新、活、实、效”的目的。例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标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