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降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对新疆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乌拉斯台河和乌鲁木齐河流域及其山前平原不同高度气象(水文)站近40a降水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不同坡向及高度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山区降水远大于山前平原,南北坡降水均呈现为增加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增加趋势明显;山前平原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大于山区;冬、春季降水变率大于夏、秋季,南坡降水变率远大于北坡,冬、春季表现地尤为突出.年际降水的减少趋势出现在乌鲁木齐河流域中山峡谷地带的英雄桥水文站,其春季3月份的降水量减少趋势非常显著;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4~5月和6~8月月降水呈明显的反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天山冰川区融雪洪水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德光  陈民 《水文》2006,26(4):88-90
本文以新疆天山南坡、北坡河流的控制水文站设计洪水为例,研究了天山冰川区域设计洪水与流域面积的综合关系。提出两者基本为线性相关的特性,此特性可应用在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冰川地区,也可作为有实测流量资料河流的合理性分析与宏观控制。本次采用了10余条河流、11个控制水文站的共300余年的流量资料,是对冰川区域设计洪水特性的深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何超 《地下水》2019,(3):151-152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与天山西南支脉高山区结合部的克孜河,为噶尔河流域第一大河。通过对克孜河流域概况、气候、降水、径流、洪水、冰川及泥沙等方面水文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克孜河流域降水年内不均匀,径流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51×10^8 m^3,变差系数0.17,主要用于灌溉。洪水成因复杂,主要有冰雪融水型、暴雨型、混合型和泥石流溃坝型,洪水危害大,需要加强防洪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冰雪大洪水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9年盛夏中昆仑山北坡大多数河流出现了有正式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各河流最大洪峰出现时间存在不一致性,洪峰变化复杂.应用主要河流出山口水文站的逐日流量和降水量,和田气象站的逐日0℃层高度,500 hPa气温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1999年夏季中昆仑山北坡诸河出现的历史特大洪水特性及其气象成因.这次特大洪水是高空持续高温引起的冰雪融水与产流区出现的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混合型洪水.洪水前期春季到初夏该区域山区降水偏多,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持续偏低,对高山区的积雪积累极为有利;7月底至8月初和田高空气温和0℃层高度迅速上升并维持数日,使冰雪快速消融,同时山区出现大降水是引发洪水的直接气象成因.在青藏高原东部柴达木盆地上空存在有500 hPa稳定高压,使中亚副热带大槽东移中昆仑山北坡是这次特大洪水发生的环流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疆玛纳斯河“96.7”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有成 《水文》1999,(6):57-58
1996年7月18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发生了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此次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极强,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对这次洪水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供参考。1流域概况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北纬43°27′~45°21′,东经85°01′~86°32′之间,流域总面积为26500km2。玛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尔尕山,全长324km。山区(红山嘴以上)集水面积5156km2,平均海拔3000m,河长190km。山区各小支流在肯斯瓦特水文…  相似文献   

6.
田万荣 《水文》2001,21(6):63-65
1996年7月16~20日,新疆天山中、东部地区大范围连降暴雨,天山两侧几十条河流及山沟发生了较大洪水。分析了天池“96·7”暴雨洪水的成因、洪水特性,并根据进出天池的水量以及本地区的洪水参数,对本次洪水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暴雨洪水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山北坡的三工河孕育着新疆著名风景区天山"天池", 当来自西方路径的水汽在沿天山东移过程中遇"博峰"西北侧迎风坡阻挡, 使气流强迫抬升, 并通过山口气流绕流效应、山谷峡管效应、气流爬坡上升运动等造成的水汽垂直输送, 在天山南北坡形成暴雨, 三工河上游是暴雨活动中心频繁的地区.观测了天池上游96.7暴雨洪水, 调查了天池下游三工河05.8特大暴雨洪水的过程. 近百年来三工河曾在1915年、 1946年、 2003年和2005年发生过4次较大洪水;其中2005年洪水是1946年以来第1位的洪水, 洪水重现期定为61 a一遇. 三工河流域属于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则表现为明显增大的趋势, 洪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 这些气候和环境变化导致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 暴雨洪水及洪旱灾害交替发生, 引起该区域水文环境、地表径流、流域水资源功能的恶性循环, 进而引发暴雨洪水灾害对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池"96·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万荣 《水文》2001,21(6):63-65
1996年7月16~20日,新疆天山中、东部地区大范围连降暴雨,天山两侧几十条河流及山沟发生了较大洪水.分析了天池"96·7"暴雨洪水的成因、洪水特性,并根据进出天池的水量以及本地区的洪水参数,对本次洪水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河流冰凌洪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金泰  张建国  苗燕 《冰川冻土》2007,29(5):819-823
冰凌洪水(冰洪)是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河流冬季的一种特殊洪水,其暴发主要受气温、逆温带范围、冬季河流来水量、冰情冰厚、地势.河道弯曲率和河床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冰洪"具有随机性、规律性和不重复性三种特性,冰凌洪水的峰型类似于暴雨洪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峰前陡峭而落峰则相对缓一些.以四棵树河为典型流域,对冰凌洪水的成因、发展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并发现冰凌洪水具有"水鼓冰开"现象.对四棵树河1967-2006年冰洪流量的年内、年际分布情况看,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是"冰洪"发生最多的时期;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冰凌洪水呈现衰退趋势,气候变暖对冰洪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以年极端洪水超标率来反映区域极端洪水, 分析了新疆区域极端洪水变化; 以年最大洪峰记录分析了天山山区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规律, 并用14站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 讨论了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 受气候变暖影响, 1957-2006年全疆极端洪水呈区域性加重趋势, 尤其南疆区域极端洪水明显加剧, 北疆区域也有加重趋势, 但相对较缓. 全疆及北疆、 南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处于洪水高发阶段. 近50 a来, 在新疆区域洪水呈加重趋势的变化背景下, 发源于天山南坡的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发源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与乌鲁木齐河年最大洪峰流量虽有增加, 但是变化趋势较缓.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为界, 天山典型流域托什干河、 库玛拉克河、 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在20世纪90年代(或80年代)以来与前期相比, 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 年最大洪峰流量明显增大, 年际间变化更加剧烈, 洪水年更频繁.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份为界, 玛纳斯河、 托什干河和乌鲁木齐河后期的年最大洪峰集中日期较前期推迟2~9 d, 库玛拉克河却提前5 d. 玛纳斯河、 乌鲁木齐河和库玛拉克河后期的集中度较前期增加0.8%~8.3%, 托什干河减小1.1%. 1961-2010年, 新疆天山山区气温明显上升, 升温率为0.34 ℃·(10a)-1, 1997年以后明显增暖; 天山山区降水显著增加, 增加速率15.6 mm·(10a)-1, 同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大、 频数增多. 近50 a来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与区域增温以及天山山区极端降水事件增多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方法的中国天山山区降水形态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雪婷  李雪梅  高培  李倩  唐宏 《冰川冻土》2017,39(2):235-244
基于天山山区1950s-1979年27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及标注的各类型降水资料,运用频率求交法和概率保证法并结合海拔高程,研究并分析了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预测了天山山区1980-2014年雪雨比变化。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其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北坡小于南坡而雪雨比南坡小于北坡的变化规律,且三者均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大,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深入明晰了天山山区降水形态随温度变化特征,为天山山区水文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天山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气候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基于1961—2007年天山地区32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天山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气候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天山地区的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和极端降水比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局地极端降水频繁,平均3~4d就有1次发生,大范围极端降水较少发生.连续性极端降水以1d为主.极端降水量在天山南北坡均随地形增加而增多,地形高度对降水的影响,北坡要大于南坡.在相同高度范围内,北坡极端降水量基本均大于南坡.天山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在1970年代中后期至1980年代中前期,极端降水事件为低值期,而1990年代是高值期.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1)
为减少伊吾河流域洪水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促进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掌握伊吾河流域洪水特性很有必要。基于伊吾河流域水文站多年实测水文资料,对该流域洪水组成、洪水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和洪水发生频率等洪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可知:伊吾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组成类型是融雪型洪水、暴雨型洪水和雨雪混合型洪水;从近十年流域洪水年际变化看,2012年前发生洪水的频率较小,2012年以后发生大洪水的频率较高。流域发生的洪水主要受降水特性影响较大,呈现出暴涨暴落、峰量大且集中、涨峰持续时间较短等特点。通过掌握流域洪水特性,对该流域防汛抗洪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敬东  龚建新  文军 《冰川冻土》2012,34(5):1229-1235
乌鲁木齐河由南向北纵贯乌鲁木齐市区, 洪水成因主要为冰雪消融与降水形成的混合型洪水, 对城市危害较大. 为预防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 依据水文站大量实测洪水、 气象资料, 并以河流地质资料为基础, 对洪水过程的渗漏损失量进行了估算, 对河流出山口以后山前区河流洪水演变、 洪水波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乌鲁木齐河洪峰衰减量随洪水量级增大而增加, 但洪峰相对衰减量却随洪水量级增大而减少. 这种洪峰衰减损失与河流山前带地质结构及洪水到达乌拉泊站前所经山前冲洪积扇的砂卵砾石层分布有关. 连续发生数日洪水时, 由于出山口以后下垫面中含水量的增加, 相对衰减量会变逐渐减少. 相关关系分析表明, 利用乘幂关系可对河流出山口乌拉泊站的洪峰流量进行预报. 基于该关系对下游洪水过程的预报, 可以为下游水利工程、 城市防洪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3)
库玛拉克河发源于天山以南西段中部的汗腾格里峰的西侧,地处西来水汽输送通道,流域山体高大、支沟发育、坡陡流急,山洪灾害频发,其主要洪水类型为混合型洪水和暴雨洪水。50多年实测洪水资料表明,随着系列的增加,该河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变差系数、偏态系数均呈波动性增加趋势,说明其洪水发生频次及量级均有增大趋势。分析影响洪水发生规律的主要因素为高空气温,气候波动与前期降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山地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天山地区的降水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利用中国天山地区40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降水变化,探讨了主要气候指数与降水同步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年降水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高山多外围少"的特征,年降水变化率为6.0 mm·(10a)-1。SASMI与年降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DO、PNA和AO与年降水表现为弱正相关,且有局限性。在枯水期,SASMI与天山北坡及部分中高山地带的降水表现为弱正相关,而在西天山南坡表现为弱负相关,ENSO与中、西天山南北坡的中低山带的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在丰水期,SASMI与天山南坡和高山区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PDO与中、西天山南北坡的低山带部分站点的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欧阳宏涛 《地下水》2010,32(5):112-113
随着农业开发的快速推进,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内陆干旱区农业用水越发紧缺,河流来水与农业用水在时间上不同步,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掌握河流水文特性,以充分的水文资料为依据,因此开展河流水文测验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依据多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巴州南部昆仑山北坡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洪水特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AVHRR/NOAA影像的天山北坡近10a植被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罗格平  陈嘻  胡汝骥 《冰川冻土》2003,25(2):237-242
提出一套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干旱区植被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初步评价的研究方法,在天山北坡及其典型区域三工河流域应用取得满意结果.研究表明:1)1992—1998年天山北坡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持续增加,与同期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一致,从植被角度响应了天山北坡气候向暖湿发展的态势.2)1987—1998年三工河流域从前山带到北部沙漠区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绿洲外围的北部沙漠区和荒漠过渡带;从增加的幅度看,平原区增幅明显大于山区,后期大于前期;植被指数与6~7a温度、降水的均值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和6~7a蒸发潜力的均值表现出负相关,三工河流域植被变化显著地响应了6~7a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朱健  黄玉英 《冰川冻土》2015,(3):811-817
2000年8月29日下午,受乌拉尔山低涡分裂短波东移的影响,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南部天山北坡山区位于86°15 '00"~86°42'32"E,43°41 '50"~44°08 '08"N的范围内形成局部强对流降水天气,在军塘湖河流域与临近石膏沟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造成了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水文部门于当年8月31日开展了对军塘湖河流域的洪水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流域降雨量分析,以及采用比降面积法计算,确定军塘湖河"8·29"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781 m3·S-1,其中,石膏沟流域的东支沟洪峰模数达16.4 m3·s-1·km-2,是新疆截至目前为止出现的最大洪峰模数.调查结果和计算认定军塘湖河流域"8·29"洪水属于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1)
渚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深山区,该流域处于陕南最大降水中心附近,雨量充沛,渚河流域洪水计算选用红椿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根据红椿水文站历年统计资料计算,红椿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9 m3/s。渚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对渚河流域暴雨洪水类型及来流量分析,对洪水资料的选样和代表性进行分析分析,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对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直接采用红椿水文站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用水文比拟法推算到厂址,同时将红椿水文站1979~2002年24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和24 h和72 h的洪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同倍比放大法来求得电站坝址处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使用该方法推求结果合理,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