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永鹏 《浙江地质》2001,17(2):40-43
本通过对乌溪江引水工程厚黄隧洞工程实践,分析研究金衢盆地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对在红层软岩中的浅埋引水隧洞的安全施工,初砌支护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隧洞工程是水利枢纽附属水工建筑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水工建设中较复杂的建筑物之一。它可以作为发电及灌溉的引水工程,也可以作为排除洪水的泄水建筑及施工导流建筑等。引水隧洞分为有压式与无压式两种,前者具有圆形的断面,后者的断面形式,则常采用马蹄形式或者上部带拱的长方形,圆形的断面较少(参阅图1.图2.)。  相似文献   

3.
1工程概况某引水隧洞长1950m,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型,尺寸b×h=7×9·5m,系无压水工隧洞。工程所在为中低山区,属构造剥蚀地貌,山势陡峭,一般坡角27°~56°,冲沟发育,呈树枝状,隧洞轴线与河道方向几乎一致。隧洞最大埋深360~380m,进出口岩性软弱,洞内岩溶较发育。其地质构造位于金  相似文献   

4.
乌金塘引水隧洞圆形断面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乌金塘引水隧洞光面爆破施工方案,总结圆形断面光面爆破经验及开挖轮廓线控制。  相似文献   

5.
侯敬泽  徐胜 《中国岩溶》2001,20(3):205-210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能源基地及省会太原市供水短缺的战略性工程,总干线引水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引水隧洞,总长42.1km。该区为黄土覆盖的岩溶高原地区,地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隧洞工程主要是在天桥泉域区域岩溶地下水的包气带通过,虽然对区域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影响不大,但对浅层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对岩溶区各种上层滞水及浅层地下水产生疏干作用,从而对岩溶高原区的农村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本文探讨隧洞工程对浅层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的形势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隧洞总长占线路总长的80%。为了分析隧洞施工及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地质调查、地应力测量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引水工程北部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圆形隧洞、城门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围岩的应力分布结果。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得到了隧洞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值,进而对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隧洞埋深小于1000m时,应优先考虑圆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埋深大于1000m时,应优先考虑城门形隧洞。这项研究成果为引水工程深埋隧洞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晔 《地下水》2014,(5):180-181
分析引红济石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特点,结合监理工程过程中对相关施工问题的处理方案,提出该工程地质条件下有效对策,对类似的小断面、长引水隧洞处理同类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鹏博 《地下水》2020,(1):215-217,259
断面比选设计是为了研究输水隧洞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中能够更好的施工,在运行期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并且在建设中节省工程投资而进行的不同断面设计分析。以在建某长输水隧洞为例,选择城门洞型和马蹄形两种不同设计断面,从水力参数设计、施工方法、工程量及工程投资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选择出易于施工,水利条件好并节省投资的设计断面,再进行输水隧洞正常水深、临界水深、临界底坡的水力计算,并分析了设计断面的水力特性。最后,提出了在输水隧洞断面设计上的几点建议,供水利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线路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隧洞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圆形隧洞、城门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围岩的应力数值和等值线图.利用库仑一纳维尔强度准则,对花岗岩区及灰岩区隧洞围岩的剪切破坏进行分析;利用三种岩爆应力判别指标,对岩爆进行初步预测;进而对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引水工程隧洞设计中截面形态的选择给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兵  倪玉山  赵学勐 《岩土力学》2004,25(Z2):247-250
模拟分析黄土隧洞围岩稳定性对了解黄土隧洞变形破坏机理,对黄土隧洞设计施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粘弹塑性模型对黄土隧道围岩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围岩的变形规律,探讨围岩位移场分布,并同真实试验黄土隧道的侧面无衬砌和半衬砌两种工况各3种状态的变形破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的结果与真实隧道的变形破坏过程基本吻合,此结果可为类似的黄土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史良  王红 《地下水》2011,(4):156+158-156,158
长距离引水工程中无压引水隧洞经济纵坡选定的是否合理,对整个引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其经济纵坡与施工方法、地形、地质条件、引水流量、建筑材料价格、电价及折现率等诸多因素有关。经过对项目投资总额和项目寿命期内运行管理费用等的计算,采用最小费用法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无压引水隧洞不同纵坡对应的总费用进行比较,确定出经济合...  相似文献   

12.
刘华  王勇  杜林  黄芬 《探矿工程》2012,39(4):76-79
针对三叉水电站引水隧洞Ⅳ标段围岩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水泥-粉煤灰浆液在该工程引水隧洞灌浆中的应用情况。从应用情况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隧洞灌浆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是可行的,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在保证灌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部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某引水隧洞于1993年断裂,本文在介绍其断裂特点的基础上,概论了工程处理措施,运行实践表明,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一、施工概况由浙江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承包的杭州市西湖引水隧洞工程(北端),自1985年2月1日开工后,经过七个月的努力,于1985年11月4日完成所承包的843.8米的隧洞开挖任务(施工中因建设单位的影响窝工二个月)。平均月进尺124.43米,最高月进尺149.90米,创全局历史最高纪录。在这条断面为6~8米~2,长805米的隧洞中,我们采用中深机械化作业线,配合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5.
甘肃引洮供水工程饱和黄土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黄土分布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时,黄土常呈饱和状态,不具湿陷性,简称饱和黄土,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3#、14#、15#隧洞通过饱和黄土,通过常规土工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综合测试,对饱和黄土的显微结构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微观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应选择盾构法进行饱和黄土隧洞开挖。  相似文献   

16.
席刚盈 《地下水》2012,(4):142-144
失陷性黄土地区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因受工程所选线路及地质条件影响,一般隧洞开挖无法采用工程机械施工,仅能依靠人工进行全断面开挖,因而工期均较长,工程投资相对较大。现以桃曲坡水库灌区南支渠与岔口连通工程输水隧洞工程为例,浅析失陷性黄土地区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洞群部分包括导流洞、明流洞、排沙洞、发电洞、孔板洞、灌溉洞等各种隧洞108条。洞群施工控制网是在小浪底GPS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的,为便于施工和快速放样,首先建立以每条遂洞轴线为北方向的坐标系,并将隧洞原设计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转换为每条隧洞的施工坐标。在开挖测量中,用全站仪配合CASIO fx-4800机算器,计算超欠挖及隧洞拱顶变形值。为保证隧洞施工与设计一致,在断面测量中还使用了瑞士徕卡公司新生产的AMT3000激光无棱镜断面仪,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高压引水隧洞衬砌的透水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大都采用荷载结构法及限裂设计的方法对水工高压隧洞的衬砌进行不透水设计。而实践证明,不透水设计并不适合于高压引水隧洞,它将导致过高的配筋量。目前,国内水工高压隧洞结构透水设计尚无适用的规范可循,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合理、安全的透水设计方法。针对水工高压隧洞,基于体力理论,提出一种对衬砌结构进行透水设计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水电站工程。该方法可模拟隧洞的施工过程和运营检修工况,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直接耦合作用,根据内力值计算衬砌裂缝的开展宽度以及相应的配筋量等。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在衬砌透水设计中隧洞满水状态为对其进行配筋的控制工况,且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并能大大节省配筋量。  相似文献   

19.
正深埋特长隧洞是指埋深超过400m、长度10km以上的隧洞。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深埋长隧洞大量出现,单洞长度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0余km发展到现在的80余km。隧洞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已成为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勘察、认识与评价这些问题以及采取正确的工程对策十分重要。本文以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基于引水隧洞埋深大、水压大、涌水多、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提  相似文献   

20.
龚伦  仇文革 《岩土力学》2006,27(Z2):779-783
结合云南省盐津县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下穿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测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下穿引水隧洞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及警示是偏于安 全、可行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比经验公式更接近工程实际;引水隧洞的掌子面距铁路隧道前后4D(D为引水隧洞开挖洞径)范围内施工时,需对铁路隧道交叉点处的振动速度进行监测,重点是竖直方向的振动速度;引水隧洞在铁路隧道正下方爆破施工时,爆破施工所采用的最大段装药量不得大于2.5 kg,以满足振动速度控制标准;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爆破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是此类地下近接工程成功修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