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先建后补、以补促建"试点方案》等土地整治"新政"相继出台,明确下放施工招投标、相关中介机构选取、项目验收三大权限,按照"自定、自筹、自建、自管"和"先建后补、以补促建"的模式,首次试点以行政村为单元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这些新政的出台,各方高度关注。"本轮土地整治有关政策的出台,核心是简政放权,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的具体事务下放至县一级,并首次尝试‘农民自己说了算”的土地整治模式,力求探索出断方向和新路子。“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张永忠解释说。  相似文献   

2.
两千亩良田阡陌纵横,绿油油的蔬菜基地上,菜农正在忙碌地除草、施肥和收菜。这是8月18日,涟源市桥头河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珠璜村蔬菜基地的生动景象。"我们镇经过土地整理后,共流转土地1.5万多亩,解决就业劳动力2万余人,年产蔬菜近8万吨。在娄底、涟源城区共有50家社区蔬菜便民直销店,与新一佳等4个大型连锁超市实行了农超对接。从今年开始,部分特定品种供应香港强记蔬菜有限公司,目前已直供香港蔬菜8次,主要品种是新西兰菜心。"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蔬菜办严主任介绍说。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为党和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特殊地位,我省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那么,土地综合整治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作用、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很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难逢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2003年至今,全市完成整理(整治)项目114个,总规模15905公顷,总投资5.01亿元,新增耕地993公顷;完成开发项目165个,总投资2.75亿元,完成建设用地补充耕地3577.86公顷。然而在实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国土资源基层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们引以深思。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闯 《国土资源》2010,(6):52-53
农村土地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要办好,要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依法规范、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因地制地推进土地整治,并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比如在撤村并点、旧村整治、"空心村"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要提供多种选择方案,让农民事先知情和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做到整治前农民乐意,整治后农民满意,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6.
国发[2010]47号文件多次提到土地整治规划,明确指出土地整治规划是保障土地整治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的基本依据,进一步凸显了土地整治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对科学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鸡西市全而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可喜成效。截止到目前,该市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8个,争取资金总额累计达8646万元,项目区总规模为5683.53公顷,新增耕地977.12公顷;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9个,争取国家资金总计185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而且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人居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为鸡西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选取评价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入手,构建了2大方面、6大因素共计17项具体指标量化环境影响,通过综合分值来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具体影响,为整治规划的实施以及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前,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召开了全局土地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会议由建三江国土资源分局局长周卫江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土地整治管理,有效增强土地整治制度、措施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颁布《湖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整治法律责任。《办法》强调了各级政府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编制、立项、资金聚合、土地权属调整等方面的责任;提出建立规划编制协调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资金整合机制和后期管护机制: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编制、项目施工等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为规范对土地整治相关从业单位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制定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明确了土地整治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29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整治及其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2.
5月18日,全省土地整治相关规划评审会在哈市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师伟杰出席会议要求参会单位要充分认识我省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搞好相关的评审论证工作和做好后续相关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常务副厅长姜秀金主持会议。姜秀金强调,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对国家要求上报的《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等4个文件,以省政府的名义组织专家评审论证。省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于莎燕副省长提出开展工作的具体要求,师伟杰副秘书长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被定义为“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作为土地整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观、准确的效益评价来促进土地整治的良性发展。但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研究还较少,评价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  相似文献   

14.
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集中投入,有计划地推进"良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建议把"良田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争取用46个"五年计划",把我国18亿亩耕地建设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良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抓好管住总量、严格转权、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等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必须强调要把补充耕地放在优先的地位,补充耕地不仅要注意增加面积,更要注重造地质量和用养结合,提升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保证,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供需矛盾也随之越来越突出,土地市场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3个丘陵区的土地整治情况,按地形、地貌进行土地整治分区,讨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分别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设规模和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调查区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我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目标,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已开展近10年,有相当一部分项目进入到了实际运行阶段,研究实施效果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关系到我国土地整理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研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3S技术、ArcGIS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有利于提升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入春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位于豫北的范县尤为严重。全县耕地只有国家、省投资范县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未受到太大影响,特别是近两年实施的白衣阁乡等8乡(镇)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群众积极利用新修建的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大力开展抗旱工作,项目区内农作物灌溉率达到90%以上,土地整治大显神威。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以来,范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完成国家及省、市土地整治项目8个,总投资3亿多元,惠及全县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文件,要求各省开展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浙江省嘉善县被列为试点,通过该试点规划,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实践工作中也碰到一些分歧和争议,其中最突出的争议是土地整治规划的定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土地整治与土地利用总体的法定关系,进而理顺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