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MapGIS的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仁广  方世明 《地质通报》2007,26(2):223-230
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数据库和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便于管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保护和建设的信息,为制定国家、区域或省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点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以主题式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为核心,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并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在局域网和广域网都能安全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北碚区地质灾害评估预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 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向集成化,一体化方向发展。“3S”技术一体化为区域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从“3S”技术的集成着手,结合区域地质灾害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基于“3S”技术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系统的框架,探讨以“3S”技术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焕 《地质与勘探》2016,52(6):1167-1175
随着计算机应用操作技术不断进步,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可视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使WEBGIS系统的可操作性能越来越好。本文以新疆渭库绿洲盐渍地为背景,提出了基于GIS、网络技术与安全监测相结合的WEBGIS与"三库一体模式"技术的平台。首先根据大量野外实测数据、文献资料、人文经济数据、基础地理地质等数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之后以集成适用于盐渍地特点的21种监测模型的模型库为主导,调用盐渍化分析方法,提取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对模型求解并辅助专家进行决策。本系统采用B/S模式,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设计并建立盐渍化监测预警模型,分析评价盐渍化程度、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开发出盐渍化监测与预警智能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应用网络。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的储存、分析和管理;盐渍化监测模型分析;信息结果发布等功能。提高了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现力,促进了干旱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共享平台扩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目前已建成四个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野外试验基地和一个移动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在筹建甘南草原湿地和黄土高原生态与环境观测试验基地,共同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野外科研观测体系。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试验平台。定西半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皋兰山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基地永昌人工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目前已建成四个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野外试验基地和一个移动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在筹建甘南草原湿地和黄土高原生态与环境观测试验基地,共同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野外科研观测体系。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试验平台。定西半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皋兰山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基地永昌人工影响天气野…  相似文献   

6.
华南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是区域地质矿产信息的组合。介绍了华南地区区域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定位、内容以及数据库结构,就系统中涉及的有关区域多源信息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矿产地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华南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平台。  相似文献   

7.
司毅铭  张道军 《水文》2004,24(4):13-16,20
研究了以流域机构为主体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公共信息基础平台的框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两类:数字技术,建模和计算技术。目前的公共信息基础平台应采用的数字技术有:数据库技术、3S及其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智能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和中间技术等,必将为“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采用何种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四川省金堂县为研究区,以其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探讨,选取陆地卫星LandSat-5 TM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已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运用“3S”技术,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并对金堂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经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为68.002,属于“良”级;②研究区土地退化指数值为35.41,空气质量指数值仅为1.42,这说明研究区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空气质量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目前已建成四个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野外试验基地和一个移动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在筹建甘南草原湿地和黄土高原生态与环境观测试验基地,共同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野外科研观测体系。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武验平台。定西半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皋兰山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基地永昌人工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