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本中作对GPS技术应用于地藉测量,在应用方法和GPS测量精度以及今后发展前景方面结合工作体会初步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军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主要用途是实时导航和定位。我局在93年初从香港Lelca公司引进了WILDGPS200System三台,每台由一台SR299传感器和一台CR233控制器组成,属双频接收机。我院率先在杭金衢、甬台温、杭宁三条高速公路,应用GPS技术,进行四等导线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4.
GPS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GPS系统采用距离交汇法进行位置测量,当用户在某一时刻用GPS接收机同时测得它距所观察到的3颗或3颗以上GPS卫星的距离,而且该时刻卫星在空间的位置是已知的,就可以用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求出该时刻用户GPS接受机的三维坐标,即给出定位信息。该系统的移动测量单位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结合GPS技术在航空摄影测量高程中的应用实例,总结采用GPS实现城市航空摄影测量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一些经验,并通过GPS高程测量精度分析,提出GPS水准拟合高程代替几何水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处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GPS测量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而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求定测量点的位置,具有快速、全天候、高精度、无需通视的高新测量手段。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了解GPS测量的误差来源,采取适当的措施,可减少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 GPS PPK 测量的方法及其在卫星影像几何纠正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可靠性及其在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只要采取一定的测量措施,GPS PPK 可以满足影像纠正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GPS卫星定位是先进定位技术,已在城市测量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通过实践GPS作为城市首级平面控制网已证实为高效率、高精度。而GPS高程测量尚未得到测量界完全确认,许多大地测量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在理论和实践中新突破,围绕着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和计算方法。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将探讨利用高程异常变化图计算GPS水准高程的合理性,并以明确概念,简便方法来为各类拟合法“家庭成员”中增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冬军 《河南测绘》2007,(2):14-15,2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快速而广泛的发展,静态GPS、动态GPS(RTK)、卫星导航仪(手持式GPS)等各种卫星定位仪器已相对普及,高压输电线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虽然目前手持式GPS卫星导航仪的定位精度一般为3~5米,不能用于线路定测;  相似文献   

10.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用GPS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避免了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观测及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使GPS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在GPS测量中,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二是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三是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一、GPS测量的误差来源 GPS测量误差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系统误差包括卫星的星历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系统误差无论从误差的大小还是对定位结果的危害性讲都要比偶然误差大的多,它是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源。同时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遥感卫星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图更新和测绘逐步成为一种高效率的测绘手段。利用GPS测量技术对卫星影像进行控制测量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主要从GPS全野外控制测量作业方法、作业中的精度控制与分析及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就GPS测量技术在卫星影像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几年里,用GPS接收机进行大地测量,已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通常所用的接收机每台价值超过3万美元.然而现在低价接收机的出现(每台1万美元以内),改善了GPS测量的性能价格比:应用三台Magnavox公司产品MX4200D接收机作了静态测量的试验。每天观测1-2小时、基线距离为8—15公里,数据后处理应用Calgary大学的软件包SEMIKIN。所得到的成果用二种方法进行检验。一种方法是将该成果与以前用Trimble接收机取得的成果作比较,两者较差在10cm以内。另一种方法是将MX4200D接收机重复测量二天的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其较差小于3.5cm。在文中还评述了低价GPS接机在测绘仪器市场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Trimble GPS 5700全站仪的功能特点及新的RTK增强技术(eRTK),结合在贵阳市1:2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中的应用,通过GPS水准拟合高程试验,取得了高精度成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在像控联测中予以采用,实现了城市航空摄影测量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最后简单阐述了影响GPS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及GPS水准拟合高程代替几何水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卫星几何分布对GPS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军  张华海 《测绘科学》2004,29(2):53-54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资料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卫星几何分布对GPS相对定位中基线精度的影响 ,在城市和矿区地面形变测量中 ,为了提高基线精度 ,提出了对GPS卫星几何分布有关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伪卫星的改善GPS几何精度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和周边环境的日益复杂,高精度GPS导航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定位卫星的数目和几何布局,而几何精度因子(GDOP)正是衡量定位卫星几何布局优劣的量度。文章从几何精度因子着手,从理论上证明了伪卫星对GPS系统GDOP的改善,分析了伪卫星数量对GPS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借助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GPS导航定位中,伪卫星能够显著增强卫星几何图形结构、提高测量精度、改善精度因子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以长春市地铁控制测量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论证卫星定位技术在精密导线测量中的应用及地铁二等GPS网所要达到的主要精度指标,并结合实践说明利用卫星定位技术代替精密导线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从定位精度因子着手,研究伪卫星数据的加入对GPS定位精度存在的影响,并以小东江坝山谷地域为试验区,计算三种GPS与伪卫星组合方案中精度因子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伪卫星增强GPS能够有效降低精度因子并提升精度。  相似文献   

2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综合介绍了于 2 0 0 4年 9月 2 1日至 2 4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2 0 0 4年年会(GNSS2 0 0 4 )会议的主要议题 ,并对其中我们可能关切的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①美国的GPS连续运行站网(CORS)。CORS由美国大地测量局 (NGS)主持运行。用户可以通过NGS网络 ,获得用户的GPS待定点相邻的CORS站 (三个以上 )的GPS相应载波相位和码距 ,以支持用户的GPS准实时或后处理定位。NGS也可以为用户通过网络提供GPS定位计算服务 ,这一服务可以在用户提供待定点的观测资料后的几个小时内完成 ,称为NGS的在线GPS定位服务。CORS目前在美国已有 5 0 0余个站。②GPS系统的进展。GPSⅡR型卫星从体形和功能方面都比较优秀 ,使GPS卫星在轨的位置误差显著降低 ,测距精度提高近一倍 ,目前GPSⅡR型卫星截止至 2 0 0 4年 1月 1日时有 9颗在轨。③利用L1 ,L2频道的GPS空基增强系统 (WAAS)。在美国大部分地区WAAS系统的水平精度可达 1~ 2m ,垂直精度可达 2~ 3m。④GPS信号的重构。美国已发展了一种高度逼真的和适应各种情况的虚拟GPS信号系统 ,这种虚拟发射装置可以是陆基的 ,空基的 ,或者星基的。GPS接收机可以利用这一虚拟的GPS信号进行精密定位。⑤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的准备工作。欧洲空间局已经重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